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公路桥梁可再生混凝土搅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213825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18: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公路桥梁可再生混凝土搅拌装置,包括机体、位于机体顶部的进料口以及位于机体底部的出料口,所述机体的内部转动连接有顶端延伸至所述机体外部的第一搅拌轴,所述第一搅拌轴的下部固定连接有框架与所述机体的内壁贴合的搅拌框,所述搅拌框上转动连接有长度方向与所述搅拌框的高度方向一致的第二搅拌轴,所述第二搅拌轴位于所述第一搅拌轴的两侧,所述第二搅拌轴上固定连接有搅拌叶,所述第二搅拌轴的顶部以及所述机体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机体顶部的内壁上的齿圈以及套设固定在第二搅拌轴的顶部并与齿圈啮合的齿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提高搅拌装置搅拌效果的作用。

A renewable concrete mixing device for Highway Bridg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公路桥梁可再生混凝土搅拌装置
本技术涉及搅拌机械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公路桥梁可再生混凝土搅拌装置。
技术介绍
混凝土是由胶凝材料将骨料胶结成整体的工程复合材料的统称。混凝土通常是指用水泥作胶凝材料,以砂、石作为骨料,与水或其他外加剂和掺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而得的水泥混凝土,也称普通混凝土,它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用于搅拌缓凝土的仪器称为混凝土搅拌装置。混凝土搅拌装置是一种通过高速旋转的搅拌叶片将多种原料进行搅拌混合,使之成为一种适宜稠度的混合料的机器。混凝土搅拌装置能够满足不同性能要求的砂浆、物料和粘合剂的生产需要,并且具有占地小、投资少、见效快、操作简单等诸多优点。因此,混凝土搅拌装置广泛应用于建筑行业、化工行业、科研领域、质检部门等。目前,公告号为CN108127789A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建筑混凝土搅拌装置,包括支架、搅拌缸、支撑台、液压缸和搅拌机构,搅拌缸设置在支架下方,搅拌缸两端通过连接轴固定连接在支架上,搅拌缸与连接轴转动连接,支撑台设置在支架顶端,支撑台中间设置有搅拌机构可穿过的穿孔,支撑台上还设置有液压缸,液压缸的液压柱支撑搅拌机构;搅拌机构包括固定台、转动圆盘、搅拌轴和搅拌桨,固定台水平固定设置在液压柱顶端,转动圆盘设置在固定台下表面,转动圆盘上端连接传动轴,转动圆盘下端固定连接搅拌轴,搅拌轴为可伸缩轴,搅拌桨设在搅拌轴上。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用于搅拌物料的组件为搅拌桨,仅使用搅拌桨进行物料搅拌,搅拌效率较低,容易导致物料之间混合不均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公路桥梁可再生混凝土搅拌装置,其具有提高搅拌装置搅拌效果的作用。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公路桥梁可再生混凝土搅拌装置,包括机体、位于机体顶部的进料口以及位于机体底部的出料口,所述机体的内部转动连接有顶端延伸至所述机体外部的第一搅拌轴,所述第一搅拌轴的下部固定连接有框架与所述机体的内壁贴合的搅拌框,所述搅拌框上转动连接有长度方向与所述搅拌框的高度方向一致的第二搅拌轴,所述第二搅拌轴位于所述第一搅拌轴的两侧,所述第二搅拌轴上固定连接有搅拌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搅拌轴带动搅拌框转动,由于搅拌框与机体的内壁贴合,搅拌框在转动的过程中将粘连在机体内壁上的混凝土刮除,以此避免混凝土的浪费;由于第二搅拌轴转动连接在搅拌框上,当搅拌框转动时,第二搅拌轴跟随搅拌框转动,从而带动搅拌叶转动;搅拌框辅以搅拌叶的搅拌方式有利于消除搅拌死角,从而提高混凝土搅拌的均匀度,以此提高搅拌装置的搅拌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搅拌轴的顶部以及所述机体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传动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传动组件,使第二搅拌轴在随搅拌框公转的同时实现自转,从而提高搅拌叶对混凝土搅拌的均匀度,以此提高搅拌装置的搅拌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机体顶部的内壁上的齿圈以及套设固定在第二搅拌轴的顶部并与齿圈啮合的齿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搅拌框带动第二搅拌轴转动时,与第二搅拌轴固定连接的齿轮沿齿圈转动,转动的齿轮带动第二搅拌轴自转,以此使得搅拌叶在随搅拌框公转的同时自转,从而提高搅拌叶对混凝土搅拌的均匀度,以此提高搅拌装置的搅拌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体以及所述第一搅拌轴上设置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机体上的驱动电机以及分别套设连接在驱动电机的驱动轴以及第一搅拌轴上的皮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驱动电机,驱动电机上的驱动轴带动皮带转动,皮带带动第一搅拌轴转动,采用皮带传动的方式有利于吸收驱动电机运行时的震动,以此提高第一搅拌轴转动时的平稳性,减少搅拌混凝土的过程中产生的噪音。