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粉尘高效检测及去除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224495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1 00: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粉尘高效检测及去除系统,包括第一墙板、第二墙板、收尘箱和排风机,所述第一墙板和第二墙板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厂房顶板,两个厂房顶板的内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墙板位于第一墙板的右侧,所述收尘箱位于第二墙板的右侧,所述排风机位于收尘箱的右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支撑板、升降板、粉尘浓度传感器、电动伸缩杆、定位杆、通气窗口、滑槽、定位圈环、引风扇和连接杆的配合使用,可对厂房内的粉尘进行多方位检测,这样粉尘的检测效率更高,解决了厂房内的粉尘在检测时,因无法做到多工位检测,造成粉尘检测位置较为单一,使得粉尘检测信息不准,从而导致厂房内的粉尘出现检测效率较低的问题。

An efficient dust detection and removal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粉尘高效检测及去除系统
本技术涉及环保
,具体为一种粉尘高效检测及去除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环保的重视,人们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废旧电器需进行回收处理,在废旧电器回收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粉尘,为了对尘进行去除,需使用到检测去除系统,现有的检测去除系统在使用时,无法做到多工位检测,造成粉尘检测位置较为单一,使得粉尘检测信息不准确,多次检测后才能得到准确数据,从而导致厂房内的粉尘出现检测效率较低的问题,不利于粉尘的去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粉尘高效检测及去除系统,具备对厂房内的粉尘进行多方位检测的优点,解决了厂房内的粉尘出现检测效率较低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粉尘高效检测及去除系统,包括第一墙板、第二墙板、收尘箱和排风机,所述第一墙板和第二墙板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厂房顶板,两个厂房顶板的内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墙板位于第一墙板的右侧,所述收尘箱位于第二墙板的右侧,所述排风机位于收尘箱的右侧;所述第一墙板右侧表面的顶部和第二墙板左侧表面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底部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粉尘浓度传感器,所述第一墙板左侧表面的顶部且位于升降板的底部开设有通气窗口,所述通气窗口内腔四边的中心处均固定连接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定位圈环,所述定位圈环的内圈环向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引风扇,所述第二墙板右侧表面的顶部且位于升降板的底部开设有积风喇叭口,所述积风喇叭口内腔右侧的中心处连通有出风口,所述排风机的顶部连通有排风管,所述排风管远离排风机的一侧与收尘箱内腔的顶部连通,所述收尘箱的底部连通有出料管,所述收尘箱左侧表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引风管,所述引风管远离收尘箱的一侧连通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左侧连通有分布管,所述分布管的左侧连通有吸气管,所述吸气管的左侧与出风口连通。优选的,所述第一墙板、第二墙板、收尘箱和排风机底部的表面均在同一条水平直线上,所述通气窗口的内腔横向镶嵌有过滤网。优选的,所述排风管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的左侧与收尘箱固定连接,所述引风管的表面套设有限位板,限位板的左侧与第二墙板的右侧固定连接,限位板的右侧与收尘箱的左侧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墙板和第二墙板的高度和厚度均相同,所述第一墙板右侧的表面且位于相邻两个通气窗口之间和第二墙板左侧的表面且位于相邻两个积风喇叭口之间均竖向开设有滑槽,所述升降板的两侧均延伸至滑槽的内腔并与滑槽的内腔为滑动接触。优选的,所述分布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支撑杆远离分布管的一侧与引风管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设置支撑板、升降板、粉尘浓度传感器、电动伸缩杆、定位杆、通气窗口、滑槽、定位圈环、引风扇和连接杆的配合使用,可对厂房内的粉尘进行多方位检测,这样粉尘的检测效率更高,解决了厂房内的粉尘在检测时,因无法做到多工位检测,造成粉尘检测位置较为单一,使得粉尘检测信息不准,从而导致厂房内的粉尘出现检测效率较低的问题,大大方便了粉尘的检测,值得推广。2、本技术通过积风喇叭口,方便了气体的汇聚排出,通过滑槽,可对升降板进行限位,避免升降板的左右晃动,通过限位板,可对引风管进行支撑限位,通过连接板,可对排风管进行定位连接。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墙板局部结构右视图;图3为本技术第二墙板局部结构左视图;图4为本技术分布管结构俯视图。图中:1第一墙板、2第二墙板、3收尘箱、4出料管、5排风机、6排风管、7引风管、8支撑板、9厂房顶板、10升降板、11粉尘浓度传感器、12电动伸缩杆、13定位杆、14通气窗口、15滑槽、16定位圈环、17引风扇、18连接杆、19过滤网、20出风口、21积风喇叭口、22分布管、23连接管、24吸气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一种粉尘高效检测及去除系统,包括第一墙板1、第二墙板2、收尘箱3和排风机5,第一墙板1、第二墙板2、收尘箱3和排风机5底部的表面均在同一条水平直线上,通气窗口14的内腔横向镶嵌有过滤网19,第一墙板1和第二墙板2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厂房顶板9,两个厂房顶板9的内侧固定连接,第二墙板2位于第一墙板1的右侧,收尘箱3位于第二墙板2的右侧,排风机5位于收尘箱3的右侧;第一墙板1右侧表面的顶部和第二墙板2左侧表面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8,支撑板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12,电动伸缩杆1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升降板10,第一墙板1和第二墙板2的高度和厚度均相同,第一墙板1右侧的表面且位于相邻两个通气窗口14之间和第二墙板2左侧的表面且位于相邻两个积风喇叭口21之间均竖向开设有滑槽15,升降板10的两侧均延伸至滑槽15的内腔并与滑槽15的内腔为滑