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电动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11446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17: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露一种冲击电动工具,包括机壳、容纳于机壳内的气缸、卡持于气缸左端的夹持组件及套设于气缸上大齿轮、离合套、离合球、压板与弹簧,离合套啮合连接于所述大齿轮的左端,气缸外表面设有部分收容所述离合球的凹槽,压板将离合球抵压于所述离合套与压板之间。凹槽沿气缸轴向延伸以便离合球于凹槽内移动,冲击电动工具未受到冲击力时离合球位于凹槽右端,冲击电动工具受到冲击力时,气缸挤压弹簧并相对于机壳右移,离合球位于凹槽左端,有利于减弱冲击电动工具的反向冲击力。

Impact power tool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冲击电动工具[
]本技术涉及电动工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锤镐类的冲击电动工具。[
技术介绍
]冲击电动工具例如电锤,其工作时产生反向冲击易引起操作者手麻等危险,常见的电锤会在手柄与机体之间设置减振机构。例如,由中国技术公告第CN202292684U号中揭露了一种减振电锤,包括镐夹头、机体、手柄座、手柄,手柄座固定在机体后座上,所述手柄的下部活动铰接在手柄座上,手柄座的上部设有二根连为一体的导柱,导柱上设有可在其上滑动的弹簧支架,弹簧支架铰接在手柄上部的固定柱上,在弹簧支架与机体后座之间设有减震弹簧,导柱上套设有与弹簧支架相配合的减震垫圈,手柄座与手柄的上部连接处套设有减震护套,减震护套一端卡扣在弹簧支架上,另一端卡扣在手柄座上。但是,上述在手柄与机体之间设置的减振机构仅仅削弱了一部分反向冲击力,这越来越不能满足操作者对操控电锤舒适性的要求,因此除了上述手柄部减振设计以外,电锤本体还有进一步设置减振机构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对气缸冲击减振的冲击电动工具。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冲击电动工具,包括机壳、容纳于机壳内的气缸、卡持于气缸左端的夹持组件及依次套设于气缸上的大齿轮、离合套、离合球、压板与弹簧,所述离合套啮合连接于所述大齿轮的左端,所述气缸外表面设有部分收容所述离合球的凹槽,所述压板位于离合球的左端,并将离合球抵压于所述离合套与压板之间,所述弹簧一端抵压于所述压板左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球于所述凹槽内轴向移动,所述冲击电动工具未受到冲击力时所述离合球位于凹槽右端,当所述冲击电动工具受到冲击力时,所述夹持组件向右冲击所述气缸,且所述气缸朝右移动,所述离合球位于凹槽左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冲击电动工具,包括机壳、容纳于机壳内的气缸、卡持于气缸左端的夹持组件及依次套设于气缸上的大齿轮、离合套、离合球、压板与弹簧,所述离合套啮合连接于所述大齿轮的左端,所述气缸外表面设有部分收容所述离合球的凹槽,所述压板位于离合球的左端,并将离合球抵压于所述离合套与压板之间,所述弹簧一端抵压于所述压板左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球于所述凹槽内轴向移动,所述冲击电动工具未受到冲击力时所述离合球位于凹槽右端,当所述冲击电动工具受到冲击力时,所述夹持组件向右冲击所述气缸,且所述气缸朝右移动,所述离合球位于凹槽左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套的左端具有部分收容所述离合球的卡槽,所述离合套带动所述离合球共同旋转,当所述气缸正常转动时,所述离合球与所述气缸一起转动,所述夹持组件卡住时,所述气缸停止转动,所述离合球与气缸的凹槽发生离合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冲击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电动工具还具有固定于机壳内的固定轴承,所述固定轴承径向支撑所述离合套并阻挡离合套向右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冲击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电动工具还包括轴向固定于气缸左端的轴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冲击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还容纳有密封组件,所述密封组件左端抵靠于机壳上,所述轴承抵靠于密封组件的右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冲击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大齿轮与所述气缸相对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冲击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维平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东成工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