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颗粒挤出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1554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18: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颗粒挤出机,包括挤出架、驱动电机、挤出螺杆、挤出套筒、上支撑板、下支撑板、接料漏斗、进料料道、挤出铜嘴、预热加热丝和二次加热丝,接料漏斗位于上支撑板与下支撑板之间,挤出套筒位于下支撑板的下方,挤出螺杆插入在挤出套筒中,驱动电机的固定端连接在上支撑板的上表面,驱动电机的活动端贯穿上支撑板后与挤出螺杆的上端连接,挤出铜嘴固定在挤出套筒的底部,预热加热丝缠绕在挤出套筒的上端,二次加热丝缠绕在挤出套筒的下端。该颗粒挤出机能够将颗粒状的材料先后经过预加热与二次加热得到热熔状的材料,满足后续材料成型的需求,结构紧凑,制作简单。

A particle extrud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颗粒挤出机
本技术涉及3D打印设备的
,尤其涉及一种颗粒挤出机。
技术介绍
3D打印机又称三维打印机(3DP),是一种累积制造技术,即快速成形技术的一种机器,它是一种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特殊蜡材、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打印一层层的粘合材料来制造三维的物体。现阶段三维打印机被用来制造产品。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3D打印机的原理是把数据和原料放进3D打印机中,机器会按照程序把产品一层层造出来。而目前,原料材料需要使用颗粒状的形态进行运输和储存,现有的3D打印机所采用的挤出机构不但过于复杂,而且对于将颗粒状的材料热熔这方面处理的不成熟,导致后续有细小的颗粒存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颗粒挤出机,该颗粒挤出机能够将颗粒状的材料先后经过预加热与二次加热得到热熔状的材料,满足后续材料成型的需求,结构紧凑,制作简单。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颗粒挤出机,包括挤出架、驱动电机、挤出螺杆、挤出套筒、上支撑板、下支撑板、接料漏斗、进料料道、挤出铜嘴、预热加热丝和二次加热丝,所述上支撑板固定安装在所述挤出架的上端,所述下支撑板固定安装在所述挤出架的下端,所述接料漏斗位于所述上支撑板与所述下支撑板之间,所述接料漏斗与所述下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挤出套筒位于所述下支撑板的下方,所述挤出套筒的上端与所述下支撑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挤出螺杆插入在所述挤出套筒中,所述驱动电机的固定端连接在所述上支撑板的上表面,所述驱动电机的活动端贯穿所述上支撑板后与所述挤出螺杆的上端连接,所述挤出架的后端设置有进料口,所述进料料道的下端穿过所述进料口后连接在所述接料漏斗上,所述进料料道的上端倾斜向上,所述挤出铜嘴固定在所述挤出套筒的底部,所述预热加热丝缠绕在所述挤出套筒的上端,所述二次加热丝缠绕在所述挤出套筒的下端。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包括减速机,所述减速机固定在所述上支撑板的上表面,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在所述减速机的上端,所述减速机的一端与所述驱动电机的活动端连接,所述减速机的另外一端与所述挤出螺杆连接。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包括联轴器,所述联轴器,所述联轴器位于所述上支撑板与所述下支撑板之间,所述联轴器的上端与所述减速机连接,所述联轴器的下端与所述挤出螺杆连接。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上支撑板的两侧均设置有上螺孔和上螺丝,所述挤出架的两侧设置有上通孔,所述上螺丝贯穿所述上通孔后与所述上螺孔螺纹连接。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下支撑板的两侧均设置有下螺孔和下螺丝,所述挤出架的两侧设置有下通孔,所述下螺丝贯穿所述下通孔后与所述下螺孔螺纹连接。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预热加热丝的工作电压为220V,所述预热加热丝的工作功率为350W。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二次加热丝的工作电压为220V,所述二次加热丝的工作功率为400W。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提供一种颗粒挤出机,该颗粒挤出机能够将颗粒状的材料先后经过预加热与二次加热得到热熔状的材料,满足后续材料成型的需求,结构紧凑,制作简单。附图说明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为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颗粒挤出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颗粒挤出机的剖视图。