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第一搅拌轴沿所述支撑架的厚度方向将其贯穿,所述第一搅拌轴的周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与所述支撑架的上表面接触的限位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第一搅拌轴垂直于水平面设置,在机体的顶部固定支撑架,且在第一搅拌轴的周侧壁上固定限位块,限位块在随第一搅拌轴旋转的过程中为第一搅拌轴限位,避免第一搅拌轴受自身以及搅拌框等零部件的重力作用而下坠,从而提高第一搅拌轴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搅拌框与所述机体内壁相贴合的框架的截面为三角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搅拌框与机体内壁相贴合的两个框架的截面设置为三角形,从而减小搅拌框的端部与机体内壁的接触面积,端部尖锐的搅拌框有利于提高刮除粘壁混凝土的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搅拌叶为螺旋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搅拌叶设置为螺旋形,在搅拌混凝土的过程中,螺旋形的设计有利于将混凝土上扬,从而避免混凝土沉积在机体的底部而影响搅拌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体的壁厚内嵌合有一层隔热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机体的壁厚内嵌合隔热层,有利于延缓机体内部热量散失的速度,从而达到良好的机体保温效果。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搅拌框辅以搅拌叶的搅拌方式有利于消除搅拌死角,从而提高混凝土搅拌的均匀度,以此提高搅拌装置的搅拌效果;2.传动组件的设置使第二搅拌轴在随搅拌框公转的同时实现自转,从而提高搅拌叶对混凝土搅拌的均匀度,以此提高搅拌装置的搅拌效果;3.采用皮带传动的方式有利于吸收驱动电机运行时的震动,以此提高第一搅拌轴转动时的平稳性,减少搅拌混凝土的过程中产生的噪音。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施例的半剖结构示意图。图中:1、机体;11、进料口;12、出料口;13、支撑架;14、隔热层;2、第一搅拌轴;21、限位块;3、搅拌框;4、第二搅拌轴;41、搅拌叶;5、传动组件;51、齿圈;52、齿轮;6、驱动组件;61、驱动电机;62、皮带。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公路桥梁可再生混凝土搅拌装置,包括机体1。机体1上开设有进料口11与出料口12。进料口11位于机体1的顶部,用于进料;出料口12位于机体1的底部,用于将搅拌均匀的混凝土排出机体1。参照图2,机体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一搅拌轴2,第一搅拌轴2位于机体1的中心,垂直于水平面设置,且第一搅拌轴2的顶端延伸至机体1的外部。机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架13,支撑架13截面为L形,第一搅拌轴2的顶部沿支撑架13的厚度方向将其贯穿,且第一搅拌轴2的周侧壁上固定连接有限位块21,限位块21为长方形块状结构,位于支撑架13的上方,且限位块21的下表面与支撑架13的上表面接触。由于第一搅拌轴2垂直于水平面设置,在机体1的顶部固定支撑架13,且在第一搅拌轴2的周侧壁上固定限位块21,限位块21在随第一搅拌轴2旋转的过程中为第一搅拌轴2限位,避免第一搅拌轴2受自身重力作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公路桥梁可再生混凝土搅拌装置,包括机体(1)、位于机体(1)顶部的进料口(11)以及位于机体(1)底部的出料口(12),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顶端延伸至所述机体(1)外部的第一搅拌轴(2),所述第一搅拌轴(2)的下部固定连接有框架与所述机体(1)的内壁贴合的搅拌框(3),所述搅拌框(3)上转动连接有长度方向与所述搅拌框(3)的高度方向一致的第二搅拌轴(4),所述第二搅拌轴(4)位于所述第一搅拌轴(2)的两侧,所述第二搅拌轴(4)上固定连接有搅拌叶(4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公路桥梁可再生混凝土搅拌装置,包括机体(1)、位于机体(1)顶部的进料口(11)以及位于机体(1)底部的出料口(12),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顶端延伸至所述机体(1)外部的第一搅拌轴(2),所述第一搅拌轴(2)的下部固定连接有框架与所述机体(1)的内壁贴合的搅拌框(3),所述搅拌框(3)上转动连接有长度方向与所述搅拌框(3)的高度方向一致的第二搅拌轴(4),所述第二搅拌轴(4)位于所述第一搅拌轴(2)的两侧,所述第二搅拌轴(4)上固定连接有搅拌叶(4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路桥梁可再生混凝土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搅拌轴(4)的顶部以及所述机体(1)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传动组件(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公路桥梁可再生混凝土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5)包括固定连接在机体(1)顶部的内壁上的齿圈(51)以及套设固定在第二搅拌轴(4)的顶部并与齿圈(51)啮合的齿轮(5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路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道强徐娟胡旭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建开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