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绍伟专利>正文

一种便于移动的电力工程用电缆放线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24390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1 00: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力工程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便于移动的电力工程用电缆放线机,包括横板和电机,所述横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手柄,所述横板的下表面两侧固定连接有侧板,两个所述侧板的相对侧均固定连接有圆盘,所述侧板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通在横板的下表面两侧设置侧板,在两个侧板的底部连接有一个支撑板,支撑板用于支撑放线装置,支撑板由第一板和第二板组成,第一板直接与侧板接触,第一板前表面连接第二板,支撑板呈L形可以增大与地面接触面积,在侧板的底部还设置有脚轮,脚轮能够提高装置的流动性,移动位置较为方便,在装置进行电缆放线时,支撑板与脚轮能够共同支撑装置,防止装置翻倒。

A kind of cable paying off machine for power engineering easy to mov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移动的电力工程用电缆放线机
本技术涉及电力工程
,具体为一种便于移动的电力工程用电缆放线机。
技术介绍
电力工程,即与电能的生产、输送、分配有关的工程,广义上还包括把电作为动力和能源在多种领域中应用的工程。同时可理解到送变电业扩工程。在电力工程项目改造过程中需要使用电缆,关于电缆存在三个工作形式:收线、放线和换线。电缆放线设备根据用途又被称作为电缆线盘支架,导线轴盘架,电缆放线设备等,根据提升形式可以分为液压式电缆放线架,机械式电缆放线设备。现有的技术存在以下问题:(1)、电缆放线机在工程项目中需要移动位置,而传统的放线机体型笨重,并且在移动时较麻烦,给工作人员增添麻烦,有待于改进;(2)、电缆放线机在放线时,电缆从套筒上滑落下来,在电缆的一端,工作人员需要拽动电缆,有时电缆滑出套筒的距离较长,工作人员拖拽电缆较费力,消耗体力大。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移动的电力工程用电缆放线机,解决了传统的放线机体型笨重,并且在移动时较麻烦,给工作人员增添麻烦的问题,还解决了有时电缆滑出套筒的距离较长,工作人员拖拽电缆较费力,消耗体力大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移动的电力工程用电缆放线机,包括横板和电机,所述横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手柄,所述横板的下表面两侧固定连接有侧板,两个所述侧板的相对侧均固定连接有圆盘,所述侧板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所述圆盘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的内部贯穿有一个转轴,所述转轴与所述第一轴承、所述第二轴承转动连接,所述转轴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外侧壁可拆卸连接有电缆,两个所述侧板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上表面焊接固定有所述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贯穿于其中一个所述侧板的内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通过皮带轮传动连接有转轮,所述转轮固定于所述转轴的外侧壁一侧,两个所述侧板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脚轮,两个所述侧板的底部远离所述脚轮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一个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包括第一板和第二板,所述第一板位于两个所述侧板的下表面,且与两个所述侧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板的前表面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二板,所述电机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优选的,两个所述侧板的后表面均固定连接有U形框,所述U形框的内部转动连接有长杆,两个所述长杆之间转动连接有圆筒。优选的,其中一个所述侧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护罩,所述护罩的内部包裹所述转轮和所述皮带轮。优选的,所述手柄包括横杆和立柱,所述立柱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立柱位于所述横板的上表面,且与所述横板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立柱之间固定连接有所述横杆。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侧视截面呈L形,所述支撑板的底部与所述脚轮的底部在同一直线上。优选的,所述长杆与所述U形框之间转动角度为0°-90°。(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移动的电力工程用电缆放线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在横板的下表面两侧设置侧板,在两个侧板的底部连接有一个支撑板,支撑板用于支撑放线装置,支撑板由第一板和第二板组成,第一板直接与侧板接触,第一板前表面连接第二板,支撑板呈L形可以增大与地面接触面积,在侧板的底部还设置有脚轮,脚轮能够提高装置的流动性,移动位置较为方便,在装置进行电缆放线时,支撑板与脚轮能够共同支撑装置,防止装置翻倒,并且改进的放线机体型小,更便携,适合电力工程使用。