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型钢构件加工制作的翻身装置
本技术涉及机械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大型钢构件加工制作的翻身装置。
技术介绍
针对现代超大跨度、超高层钢结构越来越多,大型复杂钢架的构件越来越多,在对此类钢构件加工过程中,构件的组装、焊接、无损检测、涂装等多道工序均需要对构件进行多次翻身操作,传统的构件翻身方法,是在构件上焊接多块耳板,通过钢丝绳将耳板与吊钩相连,利用耳板与构件的偏心角度,吊起构件处于倾斜状态,利用构件自重达到翻身的目的,但这种方式重心不易控制,容易出现碰撞造成构件损伤,且现有的翻身装置与加工钢构件的长度尺寸不匹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大型钢构件翻身困难且现有的翻身装置与加工钢构件的长度尺寸不匹配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大型钢构件加工制作的翻身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大型钢构件加工制作的翻身装置,包括:用于固定工件的固定机构,还包括:与固定机构连接的调距机构,所述的固定机构设置有两个且两固定机构相对设置,所述的调距机构设置于两固定机构之间,调距机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型钢构件加工制作的翻身装置,包括:用于固定工件的固定机构(1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固定机构(10)连接的调距机构(20),所述的固定机构(10)设置有两个且两固定机构(10)相对设置,所述的调距机构(20)设置于两固定机构(10)之间,调距机构(20)用于调节两固定机构(10)之间的距离,所述的固定机构(10)包括竖直布置的固定框(110),固定框(110)底部设置有若干万向轮(120),固定框(110)内腔左右两侧设置有两相对布置的限位构件(130),两限位构件(130)夹持有用于夹持工件的夹持构件(140),所述的夹持构件(140)下方设置有用于推动夹持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型钢构件加工制作的翻身装置,包括:用于固定工件的固定机构(1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固定机构(10)连接的调距机构(20),所述的固定机构(10)设置有两个且两固定机构(10)相对设置,所述的调距机构(20)设置于两固定机构(10)之间,调距机构(20)用于调节两固定机构(10)之间的距离,所述的固定机构(10)包括竖直布置的固定框(110),固定框(110)底部设置有若干万向轮(120),固定框(110)内腔左右两侧设置有两相对布置的限位构件(130),两限位构件(130)夹持有用于夹持工件的夹持构件(140),所述的夹持构件(140)下方设置有用于推动夹持构件(140)旋转的翻转动力机构(150),且翻转动力机构(150)设置于固定框(110)内腔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钢构件加工制作的翻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位构件(130)包括与固定框(110)内壁连接的水平布置的限位板(131),限位板(131)顶面开设有用于夹持构件(140)通过的通过孔(132),所述的通过孔(132)的壁部相对设置有滚珠(133),滚珠(133)通过保持架与限位板(131)活动连接,两滚珠(133)配合可引导和限制夹持构件(140)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型钢构件加工制作的翻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持构件(140)包括被两限位构件(130)的四个滚珠(133)夹持的旋转筒(141),旋转筒(141)轴向的两端同轴开设有与滚珠(133)匹配的滑槽(147),所述的滚珠(133)抵触滑槽(147)槽底,旋转筒(141)上下两端穿设有两互相平行的夹持杆(142),夹持杆(142)与旋转筒(141)螺纹连接,夹持杆(142)伸出旋转筒(141)内腔的一端同轴设置有第三蜗轮(143),所述的第三蜗轮(143)足够长,相邻两第三蜗轮(143)连接有同一个水平布置的传动杆(144),传动杆(144)为与第三蜗轮(143)匹配的传动蜗杆,传动杆(144)一端同轴设置有夹持电机(145),夹持电机(145)上连接有固定架(146),夹持电机(145)通过固定架(146)与旋转筒(141)固定连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云峰,方春海,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省富煌钢构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