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岳鸣专利>正文

一种加油站密闭回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227079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1 01: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加油站密闭回油装置,包括积油箱、阳接头、连接管、阴接头、第一密封垫、闷盖、第二密封垫,所述积油箱顶部的中间位置与阳接头的底部固定连通,所述连接管的一端与积油箱底部的中间位置固定连通,另一端与阴接头的一端固定连通,所述阳接头与闷盖可拆卸式密封连接,所述第一密封垫设置在阴接头的内沿口,所述第二密封垫设置在闷盖的内沿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积油箱、阳接头、连接管和阴接头构成一个积油用的器皿,阴接头可与加油站的汽油卸油口快速接头密封连接,回油时油品首先进入到积油箱中进行暂存,闷盖密封后,油品进入埋地油罐中,避免控油环节因油气带压喷出而导致的安全事故和环保违法排放油气问题。

A sealed oil return device for gas st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加油站密闭回油装置
本技术属于加油站卸油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加油站密闭回油装置。
技术介绍
加油站是指为汽车和其它机动车辆服务的、零售汽油和机油的补充站,一般为添加燃料油、润滑油等。由于加油站所销售的石油商品具有易燃爆、易挥发、易渗漏、易集聚静电荷的特性,故加油站以“安全”为第一准则。在加油站内严禁烟火,严禁从事可能产生火花性质的作业,严禁向汽车的汽化器及兼桶内加注汽油,所有车站进站加油时须先熄火,严禁一切危险品入站。加油站所说的回灌油是指油罐车没卸尽的油,回灌油在进行回灌作业之前,需要使用样品油品进行测量,测量完成后,再将样品油品倒入油罐内;现有技术是油品样品测量完后,直接打开卸油口倒入油罐内,但在打开卸油口后,油气容易直接泄漏到空气中,形成油气泄漏,导致卸油口附近油气浓度增大,从而容易引发火灾或爆炸,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有鉴于此特提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加油站密闭回油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一种加油站密闭回油装置,包括积油箱、阳接头、连接管、阴接头、第一密封垫、闷盖、第二密封垫,所述积油箱顶部的中间位置与阳接头的底部固定连通,所述连接管的一端与积油箱底部的中间位置固定连通,另一端与阴接头的一端固定连通,所述阳接头与闷盖可拆卸式密封连接,所述第一密封垫设置在阴接头的内沿口,所述第二密封垫设置在闷盖的内沿口。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管为连接弯管,所述连接管的弯角弧度为135°,所述闷盖、阳接头和阴接头均为DN80标准快接头。进一步地,所述积油箱的容量为3L、5L、8L,积油箱呈圆柱状。进一步地,所述积油箱的一侧设置有悬挂组件。进一步地,所述积油箱、阳接头、连接管、阴接头、闷盖均为铝合金材质。进一步地,还包括密封机构,所述密封机构位于积油箱的内部;所述密封机构包括出油筒、固定支架、圆筒、滑块、活动杆、止回块和复位弹簧,所述出油筒的形状为圆台状,所述出油筒位于积油箱内壁底部的中间位置,所述出油筒的底部与连接管的一端处于连通状态,所述固定支架的形状为十字状,所述固定支架的四周分别与出油筒内侧壁顶部的四周固定连接,所述圆筒的顶部与固定支架底部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所述滑块位于圆筒的内部,且滑块与圆筒滑动连接,所述活动杆的一端与滑块的底部固定连接,另一端延伸出圆筒与止回块顶部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所述止回块为橡胶制成,形状为圆台状,且能与出油筒内壁切合形成密封结构,所述复位弹簧与圆筒的外表面相套接,所述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固定支架的底部和止回块的顶部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出油筒的高度为积油箱内腔高度的1/8-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积油箱、阳接头、连接管和阴接头构成一个积油用的器皿,阴接头可与加油站的汽油卸油口快速接头密封连接,因此能够提高密封连接的可靠稳定性能,回油时油品首先进入到积油箱中进行暂存,闷盖密封后,油品进入埋地油罐中,避免油气泄漏,避免控油环节因油气带压喷出而导致的安全事故和环保违法排放油气问题,保证了加油站油气回收系统密闭性的完好、有效,符合国家法律和规范对加油站向大气排放污染物的要求。整个回油装置使用铝合金制作,保证与油罐接地系统形成良好的静电导通性,确保控油过程的安全,提高安全性。本技术设置的密封机构,在油品注入到积油箱内后,当油品的总量达到复位弹簧的临界值时,油品压迫止回块向下移动,止回块的外侧壁与出油筒的内侧壁相分离形成空隙,油品通过间隙流出进入到油罐中,而当积油箱内的油品含量较少时,复位弹簧恢复状态,止回块的外侧壁与出油筒的内侧壁紧密贴合形成阻隔,进一步增强防油气泄漏,提高了整体安全防护性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附图说明附图作为本申请的一部分,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的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但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显然,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积油箱横截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密封机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密封机构剖视图。