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座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1816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20: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座套,涉及汽车用品技术领域,包括用于套设于坐垫外的坐套部、用于套设于靠背外的背套部,还包括固定组件,背套部用于接触靠背的内侧面固定有绳套,绳套沿背套部的宽度方向设有至少两道,绳套的长度方向沿背套部的长度方向,固定组件包括拉绳和固定扣,拉绳一一对应地穿过绳套,拉绳绕过座椅靠背后通过固定扣系紧。本汽车座套的背套部与座椅靠背紧贴的稳固性高,背套部不易出现褶皱、错位的问题。固定组件与绳套、副套配合,能对前罩面起到较好的固定效果;固定组件与收口绳、卡紧件配合,使背套部整体与座椅靠背的安装稳固性强。拉绳与固定扣的拆装方便快捷,且足够稳固,固定扣具有较高的隐蔽性。

A kind of car seat cov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座套
本技术涉及汽车用品
,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座套。
技术介绍
汽车座套是指汽车座椅的套子,汽车座套可保护原车座椅干燥干净,防止皮革老化。汽车座套还能保护座椅免受污渍污染,汽车座套受到污渍污染后,拆下汽车座套,对汽车座套进行清洗即可。现有申请公布号为CN103358956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汽车座椅椅套,属于汽车零部件
包括头枕、椅背以及坐面,头枕、椅背以及坐面为一体化结构,头枕设置于椅背上,且头枕与椅背贯通连接,椅背为敞口型。椅背的敞口与坐面连接,且坐面、椅背以及头枕的使用面相对应,椅背的两侧面分别设置有相对称的第一松紧带,第一松紧带在椅背上由头枕到坐面设置,坐面的四角分别设置有第二松紧带。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汽车座套一般通过紧贴的方式设置于汽车靠背的表面上,但汽车座套与汽车靠背的接触面积较大,当用户背部在汽车靠背上移动时,背部容易带动座套一起移动,汽车座套存在容易褶皱、错位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座套,背套部与座椅靠背紧贴的稳固性高,背套部不易出现褶皱、错位的问题。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汽车座套,包括用于套设于坐垫外的坐套部、用于套设于靠背外的背套部,还包括固定组件,所述背套部用于接触靠背的内侧面固定有绳套,所述绳套沿背套部的宽度方向设有至少两道,所述绳套的长度方向沿背套部的长度方向,所述固定组件的数量与绳套相同,所述固定组件包括拉绳和固定扣,所述拉绳一一对应地穿过绳套,所述拉绳绕过座椅靠背后通过固定扣系紧。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人员预先将拉绳穿过绳套,安装本座套时,人员将坐套部套于座椅坐垫上、将背套部套于座椅靠背上,同时将拉绳绕过座椅靠背后通过固定扣系紧,拉绳穿过座椅靠背、坐垫间的缝隙,即可完成固定组件的安装。拉绳的系紧力通过绳套作用于背套部;在固定组件的系紧力作用下,背套部与座椅靠背紧贴的稳固性高。与现有技术相比,当用户背部在本汽车座套上摩擦移动时,背部也不易带动背套部一起移动,背套部不易出现褶皱、错位的问题。优选的,所述绳套的数量为两道,两道所述绳套的位置分别对应于座椅靠背沿竖向的内凹交线处。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现有的汽车前座椅的靠背两侧均有保护边,保护边向座椅前方凸起使靠背的形状呈内凹状,内凹状的靠背能对人体起到较好的防脱离效果。本汽车座套的两道绳套的位置分别对应于座椅靠背沿竖向的内凹交线处,拉绳穿过绳套后绳套的厚度会增加,将绳套设置于此处不易对人背靠的舒适度产生影响。优选的,所述背套部上设有供座椅头靠穿入的头孔,所述背套部用于接触靠背的内侧面还固定有供拉绳穿过的副套,所述副套与绳套一一对应,所述副套位于绳套的延长线上且靠近头孔的位置。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副套用于加强背套部靠近头孔处的位置与拉绳的连接强度,固定组件与绳套、副套配合,能对前罩面起到更好的固定效果。优选的,所述背套部包括前罩面和后罩面,所述前罩面和后罩面间形成供座椅靠背穿入的安装腔,所述后罩面的长度不小于前罩面的长度。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较长的后罩面能保证背套部套于座椅靠背后的牢固程度;另一方面,安装固定组件时,使固定扣位于靠背后侧、且靠近坐垫的近端部位置,较长的后罩面能将固定扣遮挡,裸露在外的拉绳也不易被人看到,固定组件的隐蔽性强。优选的,所述前罩面和后罩面内穿设有收口绳,所述收口绳环绕于安装腔的口部,所述收口绳的两端通过设置在两者间的止绳扣系紧。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背套部套于座椅靠背后,人员可通过收口绳、止绳扣收紧安装腔的口部,对背套部起到初步的定位效果。固定组件与收口绳配合,使背套部整体与座椅靠背的安装稳固性强。优选的,所述坐套部和背套部间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位于坐套部朝向汽车座椅的一侧,所述连接部背离坐套部的端部设有卡紧件,所述卡紧件的厚度大于连接部;所述卡紧件用于穿入座椅坐垫和靠背的缝隙之间,并限制坐套部和背套部离开汽车座椅。