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调整电源电路输出电压的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21452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18: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调整电源电路输出电压的装置及方法,反馈电路的第二电阻为阻值可变电阻,电流检测器检测负载转换器的输出电流,并传输至控制器;控制器根据输出电流计算输出电压节点与负载之间的压降,基于该压降调节第二电阻阻值以调整输出电压节点处的输出电压。本发明专利技术预测输出电压在铜箔上的压降,以此压降调节反馈电阻的方式补足此铜箔路径的电压降,不再将反馈路径拉至负载端,以此方式减少反馈路径受干扰的可能性与减少导线的连接空间。

A device and method for adjusting the output voltage of power circu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调整电源电路输出电压的装置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压调节领域,具体涉及电源电路的输出电压调整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一个典型的电能处理系统的功能主要分成电力转换器、开关驱动器以及控制器三个部分。其他还有滤波电路、反馈电路及保护电路等。现今服务器的主板上电源架构主要为BuckConverter(降压式转换器),其由控制器、电力转换器、开关驱动电路以及反馈、滤波等电路组成一个完整的电源电路。目前POL(pointofload)converter负载转换器在实际应用上为单点反馈输出电压后与BuckConverter(降压式转换器)内部的参考电位做比较,进而以负反馈的方式将POL(pointofload)converter负载转换器输出指定电压。若负载电压准位容忍范围较严苛,在应用上会将反馈电压的位置连接至负载点上,藉此满足负载电压准位在容忍范围内,因此势必会需要一条线去连接负载与负载转换器,增加一条导线的空间;另外此导线必须确定反馈的电压准确,须尽量减少通过高噪声区域以避免反馈电压受到干扰,难免会造成空间上的浪费与走线的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调整电源电路输出电压的装置及方法,基于侦测输出电流回推铜箔压降的方式去控制反馈电阻,既能满足输出电压的稳定需求,也能减少受干扰与节省导线拉回负载赚赚钱的空间。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调整电源电路输出电压的装置,包括负载转换器,负载转换器的输出电压节点连接负载和反馈电路,反馈电路包括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第一电阻一端连接输出电压节点,另一端连接第二电阻一端,第二电阻另一端接地,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之间的节点连接负载转换器的反馈端;第二电阻为阻值可变电阻;还包括电流检测器和控制器;所述电流检测器与控制器电连接,检测负载转换器的输出电流,并传输至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根据输出电流计算输出电压节点与负载之间的压降,基于该压降调节第二电阻阻值以调整输出电压节点处的输出电压。进一步地,第二电阻包括若干相互并联的定值电阻,除其中一个为固定定值电阻外,其他定值电阻各自串联一电子开关,各个电子开关均与控制器电连接。进一步地,电流检测器为霍尔传感器,连接在输出电压节点与负载之间的线路上。进一步地,电流检测器为检测负载转换器外部输出电感的跨压的电压传感器,电压传感器所检测电压值传输至控制器,控制器转换为输出电流值。进一步地,控制器连接至后台处理端,将所接收的负载转换器输出电流传输至后台处理端,后台处理端根据输出电流,通过仿真印刷电路板上对应铺铜面积,仿真出计算输出电压节点与负载之间的压降。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还包括一种调整电源电路输出电压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检测负载转换器的输出电流;根据所检测输出电流计算负载转换器的输出电压节点与负载之间的压降;根据所计算压降调节第二电阻阻值以调整输出电压节点处的输出电压。进一步地,第二电阻包括若干相互并联的定值电阻,除其中一个固定定值电阻外,其他定值电阻各自串联一电子开关;所述调节第二电阻阻值为关闭相应电子开关。进一步地,第二电阻的阻值根据以下公式调节:其中,R1是第一电阻阻值,R2第二电阻调节后阻值,VOS是负载转换器输出电压节点处原电压值,VOJ是负载转换器输出电压节点与负载之间的压降,Vref是负载转换器参考电压。进一步地,检测负载转换器的输出电流,具体为:通过霍尔传感器检测负载转换器的输出电压节点与负载之间线路上的电流;或,通过电压传感器检测负载转换器外部输出电感的跨压,将该跨压转换为输出电流。进一步地,根据所检测输出电流计算负载转换器的输出电压节点与负载之间的压降,具体为:将负载转换器输出电流传输至后台处理端,后台处理端根据输出电流,通过仿真印刷电路板上对应铺铜面积,仿真出计算输出电压节点与负载之间的压降。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调整电源电路输出电压的装置及方法,预测输出电压在铜箔上的压降,以此压降调节反馈电阻的方式补足此铜箔路径的电压降,不再将反馈路径拉至负载端,以此方式减少反馈路径受干扰的可能性与减少导线的连接空间。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一结构原理示意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一反馈电路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二方法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阐述,以下实施例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解释,而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方式。