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侵检测方法、装置以及车辆控制系统、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21573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19:02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入侵检测方法、装置以及车辆控制系统、存储介质,涉及三维全景技术领域,其中的方法包括:数据源控制单元将源数据分别发送给被校验控制单元和校验控制单元;被校验控制单元使用加密算法对源数据进行加密处理,将第一加密数据发送给校验控制单元;校验控制单元将第一加密数据与第二加密数据进行比对,判断被校验控制单元是否出现异常;其中,校验控制单元使用加密算法对源数据进行加密处理,生成第二加密数据;本公开的方法、装置以及电子设备、存储介质,被用于加密的源数据的提供者为校验控制单元和被校验控制单元之外的第三方数据源控制单元,提高了入侵检测的准确性,降低了漏报率,加强了车辆的安全性。

Intrusion detection method, device, vehicle control system and storage mediu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入侵检测方法、装置以及车辆控制系统、存储介质
本公开涉及入侵检测
,尤其涉及一种入侵检测方法、装置以及车辆控制系统、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智能网联汽车成了目前汽车发展的必然方向。车联网以行驶中的车辆为信息感知对象,借助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实现车与X(即车与车、人、路、服务平台)之间的网络连接,提升车辆整体的智能驾驶水平,为用户提供安全、舒适、智能、高效的驾驶感受与交通服务,同时提高交通运行效率,提升社会交通服务的智能化水平。但是,汽车一旦联网,就存在了被入侵的可能,并且存在威胁驾乘人员安全的风险,汽车控制系统的防入侵机制就尤为重要。目前,对于车辆的防入侵方案多采用发送固定的密码或固定数据进行检测的方式实现,但是,如果密码或固定数据被获取,则无法有效识别是否出现入侵。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了本公开。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入侵检测方法、装置以及车辆控制系统、存储介质。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入侵检测方法,包括:数据源控制单元将源数据分别发送给被校验控制单元和校验控制单元;所述被校验控制单元使用加密算法对所述源数据进行加密处理,生成第一加密数据,并将所述第一加密数据发送给所述校验控制单元;所述校验控制单元将所述第一加密数据与第二加密数据进行比对,基于比对结果判断所述被校验控制单元是否出现异常;其中,所述校验控制单元使用所述加密算法对所述源数据进行加密处理,生成所述第二加密数据。可选地,配置控制单元配置至少一个所述数据源控制单元,并在所述数据源控制单元中配置源数据生成规则,以使所述数据源控制单元基于所述源数据生成规则动态生成所述源数据。可选地,所述配置控制单元配置至少一个所述被校验控制单元、至少一个所述校验控制单元,并在所述被校验控制单元和所述校验控制单元配置所述加密算法。可选地,所述配置控制单元基于校验指令选取所述数据源控制单元、所述被校验控制单元和所述校验控制单元,并向选取的所述数据源控制单元、所述被校验控制单元和所述校验控制单元分别发送校验执行指令。可选地,所述基于比对结果判断所述被校验控制单元是否出现异常包括:所述校验控制单元如果确定所述第一加密数据与第二加密数据不相同,则判断所述被校验控制单元出现异常。可选地,所述源数据包括:至少一种检测数据;所述加密算法包括:对称加密算法、非对称加密算法或自定义加密算法。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入侵检测装置,包括:数据源控制单元、被校验控制单元和校验控制单元;其中,所述数据源控制单元,用于将源数据分别发送给所述被校验控制单元和所述校验控制单元;所述被校验控制单元,用于使用加密算法对所述源数据进行加密处理,生成第一加密数据并将所述第一加密数据发送给所述校验控制单元;所述校验控制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加密数据与第二加密数据进行比对,基于比对结果判断所述被校验控制单元是否出现异常;其中,所述校验控制单元使用所述加密算法对所述源数据进行加密处理,生成所述第二加密数据。可选地,还包括:配置控制单元;其中,所述配置控制单元,用于配置至少一个所述数据源控制单元,并在所述数据源控制单元中配置源数据生成规则;所述数据源控制单元,用于基于所述源数据生成规则动态生成所述源数据。可选地,所述配置控制单元,还用于配置至少一个所述被校验控制单元、至少一个所述校验控制单元,并在所述被校验控制单元和所述校验控制单元配置所述加密算法。可选地,所述配置控制单元,还用于基于所述校验指令选取所述数据源控制单元、所述被校验控制单元和所述校验控制单元,并向选取的所述数据源控制单元、所述被校验控制单元和所述校验控制单元分别发送校验执行指令。可选地,所述校验控制单元,用于如果确定所述第一加密数据与第二加密数据不相同,则判断所述被校验控制单元出现异常。根据本公开的又一方面,提供一种车辆控制系统,包括:如上所述的入侵检测装置。根据本公开的再一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执行上述的方法。