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安全高压单芯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12041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17: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智能安全高压单芯电缆,包括导体线芯,导体线芯的内部沿着轴线中空设有散热通道,导体线芯的外表面由内至外一次设有绝缘层、金属屏蔽层、纵向阻水缓冲层、防腐层、护套层,防腐层与护套层之间设有一组撕开线;导体线芯分为多段,多段导体线芯之间首尾依次通过保险端子电连接,每段导体线芯均由多根规格相同的导线和一根空心无缝钢管绞合形成,且多段无缝钢管的内部首尾依次连接形成散热通道。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散热通道可辅助热量散发,尤其是局部温度过高时可快速散热以降温,多段导体线芯通过保险端子电连接,在温度超过设定温度阈值时自动断开,并在温度降低至设定温度阈值时自动恢复,安全性能非常高,双重保护,延长其使用寿命。

An intelligent safety high voltage single core ca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安全高压单芯电缆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电缆
,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安全高压单芯电缆。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越来越大,用电负荷越来越高,供电的安全要求越来越重要。城市供电线路越来越密、越来越复杂,同时因城市市容需要,要求尽可能美观,尽量不采用架空线路,尽可能地采用电缆入地。由于高压电缆在通电时不可避免的要产生大量的热量,而地下通常空气流通较差,散热较差,导致高压单芯电缆温度长期维持在较高温度,加速了电缆的老化,尤其是局部温度超过安全温度,容易引发安全事故。现有的高压单芯电缆,大部分已经无法满足实际使用时的安全性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智能安全高压单芯电缆。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智能安全高压单芯电缆,包括导体线芯,所述导体线芯的内部沿着轴线中空设有散热通道,所述导体线芯的外表面包覆有体积电阻率不小于1016Ω·cm的绝缘层,所述绝缘层的外表面包覆有金属屏蔽层,所述金属屏蔽层的外表面设有纵向阻水缓冲层,所述纵向阻水缓冲层的外表面设有防腐层,所述防腐层的外表面设有护套层,所述防腐层与所述护套层之间设有一组撕开线;所述导体线芯分为多段,多段所述导体线芯之间首尾依次通过保险端子电连接,且所述保险端子位于所述散热通道内壁,每段所述导体线芯均由一根空心无缝钢管以及绞合于所述空心无缝钢管表面的多根规格相同的导线组成,且多段所述无缝钢管的内部首尾依次连接形成所述散热通道。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智能安全高压单芯电缆,通过在所述导体线芯的内部设置散热通道,可以辅助所述导体线芯工作时产生的热量散发,尤其是局部温度过高时可以快速散热以降低局部温度,并且将所述导体线芯设置为多段,并通过保险端子电连接,可以在导体线芯温度超过设定温度阈值时自动断开,并在温度降低至设定温度阈值时自动恢复,安全性能非常高,双重保护,延长其使用寿命,同时通过设置撕开线可以轻易撕开端部护套层,方便电缆连接。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进一步:所述金属屏蔽层与所述纵向阻水缓冲层之间设有耐热层。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所述金属屏蔽层与所述纵向阻水缓冲层之间设置所述耐热层,可以进一步增强整个高压单芯电缆的耐热性能,能满足高压单芯电缆正常使用时的温升要求,提高了高压单芯电缆使用的安全性。进一步:所述耐热层至少包括耐热底层、耐热中间层和耐热面层,所述耐热底层涂覆在所述金属屏蔽层的表面,所述耐热中间层设置在所述耐热底层表面与所述耐热中间层之间。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多层耐热层,可以进一步提高整个高压单芯电缆的耐热性能,避免在升温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提高整个单芯电缆工作的稳定性。进一步:所述耐热底层为聚酯亚胺材质,所述耐热面层采用聚酰亚胺材质,所述耐热中间层采用陶瓷微粉材质,所述耐热底层和耐热面层的厚度为0.45-0.5mm,耐热中间层的厚度为0.5mm。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聚酯亚胺材质、陶瓷微粉和聚酰亚胺材质均为极佳的耐高温材料,可以在温度较高时依然具有较高的稳定性,这样在高压单芯电缆出现局部温度超高的情况下,依然可以保持整个电缆的稳定性。进一步:所述的智能安全高压单芯电缆还包括防氧化层,所述防氧化层设置在所述耐热层与所述纵向阻水缓冲层之间。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所述防氧化层,可以有效防止所述导体线芯被氧化,尤其在是工作散发较高的热量时,进一步提高整个高压单芯电缆的质量,确保高压单芯电缆在温升幅度较大时也能正常工作,延长其使用寿命。进一步:所述防氧化层采用镁铝合金材质,且所述防氧化层的厚度为0.15-0.2mm。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镁铝合金材质具有较好的抗氧化能力,并且在高压担心电缆弯折时能具有较好的抗弯折性能,对所述导体纤芯起到有效保护作用。