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肢体组织瓣血液循环观测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24610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1 00: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组织瓣血液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数字化肢体组织瓣血液循环观测仪,包括检测端盖,检测端盖的下端面外壁设置有上耳座,检测端盖的下端面外边缘位置设置有上圆环槽,检测端盖的下端面设置有遮光环,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色差仪和摄像头的配合,实现将组织瓣,肢体血液呈现的颜色数字化,通过与标准色谱对比,进行精确判断,同时通过设置遮光环和照明装置的配合,减小了环境光对图像采集的影响;通过设置红外线探头和红外线温度计的配合,实现对组织瓣,肢体血液温度的检测,利用监护仪将检测数据进行处理,实现检测结果数字化,进而消除人的主观性的差异,使观察结果同质化。

Digital blood circulation instrument of limb tissue valv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数字化肢体组织瓣血液循环观测仪
本技术涉及组织瓣血液检测
,具体为数字化肢体组织瓣血液循环观测仪。
技术介绍
对组织瓣,肢体血液循环的观察主要通过皮肤的颜色,温度,张力及毛细血管反应时间等指标进行观察。由于人的主观感受不一样,导致对颜色,温度及张力的判断出现差异,结果就是不同的人对同一组织瓣血液循环覌察结果不一样,不同时间前后结果不一样的问题。专利申请号为:CN200610073296.5,专利名为一种分析血液的血液分析装置的文献中提高了血液检测的精度,但它的实际组成结构较为复杂,检测过程较长,不适用于血液观测时的循环检测,无法提供实时监测数据;专利申请号为:CN201820314513.3,专利名为一种血液科专用的检测仪的文献中通过设置无菌环境,提高了血液在观测时的精确度,但它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对血液温度,颜色的判断依旧通过人为主观去判断,容易导致对同一组织瓣血液循环覌察结果不一样。为此提供数字化肢体组织瓣血液循环观测仪,用以解决组织瓣血液检测过程中的人为主观判断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数字化肢体组织瓣血液循环观测仪,包括检测端盖(6),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端盖(6)的下端面外壁设置有上耳座(7),检测端盖(6)的下端面外边缘位置设置有上圆环槽(14),检测端盖(6)的下端面设置有遮光环(5),检测端盖(6)的下端面外缘设置有照明灯带(15),检测端盖(6)的下端面中间开设有通孔,通孔内密封垂直安装有摄像头(9),所述摄像头(9)的下端面外围设置有圆环状的补光灯带(17),摄像头(9)的下端左侧设置有压力探头(12),摄像头(9)的右侧设置有红外线探头(13),所述压力探头(12)的上端连接压力传感器(11),所述红外线探头(13)的上端连接红外线温度计(10),所述红外...

【技术特征摘要】
1.数字化肢体组织瓣血液循环观测仪,包括检测端盖(6),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端盖(6)的下端面外壁设置有上耳座(7),检测端盖(6)的下端面外边缘位置设置有上圆环槽(14),检测端盖(6)的下端面设置有遮光环(5),检测端盖(6)的下端面外缘设置有照明灯带(15),检测端盖(6)的下端面中间开设有通孔,通孔内密封垂直安装有摄像头(9),所述摄像头(9)的下端面外围设置有圆环状的补光灯带(17),摄像头(9)的下端左侧设置有压力探头(12),摄像头(9)的右侧设置有红外线探头(13),所述压力探头(12)的上端连接压力传感器(11),所述红外线探头(13)的上端连接红外线温度计(10),所述红外线温度计(10)、压力传感器(11)和摄像头(9)的上端均安装在连接板(8)上,所述连接板(8)的上端通过电缆电性连接主机(1),所述主机(1)的前端面设置有显示屏(3),主机(1)的前端面上端设置有监护仪(2),主机(1)的前端面下端安装有色差仪(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化肢体组织瓣血液循环观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耳座(7)的下端面设置有限位插孔(18),上耳座(7)固定垂直焊接在检测端盖(6)的下端面外壁,所述限位插孔(18)呈左右对称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化肢体组织瓣血液循环观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环(5)的上端插接在上圆环槽(14)内,遮光环(5)的下端延伸至检测端盖(6)的下端面外侧,遮光环(5)的外壁厚度与上圆环槽(14)的槽间间隙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启顺吴霞黄子卓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