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口式垃圾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21405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22: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平口式垃圾袋,包括聚已内酯垃圾袋,所述聚已内酯垃圾袋内设置有一层防水层,所述聚已内酯垃圾袋顶部开口一圈固定连接有收缩带,所述收缩带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防臭盖,所述收缩带中空且内部设置有抽绳,所述聚已内酯垃圾袋外侧从中间部分往下依次设置有四层加固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每次用完后将防臭盖盖上,可以有效防止垃圾的气味四处飘散,加固带可以防止垃圾袋轻易破损,而防水层则保证垃圾中的液体不会流出,在扔垃圾的时候,可以拉住两边的防滑提手,将抽绳从收缩带中拉出使收缩带收紧,然后手提防滑提手即可避免扔垃圾时将垃圾沾染到手上,保证了个人和环境卫生,值得大力推广。

A kind of flat mouth garbage ba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平口式垃圾袋
本技术涉及生活日常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平口式垃圾袋。
技术介绍
垃圾袋,顾名思义是装垃圾的袋子,垃圾袋主要是用塑料制成的,也就是一些高分子聚合物,如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聚丙烯(PP)、聚苯乙烯树脂(PS)等。如今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平口式垃圾袋在使用过程中,如果不及时处理掉垃圾,那么垃圾的腐败气味会到处飘散,在扔垃圾时又经常会出现垃圾袋破损导致垃圾掉落,或是垃圾中的液体流出污染周边环境,而且平口式垃圾袋在扔垃圾的时候不方便拿取,总会将垃圾沾染在手上影响个人卫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平口式垃圾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平口式垃圾袋,包括聚已内酯垃圾袋,所述聚已内酯垃圾袋内设置有一层防水层,所述聚已内酯垃圾袋顶部开口一圈固定连接有收缩带,所述收缩带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防臭盖,所述收缩带中空且内部设置有抽绳,所述收缩带两端均设置有带口,所述抽绳穿过收缩带内部并从两端的带口中延伸出来,所述抽绳两侧延伸出带口的部分均固定连接有防滑提手,所述聚已内酯垃圾袋顶部外侧设置有环保标语,所述聚已内酯垃圾袋外侧从中间部分往下依次设置有四层加固带,所述加固带与聚已内酯垃圾袋相接触位置均匀的设置有粘连钮,所述粘连钮一端连接在加固带的内侧而另一端连接在聚已内酯垃圾袋的外侧。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聚已内酯垃圾袋呈半椭圆形且成分为可降解的生物塑料。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防臭盖面积大于聚已内酯垃圾袋顶部开口面积,所述抽绳周长大于收缩带周长。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环保标语内容为“保护环境从我身边做起”。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加固带从上往下每层周长均随着该水平面内聚已内酯垃圾袋的周长的减小而减小。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粘连钮为扁平圆形柱体且两侧有强粘连性。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使用新型中,首先在日常使用平口式垃圾袋时,每次用完后将防臭盖盖上,可以有效防止垃圾的气味四处飘散,也避免招来蚊虫苍蝇。2、本技术中,当垃圾袋满了以后在扔垃圾的时候,加固带可以防止垃圾袋轻易破损,导致垃圾散落,而防水层则保证垃圾中的液体不会流出。3、本技术中,在扔垃圾的时候,可以拉住两边的防滑提手,将抽绳从收缩带中拉出使收缩带收紧,然后手提防滑提手即可避免扔垃圾时将垃圾沾染到手上,保证了个人和环境卫生,值得大力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平口式垃圾袋的侧视图;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图3为图1中B处的放大图。