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开关面壳印刷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1666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19: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智能开关面壳印刷设备,包括机架和设于机架上的移印机,移印机上设有印制区,还包括分别设于机架上的振动盘、第一轨道、第一转送组件、过渡转送组件、第二轨道、第二转送组件、第三轨道、第三转送组件、第四转送组件、第四轨道、第五转送组件及夹紧组件;第一轨道与第二轨道平行设置且错位设置,第二轨道与第三轨道平行设置,第三轨道与第四轨道对齐设置且两者之间具有间隙,间隙与印制区对齐;第一轨道的一端连接振动盘,第二轨道远离第三轨道的一端设有第二转送组件,第三转送组件设于第二轨道靠近第三轨道的一端,第五转送组件设于间隙内,夹紧组件靠近印制区设置。提高了面壳的印刷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Intelligent switch face and shell printing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开关面壳印刷设备
本技术涉及印刷设备
,尤其涉及智能开关面壳印刷设备。
技术介绍
智能开关的面壳上往往需要印制图案或字符以便用户获取相应的信息。面壳可简单的视为一塑胶件。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移印机对面壳进行印制,操作时,需要员工将面壳放置到移印位置,移印机移印后由员工将面壳取出,再由员工放置下一个待印制面壳。这样的操作不仅印刷效率低下,而且一直需要员工值守,浪费人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节约人力的印刷效率高的智能开关面壳印刷设备。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智能开关面壳印刷设备,包括机架和设于机架上的移印机,所述移印机上设有印制区,还包括分别设于所述机架上的振动盘、第一轨道、第一转送组件、传感器组件、过渡转送组件、第二轨道、第二转送组件、第三轨道、第三转送组件、第四转送组件、第四轨道、第五转送组件及夹紧组件;第一轨道与第二轨道平行设置且错位设置,第二轨道与第三轨道平行设置,第三轨道与第四轨道对齐设置且两者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间隙与所述印制区对齐;第一轨道的一端连接所述振动盘,第一轨道的另一端设有所述传感器组件,第一转送组件及过渡转送组件分别设于所述第一轨道与所述第二轨道之间且第一转送组件位于所述过渡转送组件靠近第一轨道的一侧;第二轨道远离第三轨道的一端设有所述第二转送组件,第三转送组件设于所述第二轨道靠近所述第三轨道的一端,第三轨道远离第四轨道的一端设有所述第四转送组件,第五转送组件设于所述间隙内,所述夹紧组件靠近所述印制区设置。进一步的,还包括设于所述机架上的吸音箱,所述振动盘设于所述吸音箱内,所述吸音箱包括箱体和设于所述箱体内侧壁上的吸音海绵。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转送组件包括第一挡板、第一直线驱动件和第一承载块,第一直线驱动件固定在所述机架上,第一直线驱动件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承载块,所述第一承载块上设有第一容置槽,第一容置槽贯通第一承载块相对的两个侧面,第一挡板位于第一承载块远离所述第一轨道的一侧,第一挡板固定在机架上并对应所述第一轨道设置,第一挡板上还设有与所述第二轨道对齐的滑道。进一步的,第一挡板与第二轨道之间设有下落口,所述过渡转送组件包括第二直线驱动件和过渡块,第二直线驱动件固定在所述机架上,第二直线驱动件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过渡块并驱使所述过渡块进出所述下落口,所述过渡块上设有过渡滑槽。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转送组件包括第三直线驱动件和第一推杆,所述第三直线驱动件固定在机架上,第三直线驱动件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推杆,所述第一推杆沿所述第二轨道的长度方向设置。进一步的,所述第三转送组件包括第二挡板、第四直线驱动件和第二承载块,第四直线驱动件固定在所述机架上,第四直线驱动件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承载块,所述第二承载块上设有第二容置槽,第二容置槽贯通第二承载块相对的两个侧面,第二挡板位于第二承载块远离所述第二轨道的一侧,第二挡板固定在机架上并对应所述第二轨道设置。进一步的,所述第四转送组件包括第五直线驱动件和第二推杆,所述第五直线驱动件固定在机架上,第五直线驱动件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推杆,所述第二推杆沿所述第三轨道的长度方向设置。进一步的,所述第五转送组件包括第六直线驱动件和第三承载块,第六直线驱动件固定在所述机架上,第六直线驱动件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承载块并驱动所述第三承载块进出所述印制区,所述第三承载块上设有第三容置槽,第三容置槽贯通第三承载块相对的两个侧面。进一步的,还包括按压组件,所述按压组件包括第七直线驱动件、竖直驱动件和压头,第七直线驱动件连接机架与竖直驱动件并驱使所述竖直驱动件进出所述印制区,所述竖直驱动件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压头,所述压头位于所述第三承载块的上方。进一步的,所述夹紧组件包括第八直线驱动件、推块和第三挡板,所述第八直线驱动件和第三挡板分别固定在所述机架上,第八直线驱动件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推块,所述推块与所述第三挡板相对设置,所述印制区位于所述第三挡板与所述推块之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的智能开关面壳印刷设备无需人工操作,实现了高度自动化印刷,极大程度上提高了面壳的印刷效率;无需员工值守,减少了人力损耗,有效地降低了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智能开关面壳印刷设备的整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智能开关面壳印刷设备的俯视图;图3为图1中细节A的放大图。