一种电气浮废水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227686 阅读:10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1 01: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电气浮废水处理系统,包括主腔体、电极装置、刮渣装置、加药装置、清洗装置及控制装置;电极槽内装设有可调式石墨电极板组,可调式石墨电极板组包括有若干块间距叠设的石墨极板、夹设于相邻石墨极板之间的垫块以及用于连接石墨极板的调节螺杆,石墨极板上设置有一个以上的第一连接孔及若干便于产生微波气泡的反应孔;如此,大幅延伸了石墨极板与废水的接触反应面积,提高了反应速率及反应效果,形成更多微小气泡,颗粒粘附效果更好,同时,结合电极装置、刮渣装置、加药装置、清洗装置及控制装置的设置,实现了对电气浮废水处理系统的自动运行,确保了整个系统的运行可靠性,提升了废水处理效率及净化效果。

An electric floating wastewater treatment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气浮废水处理系统
本技术涉及水处理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电气浮废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气浮法作为一种水处理工艺已广泛应用于各类工业废水及城市生活污水的处理过程中。目前,针对含油废水等,通常采用气浮法进行去除浮渣、浮油,例如:对石油化工及机械制造中含油废水的处理,也可以作为废水预处理方式,去除废水中难以通过沉淀去除的胶体等悬浮物质,以改善废水的后续处理性能。气浮法是通过在水中形成高度分散的微小气泡,粘附废水中的固体或液体颗粒,形成水-气-颗粒三相混合体系,颗粒粘附气泡后,形成表观密度小于水的絮体而上浮到水面,形成浮渣层可被刮除,从而实现水与杂质分离的过程。通常,气浮法有加压溶气气浮法、曝气气浮法及电解气浮法等。其中,电解气浮法是利用电解产生气浮所需的微小气泡,粘附污水中的悬浮物质、胶体颗粒等上浮,使之到达液面被刮除。现有的电解气浮技术存在一些难以突破的局限,例如:气泡产生不够多、处理效率不理想、耗电量大、运行费用高等等。因此,急需研究出一种新的技术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气浮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主腔体、电极装置、刮渣装置、加药装置、清洗装置及控制装置,所述电极装置、刮渣装置、加药装置、清洗装置分别连接于控制装置;其中:/n所述主腔体具有进水口、出水口、排渣口、排泥口;所述主腔体内设置有电极槽,前述进水口、出水口、排渣口、排泥口分别连通电极槽;所述电极槽内装设有可调式石墨电极板组,所述可调式石墨电极板组包括有若干块间距叠设的石墨极板、夹设于相邻石墨极板之间的垫块以及用于连接石墨极板的调节螺杆,所述石墨极板上设置有一个以上的第一连接孔及若干便于产生微波气泡的反应孔,所述垫块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孔,所述调节螺杆穿过石墨极板上的第一连接孔、垫块的第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气浮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主腔体、电极装置、刮渣装置、加药装置、清洗装置及控制装置,所述电极装置、刮渣装置、加药装置、清洗装置分别连接于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主腔体具有进水口、出水口、排渣口、排泥口;所述主腔体内设置有电极槽,前述进水口、出水口、排渣口、排泥口分别连通电极槽;所述电极槽内装设有可调式石墨电极板组,所述可调式石墨电极板组包括有若干块间距叠设的石墨极板、夹设于相邻石墨极板之间的垫块以及用于连接石墨极板的调节螺杆,所述石墨极板上设置有一个以上的第一连接孔及若干便于产生微波气泡的反应孔,所述垫块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孔,所述调节螺杆穿过石墨极板上的第一连接孔、垫块的第二连接孔后其末端配合有定位螺母;
所述出水口连接有清水池,所述清水池具有清洗用出水口;所述清洗装置包括有清洗泵和清洗管,所述清洗管连通于清洗用出水口与电极槽内可调式石墨电极板组所在部位,清洗泵连接于清洗管上,以及,清洗管上设置有清洗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气浮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块为PP管,前述第二连接孔为PP管内的通孔;所述调节螺杆为塑料螺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气浮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阀为流量调节阀,所述流量调节阀连接于控制装置;或者,所述清洗阀为手动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气浮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腔体内设置有两个以上的电极槽,相邻电极槽中间设置有隔板;每个电极槽被分为进水区、反应区、浮渣区及出水区,可调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丽雯周义文赵书云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沃杰森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