进一步:所述的智能安全高压单芯电缆还包括至少一根连接至光纤光栅传感器控制系统的感温光纤,所述感温光纤设置在所述金属屏蔽层与所述耐热层之间。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所述感温光纤可以实时监测高压单芯电缆内部的温度信号,并且通过外部光纤光栅传感器控制系统进行实时显示,非常方便。进一步:相邻两段所述导体线芯之间通过与其材质相同的连接部连接,且所述连接部的外径小于所述绝缘层的外径,所述连接部的内径与所述绝缘层的内径相等。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所述连接部可以使得相邻两段所述导体线芯之间连接更加稳固,这样在高压单芯电缆弯折时相邻两段所述导体线芯之间依然具有较好的电连接稳定性,保证高压单芯电缆可靠稳定地工作。进一步:所述连接部的两端分别设有圆筒状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的外径与所述连接部的外径相等,所述延伸部的内径大于所述导体线芯的外径。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所述连接部的两端分别设置延伸部,可以使得所述连接部与两侧的所述导体线芯端部连接更加稳定。并且在高压单芯电缆弯折时有效分散应力,避免出现损伤影响高压单芯电缆工作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智能安全高压单芯电缆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相邻两段导体线芯之间通过连接部连接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导体线芯,2、散热通道,3、绝缘层,4、金属屏蔽层,5、纵向阻水缓冲层,6、防腐层,7、护套层,8、撕开线,9、保险端子,10、耐热层,11、防氧化层,12、感温光纤,13、连接部,14、延伸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如图1所示,一种智能安全高压单芯电缆,包括导体线芯1,所述导体线芯1的内部沿着轴线中空设有散热通道2,所述导体线芯1的外表面包覆有体积电阻率不小于1016Ω·cm的绝缘层3,所述绝缘层3的外表面包覆有金属屏蔽层4,所述金属屏蔽层4的外表面设有纵向阻水缓冲层5,所述纵向阻水缓冲层5的外表面设有防腐层6,所述防腐层6的外表面设有护套层7,所述防腐层6与所述护套层7之间设有一组撕开线8;所述导体线芯1分为多段,多段所述导体线芯1之间首尾依次通过保险端子9电连接,且所述保险端子9位于所述散热通道2内壁,每段所述导体线芯1均由一根空心无缝钢管以及绞合于所述空心无缝钢管表面的多根规格相同的导线组成,且多段所述无缝钢管的内部首尾依次连接形成所述散热通道2。本专利技术的智能安全高压单芯电缆,通过在所述导体线芯1的内部设置散热通道2,可以辅助所述导体线芯1工作时产生的热量散发,尤其是局部温度过高时可以快速散热以降低局部温度,并且将所述导体线芯1设置为多段,并通过保险端子9电连接,可以在导体线芯1温度超过设定温度阈值时自动断开,并在温度降低至设定温度阈值时自动恢复,安全性能非常高,双重保护,延长其使用寿命,同时通过设置撕开线可以轻易撕开端部护套层,方便电缆连接。本专利技术的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安全高压单芯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导体线芯(1),所述导体线芯(1)的内部沿着轴线中空设有散热通道(2),所述导体线芯(1)的外表面包覆有体积电阻率不小于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安全高压单芯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导体线芯(1),所述导体线芯(1)的内部沿着轴线中空设有散热通道(2),所述导体线芯(1)的外表面包覆有体积电阻率不小于1016Ω·cm的绝缘层(3),所述绝缘层(3)的外表面包覆有金属屏蔽层(4),所述金属屏蔽层(4)的外表面设有纵向阻水缓冲层(5),所述纵向阻水缓冲层(5)的外表面设有防腐层(6),所述防腐层(6)的外表面设有护套层(7),所述防腐层(6)与所述护套层(7)之间设有一组撕开线(8);
所述导体线芯(1)分为多段,多段所述导体线芯(1)之间首尾依次通过保险端子(9)电连接,且所述保险端子(9)位于所述散热通道(2)内壁,每段所述导体线芯(1)均由一根空心无缝钢管以及绞合于所述空心无缝钢管表面的多根规格相同的导线组成,且多段所述无缝钢管的内部首尾依次连接形成所述散热通道(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安全高压单芯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屏蔽层(4)与所述纵向阻水缓冲层(5)之间设有耐热层(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压单芯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热层(10)至少包括耐热底层、耐热中间层和耐热面层,所述耐热底层涂覆在所述金属屏蔽层(4)的表面,所述耐热中间层设置在所述耐热底层表面与所述耐热中间层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压单芯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热底层为聚酯亚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国洲方静魏占朋阚永明殷强于连坤杨碧天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