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人员将本汽车座套装于座椅后,人员可施力于卡紧件,将卡紧件穿过靠背与坐垫间的缝隙,此时坐套部被连接部拉紧,卡紧件的尺寸不易自发穿过该缝隙,则卡紧件、连接部配合将本汽车座套限位于汽车座椅上,坐套部、背套部的连接位置不易脱离汽车座椅。优选的,所述连接部为内部中空的袋子,所述连接部的袋口封闭,所述卡紧件位于连接部的袋内。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袋状的连接部能将卡紧件可靠限位在内,连接部与卡紧件的接触面积较大,连接部与卡紧件间不易撕裂损坏。优选的,所述固定扣包括扣本体、设于扣本体两侧的卡块,所述卡块和扣本体间形成齿槽,所述扣本体上设有供拉绳一端系紧的系孔,所述齿槽的槽宽恰好能供拉绳卡入,所述齿槽通过齿形槽壁限制拉绳脱离齿槽。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人员预先将拉绳的一端穿过系孔并系紧,将拉绳的另一端穿入其一齿槽的槽底,然后将拉绳绕一圈、绕进另一齿槽,完成拉绳与固定扣的固定。拉绳在固定扣上绕圈的前提下,固定扣通过两个齿槽将拉绳卡紧限位、固定扣对拉绳的系紧足够稳固,当拉绳两端受到拉力时,拉绳不易在固定扣处自发松开。优选的,所述齿槽的槽壁呈倒齿状,所述齿槽的倒齿方向为导向拉绳进入齿槽、限制拉绳脱离齿槽的方向。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倒齿状的齿槽能便于人员将拉绳嵌入齿槽;当拉绳卡入齿槽后,倒齿状的齿槽能进一步限制拉绳自发脱离齿槽,提高固定扣固定拉绳的稳固性。优选的,所述固定扣上背离齿槽的侧壁设有供拉绳嵌入的绕绳槽,所述绕绳槽的口部朝向与齿槽的口部朝向相互背离。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人员在固定扣上绕拉绳时,可将拉绳绕入绕绳槽内,绕绳槽对拉绳进行辅助限位,防止拉绳自发松开。综上所述,本技术对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汽车座套的背套部与座椅靠背紧贴的稳固性高,背套部不易出现褶皱、错位的问题;2、固定组件与绳套、副套配合,能对前罩面起到较好的固定效果;3、固定组件与收口绳、卡紧件配合,使背套部整体与座椅靠背的安装稳固性强;4、拉绳与固定扣的拆装方便快捷,且足够稳固,固定扣具有较高的隐蔽性。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一的汽车座套装于汽车座椅后的示意图,图中后罩面处于被拉起状态;图2为实施例一的立体剖视图,主要突出绳套、副套的结构;图3为图1的A处放大图,主要突出固定扣的结构;图4为实施例二的汽车座套装于汽车座椅后的正面视图;图5为实施例二的汽车座套装于汽车座椅后的反面视图,图中背套部处于被拉起状态;图6为实施例二的立体剖视图,主要突出绳套、副套、固定组件的位置。图中,1、坐套部;2、背套部;3、固定组件;11、连接部;111、卡紧件;21、前罩面;22、后罩面;23、头孔;24、安装腔;25、收口绳;251、止绳扣;4、拉绳;5、固定扣;211、绳套;212、副套;51、扣本体;52、卡块;511、系孔;53、齿槽;54、绕绳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座套,包括用于套设于坐垫外的坐套部(1)、用于套设于靠背外的背套部(2),其特征是:还包括固定组件(3),所述背套部(2)用于接触靠背的内侧面固定有绳套(211),所述绳套(211)沿背套部(2)的宽度方向设有至少两道,所述绳套(211)的长度方向沿背套部(2)的长度方向,所述固定组件(3)的数量与绳套(211)相同,所述固定组件(3)包括拉绳(4)和固定扣(5),所述拉绳(4)一一对应地穿过绳套(211),所述拉绳(4)绕过座椅靠背后通过固定扣(5)系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座套,包括用于套设于坐垫外的坐套部(1)、用于套设于靠背外的背套部(2),其特征是:还包括固定组件(3),所述背套部(2)用于接触靠背的内侧面固定有绳套(211),所述绳套(211)沿背套部(2)的宽度方向设有至少两道,所述绳套(211)的长度方向沿背套部(2)的长度方向,所述固定组件(3)的数量与绳套(211)相同,所述固定组件(3)包括拉绳(4)和固定扣(5),所述拉绳(4)一一对应地穿过绳套(211),所述拉绳(4)绕过座椅靠背后通过固定扣(5)系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座套,其特征是:所述绳套(211)的数量为两道,两道所述绳套(211)的位置分别对应于座椅靠背沿竖向的内凹交线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座套,其特征是:所述背套部(2)上设有供座椅头靠穿入的头孔(23),所述背套部(2)用于接触靠背的内侧面还固定有供拉绳(4)穿过的副套(212),所述副套(212)与绳套(211)一一对应,所述副套(212)位于绳套(211)的延长线上且靠近头孔(23)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座套,其特征是:所述背套部(2)包括前罩面(21)和后罩面(22),所述前罩面(21)和后罩面(22)间形成供座椅靠背穿入的安装腔(24),所述后罩面(22)的长度不小于前罩面(21)的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汽车座套,其特征是:所述前罩面(21)和后罩面(22)内穿设有收口绳(25),所述收口绳(25)环绕于安装腔(24)的口部,所述收口绳(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显浪
申请(专利权)人:三门力拓汽车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