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烫印RFID电子标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27501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1 01: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金属烫印RFID电子标签,包括Inlay层和金属层,所述Inlay层与所述金属层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所述金属层设置为镂空状或点阵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金属层镂空处或点阵间隙处传递或接收射频信号,可避免金属烫印对标签性能的影响,有效提高金属烫印RFID电子标签的灵敏度和读取距离。

A metal stamping RFID electronic ta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金属烫印RFID电子标签
本技术涉及一种RFID电子标签,具体涉及一种表面金属烫印RFID电子标签。
技术介绍
射频识别(RFID)技术是一种无接触自动识别技术,它利用电磁波实现物品的自动识别,现阶段RFID技术已经在很多领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中,射频识别以高频和超高频的应用最为广泛,但是,超高频波段的射频对环境比较敏感,尤其是金属环境,金属的反射和屏蔽会导致超高频工作频率的被动标签的灵敏度和读取距离大大降低,所以金属敏感性这一缺点大大限制了其应用范围。例如,RFID标签在服装上的应用已经很常见了,服装吊牌、洗水唛上都能使用,服装吊牌为了增强设计感,通常会在RFID电子标签的表面覆盖一层金属烫印,这就对RFID标签的性能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现有技术RFID电子标签表面金属烫印会导致电子标签灵敏度、读取距离下降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金属烫印RFID电子标签。一种金属烫印RFID电子标签,包括Inlay层和金属层,所述Inlay层与所述金属层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所述金属层设置为镂空状或点阵状。进一步地,所述金属烫印RFID电子标签还包括面纸和底纸,所述Inlay层设置在所述面纸和底纸之间或所述Inlay层粘贴在所述面纸或底纸的外表面。进一步地,所述金属层设置在所述Inlay层的上表面或下表面。进一步地,所述金属层设置在所述面纸或底纸的外表面。进一步地,所述金属层的镂空处设置为多边形或圆形。进一步地,所述金属层设置为点阵状,点阵状金属层组成汉字、字母、数字、符号或图形。进一步地,所述面纸和底纸的材质为铜版纸或白卡纸。进一步地,所述Inlay层包括基膜、模块芯片和天线,所述模块芯片和天线设置在所述基膜上,所述模块芯片与所述天线形成射频回路,输出射频信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在RFID电子标签表面设置镂空状或点阵状金属层,解决现有技术中服装吊牌表面整面金属层会对射频信号造成屏蔽和反射,从而导致现有技术RFID电子标签灵敏度不高和读取距离小的问题,本技术通过将该标签设置为镂空状或点阵状,从而可以从金属层镂空处或间隙处传递或接收射频信号,因此可以有效提高RFID电子标签的灵敏度和增加读取距离。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金属层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金属层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三提供的金属层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基准RFID电子标签的测试结果折线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金属烫印RFID电子标签与现有技术RFID电子标签测试结果比较折线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金属烫印RFID电子标签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面纸,2为Inlay层,3为底纸。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金属烫印RFID电子标签,包括Inlay层2和金属层,Inlay层2与金属层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金属层设置为镂空状或点阵状,本实施例可以从金属层镂空处或间隙处传递或接收射频信号,从而可以有效提高RFID电子标签的灵敏度和增加读取距离。进一步地,本实施例还包括面纸1和底纸3,Inlay层2设置在面纸1和底纸3之间或Inlay层2粘贴在面纸1或底纸3的外表面。进一步地,金属层设置在Inlay层2的上表面或下表面,另外,金属层设置在面纸1或底纸3的外表面。实施例一: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金属层镂空处设置为多边形,如图1所示,设置为“你好”字样的金属层印刷在Inlay层2的正表面,然后通过切割或蚀刻的方式将“你好”字样划分成多段,使金属层间相互留有间隙,使得RFID电子标签的射频信号可以被识别。实施例二: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金属层镂空处设置为圆形,如图2所示,设置为“OK”字样的金属层印刷在Inlay层2的正表面,然后通过切割或蚀刻的方式在金属层上设置多个镂空圆,使得RFID电子标签的射频信号可以从镂空圆处发射出来,从而被读写器识别。实施例三: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金属层设置为点阵状,点阵状金属层组成汉字、字母或图形,如图3所示,通过点阵状金属层组成“HIHI”字样,点阵状金属层相互之间留有间隙,使得RFID电子标签的射频信号可以从间隙处发射出来,从而被读写器识别。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金属层的形式还可以设置为其他样式,只要金属层不是完全覆盖Inlay层2,金属层设置有分布式间隙,可以使射频信号从间隙处发射出来,从而被读写器设别即可。进一步地,图4示出了基准RFID电子标签测试结果,基准RFID电子标签配置为无金属烫印RFID电子标签,将无金属烫印RFID电子标签的灵敏度参数测试结果和距离参数测试结果做为本实施例参数比较的基准,同一测试频率下,当金属烫印RFID电子标签的测试结果与基准RFID电子标签越接近,说明本实施例的RFID电子标签的性能越好。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现有技术RFID电子标签与基准RFID电子标签的测试结果偏离较大,本实施例提供的金属烫印RFID电子标签的测试结果与RFID电子标签更接近,因此本实施例提供的金属烫印RFID电子标签的灵敏度和可接收距离均比现有技术RFID电子标签好。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Inlay层2包括基膜、模块芯片和天线,模块芯片和天线设置在基膜上,模块芯片与天线形成射频回路,输出射频信号。进一步地,面纸1和底纸3的材质为铜版纸或白卡纸,该面纸1和底纸3既可以起到保护Inlay层2的作用,同时还可以在其上进行装饰,当然面纸1和底纸3的材质还可以采用其他材质,对此不做过多限制。需要说明的是,Inlay是RFID行业专用术语,是指一种由多层PVC或其他材料含有芯片及线圈层合在一起的预层压产品,经过不同形式的封装可以做出不同种类的RFID标签,Inlay可以理解为RFID标签未封装的半成品。综上,本实施例通过将RFID金属层设置为金属状或点阵状,可以提高金属烫印RFID电子标签的灵敏度和可接收范围。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金属烫印RFID电子标签,其特征在于,包括Inlay层和金属层,所述Inlay层与所述金属层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所述金属层设置为镂空状或点阵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烫印RFID电子标签,其特征在于,包括Inlay层和金属层,所述Inlay层与所述金属层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所述金属层设置为镂空状或点阵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烫印RFID电子标签,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面纸和底纸,所述Inlay层设置在所述面纸和底纸之间或所述Inlay层粘贴在所述面纸或底纸的外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属烫印RFID电子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层设置在所述Inlay层的上表面或下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属烫印RFID电子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层设置在所述面纸或底纸的外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德林蒋宗清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品冠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