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氩、氮和二氧化碳气体生产线用通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227215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1 01: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氩、氮和二氧化碳气体生产线用通风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的顶端固定有气箱,所述气箱的表面安设有喷气口,所述支架的底部固定有升降底座,所述升降底座的顶面开设有螺纹槽,所述支架的底部开设有螺孔,位于支架内部底侧的所述气箱的一侧安设有第一气泵,位于支架内部底侧的所述气箱的另一侧安设有第二气泵,所述第一气泵的进气口与吸气管相连接,所述吸气管安设在气体生产线附近,所述第一气泵的排气口与排气管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的气箱为球型结构,而且喷气口等距离均匀分布在气箱上,使用时,通过喷气口的作用,能够很好的向生产线附近的各个方向喷出气体,增大生产线附近的空气流动,提高了通风效率。

A ventilation device for argon, nitrogen and carbon dioxide gas production l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氩、氮和二氧化碳气体生产线用通风装置
本技术涉及氩、氮和二氧化碳气体生产
,具体为一种氩、氮和二氧化碳气体生产线用通风装置。
技术介绍
氩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惰性气体,它的性质稳定,常被用来作为焊接时的保护气。氮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常被用来制作防腐剂。二氧化碳,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无色无味或无色无嗅而略有酸味的气体,也是一种常见的温室气体,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得也十分十分频繁。但是一旦空气中氩、氮和二氧化碳气体的含量较高时,会对人体造成很大的危害,严重者会导致死亡,因此,在氩、氮和二氧化碳气体的生产线上会使用到通风装置。但是现有技术存在以下的不足:1、现有的通风装置,通风效率不高;2、现有的通风装置,组成的结构较为复杂,生产成本较高;3、现有的通风装置,不便于根据需求,适当的调节通风装置的使用高度,不方便调节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氩、氮和二氧化碳气体生产线用通风装置,解决了现有的通风装置,通风效率不高,而且组成的结构较为复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氩、氮和二氧化碳气体生产线用通风装置,包括支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的顶端固定有气箱(2),所述气箱(2)的表面安设有喷气口(3),所述支架(1)的底部固定有升降底座(4),所述升降底座(4)的顶面开设有螺纹槽(5),所述支架(1)的底部开设有螺孔(6),位于支架(1)内部底侧的所述气箱(2)的一侧安设有第一气泵(7),位于支架(1)内部底侧的所述气箱(2)的另一侧安设有第二气泵(8),所述第一气泵(7)的进气口与吸气管(9)相连接,所述吸气管(9)安设在气体生产线附近,所述第一气泵(7)的排气口与排气管(10)相连接,所述排气管(10)通入室外,所述第二气泵(8)的排气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氩、氮和二氧化碳气体生产线用通风装置,包括支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的顶端固定有气箱(2),所述气箱(2)的表面安设有喷气口(3),所述支架(1)的底部固定有升降底座(4),所述升降底座(4)的顶面开设有螺纹槽(5),所述支架(1)的底部开设有螺孔(6),位于支架(1)内部底侧的所述气箱(2)的一侧安设有第一气泵(7),位于支架(1)内部底侧的所述气箱(2)的另一侧安设有第二气泵(8),所述第一气泵(7)的进气口与吸气管(9)相连接,所述吸气管(9)安设在气体生产线附近,所述第一气泵(7)的排气口与排气管(10)相连接,所述排气管(10)通入室外,所述第二气泵(8)的排气口通过连通管(11)与气箱(2)的进气口相连接,所述第二气泵(8)的进气口与进气管(12)相连接,所述进气管(12)通入室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氩、氮和二氧化碳气体生产线用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气口(3)等距离均匀分布在气箱(2)上,所述气箱(2)为球型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氩、氮和二氧化碳气体生产线用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阎述存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三木气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