图1至图2中:1、挤出架;2、驱动电机;3、挤出螺杆;4、挤出套筒;5、上支撑板;6、下支撑板;7、接料漏斗;8、进料料道;9、挤出铜嘴;10、预热加热丝;11、二次加热丝;12、进料口;13、减速机;14、联轴器;15、上通孔;16、下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图1至图2所示,于本实施例中,一种颗粒挤出机,包括挤出架1、驱动电机2、挤出螺杆3、挤出套筒4、上支撑板5、下支撑板6、接料漏斗7、进料料道8、挤出铜嘴9、预热加热丝10和二次加热丝11,所述上支撑板5固定安装在所述挤出架1的上端,所述下支撑板6固定安装在所述挤出架1的下端,所述接料漏斗7位于所述上支撑板5与所述下支撑板6之间,所述接料漏斗7与所述下支撑板6固定连接,所述挤出套筒4位于所述下支撑板6的下方,所述挤出套筒4的上端与所述下支撑板6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挤出螺杆3插入在所述挤出套筒4中,所述驱动电机2的固定端连接在所述上支撑板5的上表面,所述驱动电机2的活动端贯穿所述上支撑板5后与所述挤出螺杆3的上端连接,所述挤出架1的后端设置有进料口12,所述进料料道8的下端穿过所述进料口12后连接在所述接料漏斗7上,所述进料料道8的上端倾斜向上,所述挤出铜嘴9固定在所述挤出套筒4的底部,所述预热加热丝10缠绕在所述挤出套筒4的上端,所述二次加热丝11缠绕在所述挤出套筒4的下端。颗粒状的物料从所述进料料道8的上端倒入,颗粒状的物料沿着所述进料料道8经过所述进料口12后落到所述接料漏斗7中,所述驱动电机2开始启动,所述挤出螺杆3在所述驱动电机2提供动力来源的作用下开始作旋转运动,位于所述接料漏斗7中的颗粒状物料在所述挤出螺杆3上的螺纹带动下开始沿着所述挤出套筒4从上往下移动,所述预热加热丝10与所述二次加热丝11均开始工作,在缠绕的作用下,对所述挤出套筒4的上端和所述挤出套筒4的下端分别加热至不同的温度,保证材料的颗粒状全部转化成热熔状,最后熔化后的材料从所述挤出铜嘴9排出。于本实施例中,包括减速机13,所述减速机13固定在所述上支撑板5的上表面,所述驱动电机2固定在所述减速机13的上端,所述减速机13的一端与所述驱动电机2的活动端连接,所述减速机13的另外一端与所述挤出螺杆3连接。所述减速机13能够将所述驱动电机2所输出的动力转速降低,使得转速符合所述挤出螺杆3的转动需要。于本实施例中,包括联轴器14,所述联轴器14,所述联轴器14位于所述上支撑板5与所述下支撑板6之间,所述联轴器14的上端与所述减速机13连接,所述联轴器14的下端与所述挤出螺杆3连接。所述联轴器14在所述驱动电机2输出动力后,把所述减速机13的输出端与所述挤出螺杆3连接起来,作为安全装置来防止两端承受过大的载荷而损坏。于本实施例中,所述上支撑板5的两侧均设置有上螺孔和上螺丝,所述挤出架1的两侧设置有上通孔15,所述上螺丝贯穿所述上通孔15后与所述上螺孔螺纹连接。所述下支撑板6的两侧均设置有下螺孔和下螺丝,所述挤出架1的两侧设置有下通孔16,所述下螺丝贯穿所述下通孔16后与所述下螺孔螺纹连接。所述上螺丝与所述下螺丝分别将所述上支撑板5与所述下支撑板6固定在所述挤出架1上,保证了整体结构的稳定性,以及其他零部件的固定作用。于本实施例中,所述预热加热丝10的工作电压为220V,所述预热加热丝10的工作功率为350W;所述二次加热丝11的工作电压为220V,所述二次加热丝11的工作功率为400W。所述预热加热丝10的温度控制在低于所述二次加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颗粒挤出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挤出架、驱动电机、挤出螺杆、挤出套筒、上支撑板、下支撑板、接料漏斗、进料料道、挤出铜嘴、预热加热丝和二次加热丝,所述上支撑板固定安装在所述挤出架的上端,所述下支撑板固定安装在所述挤出架的下端,所述接料漏斗位于所述上支撑板与所述下支撑板之间,所述接料漏斗与所述下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挤出套筒位于所述下支撑板的下方,所述挤出套筒的上端与所述下支撑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挤出螺杆插入在所述挤出套筒中,所述驱动电机的固定端连接在所述上支撑板的上表面,所述驱动电机的活动端贯穿所述上支撑板后与所述挤出螺杆的上端连接,所述挤出架的后端设置有进料口,所述进料料道的下端穿过所述进料口后连接在所述接料漏斗上,所述进料料道的上端倾斜向上,所述挤出铜嘴固定在所述挤出套筒的底部,所述预热加热丝缠绕在所述挤出套筒的上端,所述二次加热丝缠绕在所述挤出套筒的下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颗粒挤出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挤出架、驱动电机、挤出螺杆、挤出套筒、上支撑板、下支撑板、接料漏斗、进料料道、挤出铜嘴、预热加热丝和二次加热丝,所述上支撑板固定安装在所述挤出架的上端,所述下支撑板固定安装在所述挤出架的下端,所述接料漏斗位于所述上支撑板与所述下支撑板之间,所述接料漏斗与所述下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挤出套筒位于所述下支撑板的下方,所述挤出套筒的上端与所述下支撑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挤出螺杆插入在所述挤出套筒中,所述驱动电机的固定端连接在所述上支撑板的上表面,所述驱动电机的活动端贯穿所述上支撑板后与所述挤出螺杆的上端连接,所述挤出架的后端设置有进料口,所述进料料道的下端穿过所述进料口后连接在所述接料漏斗上,所述进料料道的上端倾斜向上,所述挤出铜嘴固定在所述挤出套筒的底部,所述预热加热丝缠绕在所述挤出套筒的上端,所述二次加热丝缠绕在所述挤出套筒的下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颗粒挤出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减速机,所述减速机固定在所述上支撑板的上表面,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在所述减速机的上端,所述减速机的一端与所述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德华冯博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佰韧五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