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高镍正极极片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技术

技术编号:24213267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17: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锂离子电池高镍正极极片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高镍正极极片,通过采用两种粒径的包覆改性高镍正极材料作为正极活性材料,所述两种粒径的包覆改性高镍正极材料的平均粒径的差值为5‑17μm;且所述导电剂为长径比大的长程导电材料。各组分协同作用,能够有效地改善高镍正极极片的压实密度低及循环寿命差问题,在保证高镍正极极片的高压实密度的前提下,同时提升了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提升锂离子电池的综合性能。

High nickel positive electrode of lithium-ion battery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lithium-ion batte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锂离子电池高镍正极极片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
本专利技术涉及了锂离子电池
,特别是涉及了锂离子电池高镍正极极片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
技术介绍
国家工信部等四部委于2017年3月联合发布了《促进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发展行动方案》,要求到2020年,锂离子动力电池单体能量密度达到300Wh/kg;以现有的材料体系已经无法满足未来发展的需求,所以必须要发展高能量密度的正负极材料,同时将电极片的压实密度提升。高镍正极材料主要指Ni含量≥0.80的LiNixCoyMnzO2或LiNixCoyAlzO2的NCM或NCA三元正极材料,相对常规的NCM333、523、622材料其具有更高的克容量(195~215mAh/g),用与之相匹配的高容量硅基负极制作的电池能量密度理论上可以达到300Wh/kg以上。但是,在实际应用中,高镍正极极片压实密度普遍偏低,通常在3.4-3.5g/cm3之间,限制了能量密度的进一步提高、加工性能差。而且高镍正极极片上高镍正极材料与电解液直接接触,它们之间易发生副反应会引起高镍正极材料化学性质的恶化,导致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锂离子电池高镍正极极片,包括正极集流体以及涂覆在所述正极集流体表面的正极材料层,所述正极材料层包括正极活性材料和导电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活性材料由两种粒径的包覆改性高镍正极材料构成;所述两种粒径的包覆改性高镍正极材料的平均粒径的差值为5-17μm;所述导电剂为长径比大的长程导电材料。/n

【技术特征摘要】
1.锂离子电池高镍正极极片,包括正极集流体以及涂覆在所述正极集流体表面的正极材料层,所述正极材料层包括正极活性材料和导电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活性材料由两种粒径的包覆改性高镍正极材料构成;所述两种粒径的包覆改性高镍正极材料的平均粒径的差值为5-17μm;所述导电剂为长径比大的长程导电材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高镍正极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改性高镍正极材料包括高镍正极材料和形成在所述高镍正极材料颗粒表面的包覆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高镍正极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种粒径的包覆改性高镍正极材料由平均粒径D50为13-20μm的包覆改性高镍正极材料A和平均粒径D50为3-8μm的包覆改性高镍正极材料B构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锂离子电池高镍正极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改性高镍正极材料A和包覆改性高镍正极材料B的质量比为(7-8):(2-3)。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高镍正极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剂为碳纳米纤维、碳纳米管中的至少一种。


6.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庆生易先文郭可可田方方宋华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比克动力电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