动接触,通过滑槽15,可对升降板10进行限位,避免升降板10的左右晃动,升降板10底部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粉尘浓度传感器11,第一墙板1左侧表面的顶部且位于升降板10的底部开设有通气窗口14,通气窗口14内腔四边的中心处均固定连接有定位杆13,定位杆13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定位圈环16,定位圈环16的内圈环向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8,连接杆18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引风扇17,通过设置支撑板8、升降板10、粉尘浓度传感器11、电动伸缩杆12、定位杆13、通气窗口14、滑槽15、定位圈环16、引风扇17和连接杆18的配合使用,可对厂房内的粉尘进行多方位检测,这样粉尘的检测效率更高,解决了厂房内的粉尘在检测时,因无法做到多工位检测,造成粉尘检测位置较为单一,使得粉尘检测信息不准,从而导致厂房内的粉尘出现检测效率较低的问题,大大方便了粉尘的检测,值得推广,第二墙板2右侧表面的顶部且位于升降板10的底部开设有积风喇叭口21,通过积风喇叭口21,方便了气体的汇聚排出,积风喇叭口21内腔右侧的中心处连通有出风口20,排风机5的顶部连通有排风管6,排风管6远离排风机5的一侧与收尘箱3内腔的顶部连通,收尘箱3的底部连通有出料管4,收尘箱3左侧表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引风管7,排风管6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的左侧与收尘箱3固定连接,通过连接板,可对排风管6进行定位连接,引风管7的表面套设有限位板,限位板的左侧与第二墙板2的右侧固定连接,限位板的右侧与收尘箱3的左侧固定连接,通过限位板,可对引风管7进行支撑限位,引风管7远离收尘箱3的一侧连通有连接管23,连接管23的左侧连通有分布管22,分布管2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支撑杆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粉尘高效检测及去除系统,包括第一墙板(1)、第二墙板(2)、收尘箱(3)和排风机(5),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墙板(1)和第二墙板(2)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厂房顶板(9),两个厂房顶板(9)的内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墙板(2)位于第一墙板(1)的右侧,所述收尘箱(3)位于第二墙板(2)的右侧,所述排风机(5)位于收尘箱(3)的右侧;/n所述第一墙板(1)右侧表面的顶部和第二墙板(2)左侧表面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8),所述支撑板(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12),所述电动伸缩杆(1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升降板(10),所述升降板(10)底部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粉尘浓度传感器(11),所述第一墙板(1)左侧表面的顶部且位于升降板(10)的底部开设有通气窗口(14),所述通气窗口(14)内腔四边的中心处均固定连接有定位杆(13),所述定位杆(13)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定位圈环(16),所述定位圈环(16)的内圈环向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8),所述连接杆(18)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引风扇(17),所述第二墙板(2)右侧表面的顶部且位于升降板(10)的底部开设有积风喇叭口(21),所述积风喇叭口(21)内腔右侧的中心处连通有出风口(20),所述排风机(5)的顶部连通有排风管(6),所述排风管(6)远离排风机(5)的一侧与收尘箱(3)内腔的顶部连通,所述收尘箱(3)的底部连通有出料管(4),所述收尘箱(3)左侧表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引风管(7),所述引风管(7)远离收尘箱(3)的一侧连通有连接管(23),所述连接管(23)的左侧连通有分布管(22),所述分布管(22)的左侧连通有吸气管(24),所述吸气管(24)的左侧与出风口(20)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粉尘高效检测及去除系统,包括第一墙板(1)、第二墙板(2)、收尘箱(3)和排风机(5),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墙板(1)和第二墙板(2)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厂房顶板(9),两个厂房顶板(9)的内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墙板(2)位于第一墙板(1)的右侧,所述收尘箱(3)位于第二墙板(2)的右侧,所述排风机(5)位于收尘箱(3)的右侧;
所述第一墙板(1)右侧表面的顶部和第二墙板(2)左侧表面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8),所述支撑板(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12),所述电动伸缩杆(1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升降板(10),所述升降板(10)底部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粉尘浓度传感器(11),所述第一墙板(1)左侧表面的顶部且位于升降板(10)的底部开设有通气窗口(14),所述通气窗口(14)内腔四边的中心处均固定连接有定位杆(13),所述定位杆(13)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定位圈环(16),所述定位圈环(16)的内圈环向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8),所述连接杆(18)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引风扇(17),所述第二墙板(2)右侧表面的顶部且位于升降板(10)的底部开设有积风喇叭口(21),所述积风喇叭口(21)内腔右侧的中心处连通有出风口(20),所述排风机(5)的顶部连通有排风管(6),所述排风管(6)远离排风机(5)的一侧与收尘箱(3)内腔的顶部连通,所述收尘箱(3)的底部连通有出料管(4),所述收尘箱(3)左侧表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引风管(7),所述引风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坤张俊张志岳神兆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华再新源环保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