缸筒上料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2199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23: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自动上料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缸筒上料机构,包括料仓、顶升板及调节板,顶升板沿竖直方向滑动设置在料仓内的左侧,且其上表面为左低右高的坡面,料仓内的底面从左至右逐渐向上倾斜,调节板沿前后方向滑动设置在料仓内,料仓上转动设置有调节丝杆,调节丝杆轴向固定在料仓上,且与调节板螺纹传动连接,料仓上固定有用于驱动顶升板上升或下降的动力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转动调节丝杆使其带动调节板在料仓内前后移动,以便调节板能够将料仓内相互平行的缸筒限位至两端对齐,使料仓内的缸筒保持相互平行且两端对齐的姿态,从而确保每次顶升板上升时所获取的缸筒均位于坡面的同一位置处,实现精准上料,且结构简单,成本低。

Cylinder feeding mechanis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缸筒上料机构
本技术涉及自动上料设备
,尤其是一种缸筒上料机构。
技术介绍
气弹簧主要由缸筒、活塞及活塞杆等组成,其中,缸筒在成型后需要在其尾端开口处焊接用于将缸筒尾端封堵的连接头,及在首端进行扩口处理,以防止缸筒在装入活塞组件时缸筒的首端开口将活塞组件等装配面划伤;为了适应批量化生产的要求,利用上料装置将缸筒自动上料至自动加工设备上显然是必不可少的;现有的缸筒上料装置主要包括料仓及设置在料仓内的顶升板,并通过顶升板的往复运动将料仓内的缸筒顶起,实现缸筒的自动上料;然而此类缸筒上料装置在面对不同规格长度的缸筒时,缸筒会随机出现在顶升板上的不同位置,导致无法实现精准上料。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缸筒上料装置在面对不同规格长度的缸筒时,缸筒会随机出现在顶升板上的不同位置,导致无法实现精准上料的问题,现提供一种缸筒上料机构。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缸筒上料机构,包括料仓、顶升板及调节板,所述顶升板沿竖直方向滑动设置在料仓内的左侧,且其上表面为左低右高的坡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缸筒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料仓(1)、顶升板(3)及调节板(4),所述顶升板(3)沿竖直方向滑动设置在料仓(1)内的左侧,且其上表面为左低右高的坡面(3-2),所述料仓(1)上左侧板(1-1)的右侧面与顶升板(3)的坡面(3-2)之间的最小间距<缸筒(9)的外径,所述料仓(1)内的底面从左至右逐渐向上倾斜,所述调节板(4)沿前后方向滑动设置在料仓(1)内,所述料仓(1)上转动设置有调节丝杆(5),所述调节丝杆(5)轴向固定在料仓(1)上,且与调节板(4)螺纹传动连接,所述料仓(1)上固定有用于驱动顶升板(3)上升或下降的动力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缸筒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料仓(1)、顶升板(3)及调节板(4),所述顶升板(3)沿竖直方向滑动设置在料仓(1)内的左侧,且其上表面为左低右高的坡面(3-2),所述料仓(1)上左侧板(1-1)的右侧面与顶升板(3)的坡面(3-2)之间的最小间距<缸筒(9)的外径,所述料仓(1)内的底面从左至右逐渐向上倾斜,所述调节板(4)沿前后方向滑动设置在料仓(1)内,所述料仓(1)上转动设置有调节丝杆(5),所述调节丝杆(5)轴向固定在料仓(1)上,且与调节板(4)螺纹传动连接,所述料仓(1)上固定有用于驱动顶升板(3)上升或下降的动力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缸筒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板(3)上表面的前端位置向下开设有第一缺口(3-1),所述料仓(1)上左侧板(1-1)的顶部向下开设有用于和第一缺口(3-1)相对应的第二缺口(1-11),当顶升板(3)上升至第一缺口(3-1)与第二缺口(1-11)对置时,第一缺口(3-1)所在处的位置为缸筒出料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缸筒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板(4)靠近料仓(1)上前侧板(1-2)的一侧及料仓(1)内前侧板(1-2)的内侧面上均固定有挡料板(7),所述挡料板(7)从右至左向下倾斜,所述挡料板(7)的下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斌许强王蔚高俊勇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三匠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