实施例一目前电源电路输出电压的装置主要为Buck电源电路,包括负载转换器1,负载转换器1是指将电源供应器的电源输出端输出的供电电压转换为负载4所需的供电电压的设备,如直流转换器(DC/DC转换器)。负载转换器1的输出电压节点2连接负载4和反馈电路,反馈电路包括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第一电阻R1一端连接输出电压节点2,另一端连接第二电阻R2一端,第二电阻R2另一端接地,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之间的节点连接负载转换器1的反馈端。这是以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之间单点反馈输出电压与内部参考电压做比较,进而以负反馈的方式输出指定电压。因输出电压节点2到负载4间有一段距离间隔,使得两者间有一个电压降在铜箔上,若负载4电压准位(指实际达到负载4处的电压)容忍范围较严苛,就会为了克服压降这一问题,而将反馈路径连接至负载4端,但这样会需要一条线去连接负载4与负载转换器1,增加导线空间,且为确保反馈电压准确,必须尽量减少通过高噪音区域以免反馈电压受干扰,这实施起来并不方便,且效果不理想。如图1所示,因此,在以上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的调整电源电路输出电压的装置,将第二电阻R2设置为阻值可变的电阻,并设置电流检测器3和控制器5。基于得知的输出电流,计算输出电压节点2与负载4之间的压降后,决定第二电阻R2阻值,以调整输出电压节点2处的电压。不再将反馈路径拉至负载4端,以此方式减少反馈路径受干扰的可能性与减少此导线的连接空间。其中,电流检测器3与控制器5电连接,检测负载转换器1的输出电流,并传输至控制器5;控制器5根据输出电流计算输出电压节点2与负载4之间的压降,基于该压降调节第二电阻阻值以调整输出电压节点2处的输出电压。如图2所示,具体地,第二电阻R2包括若干相互并联的定值电阻,除其中一个固定定值电阻外,其他定值电阻各自串联一电子开关SW,各个电子开关SW均与控制器5电连接,即计算出第二电阻R2阻值后,决定并联上多少电阻值并以此控制电子开关动作。需要说明的是,设计人员在提前测试压降范围,设计合适的并联电阻,实际运行时,可提供并联方案预存供控制器5调取,也可通过算法演算以并联合适阻值。本方案的电阻调节方式操作简单灵活,相较于滑动电阻等方式,更容易调节至接近数值。本实施例中,电流检测器3可选用霍尔传感器,连接在输出电压节点2与负载4之间的线路上,以检测输出电流。也可以采用检测负载转换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调整电源电路输出电压的装置,包括负载转换器,负载转换器的输出电压节点连接负载和反馈电路,反馈电路包括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第一电阻一端连接输出电压节点,另一端连接第二电阻一端,第二电阻另一端接地,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之间的节点连接负载转换器的反馈端;其特征在于,第二电阻为阻值可变电阻;/n还包括电流检测器和控制器;/n所述电流检测器与控制器电连接,检测负载转换器的输出电流,并传输至控制器;/n所述控制器根据输出电流计算输出电压节点与负载之间的压降,基于该压降调节第二电阻阻值以调整输出电压节点处的输出电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调整电源电路输出电压的装置,包括负载转换器,负载转换器的输出电压节点连接负载和反馈电路,反馈电路包括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第一电阻一端连接输出电压节点,另一端连接第二电阻一端,第二电阻另一端接地,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之间的节点连接负载转换器的反馈端;其特征在于,第二电阻为阻值可变电阻;
还包括电流检测器和控制器;
所述电流检测器与控制器电连接,检测负载转换器的输出电流,并传输至控制器;
所述控制器根据输出电流计算输出电压节点与负载之间的压降,基于该压降调节第二电阻阻值以调整输出电压节点处的输出电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整电源电路输出电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电阻包括若干相互并联的定值电阻,除其中一个为固定定值电阻外,其他定值电阻各自串联一电子开关,各个电子开关均与控制器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调整电源电路输出电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电流检测器为霍尔传感器,连接在输出电压节点与负载之间的线路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调整电源电路输出电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电流检测器为检测负载转换器外部输出电感的跨压的电压传感器,电压传感器所检测电压值传输至控制器,控制器转换为输出电流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调整电源电路输出电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控制器连接至后台处理端,将所接收的负载转换器输出电流传输至后台处理端,后台处理端根据输出电流,通过仿真印刷电路板上对应铺铜面积,仿真出计算输出电压节点与负载之间的压降。


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修逢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