图例说明:1、聚已内酯垃圾袋;2、防水层;3、收缩带;4、环保标语;5、防臭盖;6、带口;7、抽绳;8、防滑提手;9、加固带;10、粘连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参照图1-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平口式垃圾袋,包括聚已内酯垃圾袋1,在聚已内酯垃圾袋1内设置有一层防水层2,防止垃圾中的液体流出,而聚已内酯垃圾袋1顶部开口一圈固定连接有收缩带3,收缩带3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防臭盖5,收缩带3中空且内部设置有抽绳7,收缩带3两端均设置有带口6,抽绳7穿过收缩带3内部并从两端的带口6中延伸出来,拉动抽绳7两端露出部分可以使收缩带3收紧,抽绳7两侧延伸出带口6的部分均固定连接有防滑提手8,便于手提,而聚已内酯垃圾袋1顶部外侧设置有环保标语4,旨在随时提醒人们环保的重要性,另外聚已内酯垃圾袋1外侧从中间部分往下依次设置有四层加固带9,加固带9与聚已内酯垃圾袋1相接触位置均匀的设置有粘连钮10,粘连钮10一端连接在加固带9的内侧而另一端连接在聚已内酯垃圾袋1的外侧,使垃圾袋更加牢固不易破损。聚已内酯垃圾袋1呈半椭圆形且成分为可降解的生物塑料,可以减少白色垃圾,更环保,而防臭盖5面积大于聚已内酯垃圾袋1顶部开口面积,这样可以完整覆盖在垃圾袋开口处防止气味散发,而抽绳7周长大于收缩带3周长,另外环保标语4内容为“保护环境从我身边做起”,还有加固带9从上往下每层周长均随着该水平面内聚已内酯垃圾袋1的周长的减小而减小,且粘连钮10为扁平圆形柱体且两侧有强粘连性。工作原理:首先在日常使用聚已内酯垃圾袋1时,每次放完垃圾后可以将防臭盖5覆盖在聚已内酯垃圾袋1顶部开口上,防止气味散发,当需要扔垃圾时,再将防臭盖5塞入聚已内酯垃圾袋1中,然后手拉两端的防滑提手8,将抽绳7从收缩带3中拉出使收缩带3收紧,手握防滑提手8就可以轻松将聚已内酯垃圾袋1扔掉,而且由于聚已内酯垃圾袋1内置的防水层2可以有效防止垃圾中的液体流出,而聚已内酯垃圾袋1外层的加固带9也使其更加牢固不易破损。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平口式垃圾袋,包括聚已内酯垃圾袋(1),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已内酯垃圾袋(1)内设置有一层防水层(2),所述聚已内酯垃圾袋(1)顶部开口一圈固定连接有收缩带(3),所述收缩带(3)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防臭盖(5),所述收缩带(3)中空且内部设置有抽绳(7),所述收缩带(3)两端均设置有带口(6),所述抽绳(7)穿过收缩带(3)内部并从两端的带口(6)中延伸出来,所述抽绳(7)两侧延伸出带口(6)的部分均固定连接有防滑提手(8),所述聚已内酯垃圾袋(1)顶部外侧设置有环保标语(4),所述聚已内酯垃圾袋(1)外侧从中间部分往下依次设置有四层加固带(9),所述加固带(9)与聚已内酯垃圾袋(1)相接触位置均匀的设置有粘连钮(10),所述粘连钮(10)一端连接在加固带(9)的内侧而另一端连接在聚已内酯垃圾袋(1)的外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平口式垃圾袋,包括聚已内酯垃圾袋(1),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已内酯垃圾袋(1)内设置有一层防水层(2),所述聚已内酯垃圾袋(1)顶部开口一圈固定连接有收缩带(3),所述收缩带(3)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防臭盖(5),所述收缩带(3)中空且内部设置有抽绳(7),所述收缩带(3)两端均设置有带口(6),所述抽绳(7)穿过收缩带(3)内部并从两端的带口(6)中延伸出来,所述抽绳(7)两侧延伸出带口(6)的部分均固定连接有防滑提手(8),所述聚已内酯垃圾袋(1)顶部外侧设置有环保标语(4),所述聚已内酯垃圾袋(1)外侧从中间部分往下依次设置有四层加固带(9),所述加固带(9)与聚已内酯垃圾袋(1)相接触位置均匀的设置有粘连钮(10),所述粘连钮(10)一端连接在加固带(9)的内侧而另一端连接在聚已内酯垃圾袋(1)的外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慧聪陈晓聪林姗姗何娇婕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市范特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