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V形称重感应识别传送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23214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23: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智能V形称重感应识别传送带,包括主架,所述主架共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主架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主架的内部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一端连接有主驱动齿轮,所述主驱动齿轮的一侧啮合有从动齿轮,任意所述主架的一端部均安装有主动带轮,所述主驱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分别与不同主架内部的主动带轮相连接,任意所述主架不同于主动带轮的一端均安装有从动轮支架,任意所述从动轮支架的内部均安装有从动带轮;智能传送带有两组传送机构成V形组合成,能有效的把握饮料瓶,方向、位置、速度,使其饮料瓶平稳传动,耐用性高,避免了打滑、卡顿实现更精准的传动。

Intelligent V-shaped weighing induction identification conveyor bel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V形称重感应识别传送带
本技术属于垃圾回收
,具体涉及智能V形称重感应识别传送带。
技术介绍
现智能回收机越来越多,在智能饮料瓶回收机领域,各型各样的回收机都少不了传送机构,随着人们追求美观、便捷的同时,智能回收机的体型也小的有限,在有限的空间有要达到功能的前提下,就必须改变内部结构,为了回收饮料瓶能更好的处理识别分类,传送也是回收机重要的一部分;传统的传送结构简单耐用,但由于瓶子是圆柱体在传送过程中发生左右滚动传送不平稳以发生重量识别错误影响下一动作,带滚动轴的传送带,由于滚轴占空间比较大,结构复杂容易出现打滑、卡顿、升降失灵,导致识别不到或不精准,影响设备使用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智能V形称重感应识别传送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智能V形称重感应识别传送带,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智能V形称重感应识别传送带,包括主架,所述主架共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主架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主架的内部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一端连接有主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智能V形称重感应识别传送带,包括主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架(2)共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主架(2)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挡板(13),所述主架(2)的内部安装有驱动电机(3),所述驱动电机(3)的一端连接有主驱动齿轮(5),所述主驱动齿轮(5)的一侧啮合有从动齿轮(6),任意所述主架(2)的一端部均安装有主动带轮(7),所述主驱动齿轮(5)与从动齿轮(6)分别与不同主架(2)内部的主动带轮(7)相连接,任意所述主架(2)不同于主动带轮(7)的一端均安装有从动轮支架(10),任意所述从动轮支架(10)的内部均安装有从动带轮(8),所述主动带轮(7)与从动带轮(8)之间安装有传输带(9...

【技术特征摘要】
1.智能V形称重感应识别传送带,包括主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架(2)共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主架(2)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挡板(13),所述主架(2)的内部安装有驱动电机(3),所述驱动电机(3)的一端连接有主驱动齿轮(5),所述主驱动齿轮(5)的一侧啮合有从动齿轮(6),任意所述主架(2)的一端部均安装有主动带轮(7),所述主驱动齿轮(5)与从动齿轮(6)分别与不同主架(2)内部的主动带轮(7)相连接,任意所述主架(2)不同于主动带轮(7)的一端均安装有从动轮支架(10),任意所述从动轮支架(10)的内部均安装有从动带轮(8),所述主动带轮(7)与从动带轮(8)之间安装有传输带(9),任意所述主架(2)的底部均安装有称重感应器(1),所述主架(2)外侧壁对应驱动电机(3)的位置处开设有螺栓孔(4),任意所述从动轮支架(10)对应从动带轮(8)的位置处均开设有轴承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臻伍泽林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归谷智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