基于本公开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入侵检测方法、装置以及车辆控制系统、存储介质,被用于加密的源数据的提供者为校验控制单元和被校验控制单元之外的第三方数据源控制单元,源数据是校验控制单元和被校验控制单元不可预知的数据,提高了入侵检测的准确性,降低了漏报率,加强了车辆的安全性。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通过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公开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以及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公开实施例的进一步的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公开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或步骤。图1为本公开的入侵检测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图2为本公开的入侵检测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入侵检测应用示意图;图3为本公开的入侵检测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公开的入侵检测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考附图详细地描述根据本公开的示例实施例。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本公开的全部实施例,应理解,本公开不受这里描述的示例实施例的限制。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公开的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公开实施例中的“第一”、“第二”等术语仅用于区别不同步骤、设备或模块等,既不代表任何特定技术含义,也不表示它们之间的必然逻辑顺序。还应理解,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多个”可以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至少一个”可以指一个、两个或两个以上。还应理解,对于本公开实施例中提及的任一部件、数据或结构,在没有明确限定或者在前后文给出相反启示的情况下,一般可以理解为一个或多个。另外,本公开中术语“和/或”,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公开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还应理解,本公开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着重强调各个实施例之间的不同之处,其相同或相似之处可以相互参考,为了简洁,不再一一赘述。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公开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入侵检测方法,包括:/n数据源控制单元将源数据分别发送给被校验控制单元和校验控制单元;/n所述被校验控制单元使用加密算法对所述源数据进行加密处理,生成第一加密数据,并将所述第一加密数据发送给所述校验控制单元;/n所述校验控制单元将所述第一加密数据与第二加密数据进行比对,基于比对结果判断所述被校验控制单元是否出现异常;其中,所述校验控制单元使用所述加密算法对所述源数据进行加密处理,生成所述第二加密数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入侵检测方法,包括:
数据源控制单元将源数据分别发送给被校验控制单元和校验控制单元;
所述被校验控制单元使用加密算法对所述源数据进行加密处理,生成第一加密数据,并将所述第一加密数据发送给所述校验控制单元;
所述校验控制单元将所述第一加密数据与第二加密数据进行比对,基于比对结果判断所述被校验控制单元是否出现异常;其中,所述校验控制单元使用所述加密算法对所述源数据进行加密处理,生成所述第二加密数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配置控制单元配置至少一个所述数据源控制单元,并在所述数据源控制单元中配置源数据生成规则,以使所述数据源控制单元基于所述源数据生成规则动态生成所述源数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所述配置控制单元配置至少一个所述被校验控制单元、至少一个所述校验控制单元,并在所述被校验控制单元和所述校验控制单元配置所述加密算法。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所述配置控制单元基于校验指令选取所述数据源控制单元、所述被校验控制单元和所述校验控制单元,并向选取的所述数据源控制单元、所述被校验控制单元和所述校验控制单元分别发送校验执行指令。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基于比对结果判断所述被校验控制单元是否出现异常包括:
所述校验控制单元如果确定所述第一加密数据与第二加密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启佳
申请(专利权)人:智车优行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