(2)、本技术通过在两个侧板的后表面设置U形框,在U形框的内部连接有长杆,两个长杆之间转动有圆筒,在放线机工作时,电缆可以搭在圆筒上,工作人员拽动电缆时圆筒能够使电缆更好的滑动,圆筒转动可以减小工作人员的体力消耗,利于放线使用,长杆可以转动在侧板的一侧,占据空间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手柄;101、横杆;102、立柱;2、横板;3、侧板;4、圆盘;5、套筒;6、连接板;7、脚轮;8、支撑板;801、第一板;802、第二板;9、电缆;10、电机;11、护罩;12、转轮;13、U形框;14、长杆;15、圆筒;16、转轴;17、第一轴承;18、第二轴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于移动的电力工程用电缆放线机,包括横板2和电机10,横板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手柄1,横板2的下表面两侧固定连接有侧板3,两个侧板3的相对侧均固定连接有圆盘4,侧板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18,圆盘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17,第一轴承17和第二轴承18的内部贯穿有一个转轴16,转轴16与第一轴承17、第二轴承18转动连接,转轴16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套筒5,套筒5的外侧壁可拆卸连接有电缆9,两个侧板3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板6,连接板6的上表面焊接固定有电机10,电机10的输出轴贯穿于其中一个侧板3的内部,电机10的输出轴通过皮带轮传动连接有转轮12,转轮12固定于转轴16的外侧壁一侧,两个侧板3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脚轮7,两个侧板3的底部远离脚轮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一个支撑板8,支撑板8包括第一板801和第二板802,第一板801位于两个侧板3的下表面,且与两个侧板3固定连接,第一板801的前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板802,电机10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电机10的型号为YX3-100L2-4,电机10在运行时能够通过皮带轮带动转轮12转动,由于在转轮12的内侧壁连接有转轴16,转轴16的外侧壁连接有套筒5,这样,电机10可以一步步的带动套筒5转动,从而能够把电缆9从放线机上滑动下来,机械操作,较省力,减小工作人员的体力消耗。进一步的,两个侧板3的后表面均固定连接有U形框13,U形框13的内部转动连接有长杆14,两个长杆14之间转动连接有圆筒15,圆筒15上可以搭接电缆9,工作人员拽动电缆9时圆筒15能够使电缆9更好的滑动,圆筒15转动可以减小工作人员的体力消耗,利于放线使用。进一步的,其中一个侧板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护罩11,护罩11的内部包裹转轮12和皮带轮,护罩11可以起到防护作用,防止皮带轮裸露外部对工作人员造成伤害。进一步的,手柄1包括横杆101和立柱102,立柱10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立柱102位于横板2的上表面,且与横板2固定连接,两个立柱102之间固定连接有横杆101,立柱102呈L形,横杆101的外侧壁包裹海绵环,工作人员握住手柄1时可以减小不适感。进一步的,支撑板8的侧视截面呈L形,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移动的电力工程用电缆放线机,包括横板(2)和电机(10),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板(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手柄(1),所述横板(2)的下表面两侧固定连接有侧板(3),两个所述侧板(3)的相对侧均固定连接有圆盘(4),所述侧板(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18),所述圆盘(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17),所述第一轴承(17)和所述第二轴承(18)的内部贯穿有一个转轴(16),所述转轴(16)与所述第一轴承(17)、所述第二轴承(18)转动连接,所述转轴(16)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套筒(5),所述套筒(5)的外侧壁可拆卸连接有电缆(9),两个所述侧板(3)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板(6),所述连接板(6)的上表面焊接固定有所述电机(10),所述电机(10)的输出轴贯穿于其中一个所述侧板(3)的内部,所述电机(10)的输出轴通过皮带轮传动连接有转轮(12),所述转轮(12)固定于所述转轴(16)的外侧壁一侧,两个所述侧板(3)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脚轮(7),两个所述侧板(3)的底部远离所述脚轮(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一个支撑板(8),所述支撑板(8)包括第一板(801)和第二板(802),所述第一板(801)位于两个所述侧板(3)的下表面,且与两个所述侧板(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板(801)的前表面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二板(802),所述电机(10)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移动的电力工程用电缆放线机,包括横板(2)和电机(10),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板(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手柄(1),所述横板(2)的下表面两侧固定连接有侧板(3),两个所述侧板(3)的相对侧均固定连接有圆盘(4),所述侧板(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18),所述圆盘(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17),所述第一轴承(17)和所述第二轴承(18)的内部贯穿有一个转轴(16),所述转轴(16)与所述第一轴承(17)、所述第二轴承(18)转动连接,所述转轴(16)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套筒(5),所述套筒(5)的外侧壁可拆卸连接有电缆(9),两个所述侧板(3)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板(6),所述连接板(6)的上表面焊接固定有所述电机(10),所述电机(10)的输出轴贯穿于其中一个所述侧板(3)的内部,所述电机(10)的输出轴通过皮带轮传动连接有转轮(12),所述转轮(12)固定于所述转轴(16)的外侧壁一侧,两个所述侧板(3)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脚轮(7),两个所述侧板(3)的底部远离所述脚轮(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一个支撑板(8),所述支撑板(8)包括第一板(801)和第二板(802),所述第一板(801)位于两个所述侧板(3)的下表面,且与两个所述侧板(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板(801)的前表面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二板(8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绍伟何永涛孙彦龙
申请(专利权)人:杨绍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