图中:1、积油箱;2、阳接头;3、连接管;4、阴接头;5、第一密封垫;6、闷盖;7、第二密封垫;8、密封机构;81、出油筒;82、固定支架;83、圆筒;84、滑块;85、活动杆;86、止回块;87、复位弹簧。需要说明的是,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旨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技术的构思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技术的概念。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所述一种加油站密闭回油装置,包括积油箱1、阳接头2、连接管3、阴接头4、第一密封垫5、闷盖6、第二密封垫7,积油箱1顶部的中间位置与阳接头2的底部固定连通,连接管3的一端与积油箱1底部的中间位置固定连通,另一端与阴接头4的一端固定连通,阳接头2与闷盖6为可拆卸式密封连接,使用时,阴接头4与油罐的卸油口连接,积油箱1、阳接头2、连接管3和阴接头4构成一个积油用的器皿,闷盖6密封后可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为提高连接的密封性,第一密封垫5设置在阴接头4的内沿口,第二密封垫7设置在闷盖6的内沿口。连接管3为连接弯管,连接管3的弯角弧度为135°,配合油罐卸油口的倾斜角度(卸油口一般均倾斜45°),将本装置连接在卸油口后,积油箱1呈竖直状。这里的闷盖6、阳接头2和阴接头4均为DN80标准快接头,卸油口一般均为标准件,既方便快速连接,又利于更换配件。积油箱1的容量根据需求设定,可根据加油站使用油罐车的控油量大小选用,优选可为3L、5L、8L,积油箱呈圆柱体形状。使用时,由于阴接头4与卸油口的连接,可保持本装置的竖直,为进一步提高连接稳定,可在积油箱1的一侧设置有悬挂组件,如挂扣,根据实际需求设置,能将本装置稳固安放或固定即可。使用时,积油箱1、阳接头2、连接管3和阴接头4构成一个积油用的器皿,然后将阴接头4与加油站的卸油口连接,此时卸油口球阀关闭,随后油品通过阳接头2口倒入到积油箱1中临时储存,将闷盖6与阳接头2密封盖好后,此时形成一个密封的空间,避免油气泄漏。开启卸油口球阀,积油箱1内的油品自流进入油罐中,待油品都流入油罐中后,关闭卸油口球阀,卸下本装置即可,完成密封回油。回油过程中本装置呈密封状态,因而避免了油气的泄漏,避免了卸油口附近油气浓度过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加油站密闭回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积油箱(1)、阳接头(2)、连接管(3)、阴接头(4)、第一密封垫(5)、闷盖(6)、第二密封垫(7),所述积油箱(1)顶部的中间位置与阳接头(2)的底部固定连通,所述连接管(3)的一端与积油箱(1)底部的中间位置固定连通,另一端与阴接头(4)的一端固定连通,所述阳接头(2)与闷盖(6)可拆卸式密封连接,所述第一密封垫(5)设置在阴接头(4)的内沿口,所述第二密封垫(7)设置在闷盖(6)的内沿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油站密闭回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积油箱(1)、阳接头(2)、连接管(3)、阴接头(4)、第一密封垫(5)、闷盖(6)、第二密封垫(7),所述积油箱(1)顶部的中间位置与阳接头(2)的底部固定连通,所述连接管(3)的一端与积油箱(1)底部的中间位置固定连通,另一端与阴接头(4)的一端固定连通,所述阳接头(2)与闷盖(6)可拆卸式密封连接,所述第一密封垫(5)设置在阴接头(4)的内沿口,所述第二密封垫(7)设置在闷盖(6)的内沿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油站密闭回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3)为连接弯管,所述连接管(3)的弯角弧度为135°,所述闷盖(6)、阳接头(2)和阴接头(4)均为DN80标准快接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油站密闭回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积油箱(1)的容量为3L、5L、8L,积油箱(1)呈圆柱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油站密闭回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积油箱(1)的一侧设置有悬挂组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油站密闭回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积油箱(1)、阳接头(2)、连接管(3)、阴接头(4)、闷盖(6)均为铝合金材质。


6.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岳鸣李长玖李世森
申请(专利权)人:岳鸣李长玖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