标号说明:1、机架;2、移印机;3、振动盘;4、第一轨道;5、第一直线驱动件;6、第一挡板;7、第一承载块;8、第二直线驱动件;9、过渡块;10、第二轨道;11、第三直线驱动件;12、第一推杆;13、第三轨道;14、第四直线驱动件;15、第二挡板;16、第二承载块;17、第五直线驱动件;18、第二推杆;19、第四轨道;20、第六直线驱动件;21、第三承载块;22、第七直线驱动件;23、竖直驱动件;24、压头;25、第三挡板。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请参照图1至图3,智能开关面壳印刷设备,包括机架1和设于机架1上的移印机2,所述移印机2上设有印制区,还包括分别设于所述机架1上的振动盘3、第一轨道4、第一转送组件、传感器组件、过渡转送组件、第二轨道10、第二转送组件、第三轨道13、第三转送组件、第四转送组件、第四轨道19、第五转送组件及夹紧组件;第一轨道4与第二轨道10平行设置且错位设置,第二轨道10与第三轨道13平行设置,第三轨道13与第四轨道19对齐设置且两者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间隙与所述印制区对齐;第一轨道4的一端连接所述振动盘3,第一轨道4的另一端设有所述传感器组件,第一转送组件及过渡转送组件分别设于所述第一轨道4与所述第二轨道10之间且第一转送组件位于所述过渡转送组件靠近第一轨道4的一侧;第二轨道10远离第三轨道13的一端设有所述第二转送组件,第三转送组件设于所述第二轨道10靠近所述第三轨道13的一端,第三轨道13远离第四轨道19的一端设有所述第四转送组件,第五转送组件设于所述间隙内,所述夹紧组件靠近所述印制区设置。从上述描述可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无需人工操作,实现了高度自动化印刷,极大程度上提高了面壳的印刷效率;无需员工值守,减少了人力损耗,有效地降低了生产成本。进一步的,还包括设于所述机架1上的吸音箱,所述振动盘3设于所述吸音箱内,所述吸音箱包括箱体和设于所述箱体内侧壁上的吸音海绵。由上述描述可知,吸音箱的设置大大缓解了振动盘3产生的噪音,能够避免出现因噪音对员工的情绪造成消极影响以致生产效率降低的情况,利于保证产线高效运转。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转送组件包括第一挡板6、第一直线驱动件5和第一承载块7,第一直线驱动件5固定在所述机架1上,第一直线驱动件5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承载块7,所述第一承载块7上设有第一容置槽,第一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智能开关面壳印刷设备,包括机架和设于机架上的移印机,所述移印机上设有印制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别设于所述机架上的振动盘、第一轨道、第一转送组件、传感器组件、过渡转送组件、第二轨道、第二转送组件、第三轨道、第三转送组件、第四转送组件、第四轨道、第五转送组件及夹紧组件;第一轨道与第二轨道平行设置且错位设置,第二轨道与第三轨道平行设置,第三轨道与第四轨道对齐设置且两者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间隙与所述印制区对齐;第一轨道的一端连接所述振动盘,第一轨道的另一端设有所述传感器组件,第一转送组件及过渡转送组件分别设于所述第一轨道与所述第二轨道之间且第一转送组件位于所述过渡转送组件靠近第一轨道的一侧;第二轨道远离第三轨道的一端设有所述第二转送组件,第三转送组件设于所述第二轨道靠近所述第三轨道的一端,第三轨道远离第四轨道的一端设有所述第四转送组件,第五转送组件设于所述间隙内,所述夹紧组件靠近所述印制区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智能开关面壳印刷设备,包括机架和设于机架上的移印机,所述移印机上设有印制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别设于所述机架上的振动盘、第一轨道、第一转送组件、传感器组件、过渡转送组件、第二轨道、第二转送组件、第三轨道、第三转送组件、第四转送组件、第四轨道、第五转送组件及夹紧组件;第一轨道与第二轨道平行设置且错位设置,第二轨道与第三轨道平行设置,第三轨道与第四轨道对齐设置且两者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间隙与所述印制区对齐;第一轨道的一端连接所述振动盘,第一轨道的另一端设有所述传感器组件,第一转送组件及过渡转送组件分别设于所述第一轨道与所述第二轨道之间且第一转送组件位于所述过渡转送组件靠近第一轨道的一侧;第二轨道远离第三轨道的一端设有所述第二转送组件,第三转送组件设于所述第二轨道靠近所述第三轨道的一端,第三轨道远离第四轨道的一端设有所述第四转送组件,第五转送组件设于所述间隙内,所述夹紧组件靠近所述印制区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开关面壳印刷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机架上的吸音箱,所述振动盘设于所述吸音箱内,所述吸音箱包括箱体和设于所述箱体内侧壁上的吸音海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开关面壳印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送组件包括第一挡板、第一直线驱动件和第一承载块,第一直线驱动件固定在所述机架上,第一直线驱动件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承载块,所述第一承载块上设有第一容置槽,第一容置槽贯通第一承载块相对的两个侧面,第一挡板位于第一承载块远离所述第一轨道的一侧,第一挡板固定在机架上并对应所述第一轨道设置,第一挡板上还设有与所述第二轨道对齐的滑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开关面壳印刷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一挡板与第二轨道之间设有下落口,所述过渡转送组件包括第二直线驱动件和过渡块,第二直线驱动件固定在所述机架上,第二直线驱动件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过渡块并驱使所述过渡块进出所述下落口,所述过渡块上设有过渡滑槽。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冬李家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创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