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纤维缠绕铝蜂窝芯圆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1630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19: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圆管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碳纤维缠绕铝蜂窝芯圆管,其包括圆环状的铝蜂窝芯,铝蜂窝芯两侧分别自内向外依次设有第一碳纤维织物层、碳纤维单向布层和第二碳纤维织物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重量轻,结构稳定,性能优越,能较佳地应用到大型相控雷达的转轴上。

A carbon fiber wound aluminum honeycomb core round tub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碳纤维缠绕铝蜂窝芯圆管
本技术涉及圆管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碳纤维缠绕铝蜂窝芯圆管。
技术介绍
大型相控雷达带有转轴的中心轴或多轴联动时,因转轴重量太重,导致相控雷达的总重量对转轴的承载有很大的影响,转轴的使用寿命较短,所以需要转轴轻量化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内容是提供一种碳纤维缠绕铝蜂窝芯圆管,其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某种或某些缺陷。根据本技术的一种碳纤维缠绕铝蜂窝芯圆管,其包括圆环状的铝蜂窝芯,铝蜂窝芯两侧分别自内向外依次设有第一碳纤维织物层、碳纤维单向布层和第二碳纤维织物层。本圆管的结构包括铝蜂窝芯和碳纤维,使得圆管的重量轻,结构稳定,性能优越,应用到大型相控雷达的转轴上时,能增加制件或设备仪器的运行时间,增加装备的快速机动性能。碳纤维织物层具有质量轻、耐久性强、耐酸碱、力学性能优越等特点,碳纤维单向布层具有加固的作用,碳纤维单向布层设在第一碳纤维织物层和第二碳纤维织物层中间,这能大大增强圆管的稳定性。作为优选,铝蜂窝芯内侧的第一碳纤维织物层、碳纤维单向布层和第二碳纤维织物层的宽度比为:1:2:1。这样能较佳的保证圆管内层的性能。作为优选,铝蜂窝芯1外侧的第一碳纤维织物层、碳纤维单向布层和第二碳纤维织物层的宽度比为:1:2:2。这样能较佳的保证圆管外层的性能。作为优选,铝蜂窝芯边长为3mm,高度为8-20mm,蜂窝为矩形。这样,铝蜂窝芯具有较佳的稳定性。作为优选,铝蜂窝芯内侧的第一碳纤维织物层、碳纤维单向布层和第二碳纤维织物层的总宽度为1-1.5mm。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中一种碳纤维缠绕铝蜂窝芯圆管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1中铝蜂窝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内容,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详细描述。应当理解的是,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进行解释而并非限定。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碳纤维缠绕铝蜂窝芯圆管,其包括圆环状的铝蜂窝芯1,铝蜂窝芯1两侧分别自内向外依次设有第一碳纤维织物层2、碳纤维单向布层3和第二碳纤维织物层4。本圆管的结构包括铝蜂窝芯1和碳纤维,使得圆管的重量轻,结构稳定,性能优越,应用到大型相控雷达的转轴上时,能增加制件或设备仪器的运行时间,增加装备的快速机动性能。碳纤维织物层具有质量轻、耐久性强、耐酸碱、力学性能优越等特点,碳纤维单向布层3具有加固的作用,碳纤维单向布层3设在第一碳纤维织物层2和第二碳纤维织物层4中间,这能大大增强圆管的稳定性。本实施例中,铝蜂窝芯1内侧的第一碳纤维织物层2、碳纤维单向布层3和第二碳纤维织物层4的宽度比为:1:2:1。这样能较佳的保证圆管内层的性能。本实施例中,铝蜂窝芯1外侧的第一碳纤维织物层2、碳纤维单向布层3和第二碳纤维织物层4的宽度比为:1:2:2。这样能较佳的保证圆管外层的性能。本实施例中,铝蜂窝芯边长为3mm,高度为8-20mm,蜂窝为矩形。这样,铝蜂窝芯具有较佳的稳定性。本实施例中,铝蜂窝芯1内侧的第一碳纤维织物层2、碳纤维单向布层3和第二碳纤维织物层4的总宽度为1-1.5mm。圆管的制备过程为:先选用钢制材料进行制件的模具制备,钢模能够有效控制制件的形变情况;再选用碳纤维预浸料进行铺层,分别应用碳纤维织物预浸料和碳纤维单项布预浸料,铺层分内层和外层设计,贴近模具先铺上2层碳纤维织物预浸料,在进行碳纤维单向布预浸料铺层,层数为4层,然后再铺上2层碳纤维织物预浸料,这是为内层铺层设计,内层厚度在1mm至1.5mm区间,铺层的同时需要进行往返几次抽真空,防止层间出现孔隙率过大,孔隙率过大会减小承载强度。铝蜂窝芯选用5系铝箔的过拉伸芯材,边长为3mm,高度根据圆管缠绕直径需要相对定性,从8mm到20mm不等,铝蜂窝芯材为矩形,可以正常进行圆形弧度弯曲的。外层设计与铝蜂窝芯接触面铺设2层碳纤维织物预浸料,在铺上4层碳纤维单向布预浸料,然后再铺设4层碳纤维织物预浸料,同时也需要往返抽真空进行孔隙率控制。整个圆管铺层完成后,再一起进行抽真空固化成型,固化温度在120℃,需要恒温3个小时以上,正常自然冷却后卸模。根据制件设计厚度分切两端和车外圆,达到制件需要的尺寸。本实施例中,铝蜂窝芯1的内外侧均设有多个一体式连接的凸点,通过凸点的设置,使得第一碳纤维织物层2能稳定的连接在铝蜂窝芯1上。以上示意性的对本技术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碳纤维缠绕铝蜂窝芯圆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圆环状的铝蜂窝芯(1),铝蜂窝芯(1)两侧分别自内向外依次设有第一碳纤维织物层(2)、碳纤维单向布层(3)和第二碳纤维织物层(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纤维缠绕铝蜂窝芯圆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圆环状的铝蜂窝芯(1),铝蜂窝芯(1)两侧分别自内向外依次设有第一碳纤维织物层(2)、碳纤维单向布层(3)和第二碳纤维织物层(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纤维缠绕铝蜂窝芯圆管,其特征在于:铝蜂窝芯(1)内侧的第一碳纤维织物层(2)、碳纤维单向布层(3)和第二碳纤维织物层(4)的宽度比为:1: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碳纤维缠绕铝蜂窝芯圆管,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童哨林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芳鸿雅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