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良的拆卸CCD传感器组件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21096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16: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良的拆卸CCD传感器组件的装置,包括底座,底座的中部成型有定位槽;底座的左端成型有套环卡槽,套环卡槽内安装有圆柱形的弹性套环,底座的后端成型有套环通孔,套环通孔内穿有套环压紧柱,套环压紧柱的前端紧贴套环扁位,套环压紧柱的后端成型有套环把手;底座的右端成型有推杆通孔,推杆通孔的内部穿有主推杆;主推杆的左端成型有推杆顶柱,主推杆的右端成型有推杆把手;底座的上端成型有径向的推杆压紧通孔,推杆压紧通孔连通推杆通孔;推杆压紧通孔内轴向穿有推杆压紧柱。通过增强临时固定件的受力面积和压力,并增加了底座,加强CCD传感器前端物镜受力的强度,降低了CCD传感器从拆卸工具中脱落的概率。

An improved device for disassembling CCD sensor assemb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良的拆卸CCD传感器组件的装置
本技术涉及内窥镜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改良的拆卸CCD传感器组件的装置。
技术介绍
内窥镜CCD传感器技术它可以把人们的视距延长,并且能任意改变视线方向,准确地观察物体内表面的真实状况,这是其他检测仪器无法取代的。具有高分辨力和高灵敏度,具有较宽的动态范围,这些特点决定了它可以广泛用于自动控制和自动测量,尤其适用于图像识别技术。将CCD用于微光电视系统中,不仅可以提高系统终端显示图像的质量,而且可以利用计算机对图像进行增强、识别、存储等操作,物体成像聚焦在图像传感器的光敏面上,视频处理器对输出的视频信号进行存储和数据处理。现有技术当中,从先端头拆卸CCD图像传感器组件所使用的专用工具主要是以固定CCD传感器为主,但临时固定件以及相应的固定底座缺少导致受力不足,现有工具容易使得CCD传感器与固定装置脱离,造成CCD传感器的维修损失,而且工作繁琐,工作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克服上述情况不足,旨在提供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一种改良的拆卸CCD传感器组件的装置,包括底座;底座的中部成型有定位槽;底座的左端成型有套环卡槽,套环卡槽连通定位槽;套环卡槽内安装有圆柱形的弹性套环,弹性套环的前后两侧成型有相对称的套环扁位,弹性套环通过套环扁位与套环卡槽卡接;底座的后端成型有与套环扁位相对应的套环通孔,套环通孔连通套环卡槽;套环通孔内穿有套环压紧柱,套环压紧柱与套环通孔通过螺纹连接;套环压紧柱的前端紧贴套环扁位,套环压紧柱的后端成型有套环把手;底座的右端成型有推杆通孔,推杆通孔贯穿底座的右端且连通定位槽;推杆通孔的内部穿有主推杆,主推杆与推杆通孔滑动配合;主推杆的左端成型有推杆顶柱,主推杆的右端成型有推杆把手;底座的上端成型有径向的推杆压紧通孔,推杆压紧通孔连通推杆通孔;推杆压紧通孔内轴向穿有推杆压紧柱,推杆压紧柱与推杆压紧通孔通过螺纹连接。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主推杆的上端成型有推杆扁位,推杆压紧柱的下端紧贴推杆扁位,推杆压紧柱的上端固定有推杆压紧把手。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弹性套环的内部成型有套环内孔,套环内孔轴向贯穿弹性套环;套环内孔的下方成型有套环底槽,套环底槽连通套环内孔且轴向贯穿弹性套环;套环内孔的上方成型有套环上槽,套环上槽连通套环内孔以及弹性套环的外部且轴向贯穿弹性套环。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座为圆柱型,底座的下端成型有底座下扁位,底座的上方成型有底座上扁位。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定位槽的内侧底部位于弹性套环的下方成型有套环安装槽,套环安装槽连通套环卡槽。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套环把手、推杆把手和推杆压紧把手的外围均成型有把手防滑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改良从先端头拆卸CCD图像传感器组件所使用的专用工具,增强了拆解工具的临时固定件的受力面积和压力,并增加了固定的底座,使其不易与其底座间移动,得以加强CCD传感器前端物镜受力的强度,降低拆卸时CCD传感器从拆卸工具中脱落的概率。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主推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弹性套环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5、主推杆;6、底座上扁位;7、底座下扁位;8、推杆扁位;11、套环扁位;12、定位槽;21、弹性套环;22、套环卡槽;23、套环安装槽;24、套环把手;25、套环压紧柱;26、套环底槽;27、套环内孔;28、套环上槽;29、套环通孔;31、把手防滑纹;51、推杆把手;52、推杆压紧把手;53、推杆压紧柱;54、推杆顶柱;55、推杆通孔;56、推杆压紧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改良的拆卸CCD传感器组件的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中部成型有定位槽12;底座1的左端成型有套环卡槽22,套环卡槽22连通定位槽12;套环卡槽22内安装有圆柱形的弹性套环21,弹性套环21的前后两侧成型有相对称的套环扁位11,弹性套环21通过套环扁位11与套环卡槽22卡接;底座1的后端成型有与套环扁位11相对应的套环通孔29,套环通孔29连通套环卡槽22;套环通孔29内穿有套环压紧柱25,套环压紧柱25与套环通孔29通过螺纹连接;套环压紧柱25的前端紧贴套环扁位11,套环压紧柱25的后端成型有套环把手24;底座1的右端成型有推杆通孔55,推杆通孔55贯穿底座1的右端且连通定位槽12;推杆通孔55的内部穿有主推杆5,主推杆5与推杆通孔55滑动配合;主推杆5的左端成型有推杆顶柱54,主推杆5的右端成型有推杆把手51;底座1的上端成型有径向的推杆压紧通孔56,推杆压紧通孔56连通推杆通孔55;推杆压紧通孔56内轴向穿有推杆压紧柱53,推杆压紧柱53与推杆压紧通孔56通过螺纹连接。主推杆5的上端成型有推杆扁位8,推杆压紧柱53的下端紧贴推杆扁位8,推杆压紧柱53的上端固定有推杆压紧把手52;通过设置推杆扁位8,使推杆压紧柱53更有效的压紧主推杆5。弹性套环21的内部成型有套环内孔27,套环内孔27轴向贯穿弹性套环21;套环内孔27的下方成型有套环底槽26,套环底槽26连通套环内孔27且轴向贯穿弹性套环21;套环内孔27的上方成型有套环上槽28,套环上槽28连通套环内孔27以及弹性套环21的外部且轴向贯穿弹性套环21。所述底座1为圆柱型,底座1的下端成型有底座下扁位7,底座1的上方成型有底座上扁位6。定位槽12的内侧底部位于弹性套环21的下方成型有套环安装槽23,套环安装槽23连通套环卡槽22;通过设置套环安装槽23,使弹性套环21更好的安装于套环卡槽22内。套环把手24、推杆把手51和推杆压紧把手52的外围均成型有把手防滑纹31;通过设置把手防滑纹31,使套环把手24、推杆把手51和推杆压紧把手52在使用过程中防止打滑。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良的拆卸CCD传感器组件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底座的中部成型有定位槽;/n底座的左端成型有套环卡槽,套环卡槽连通定位槽;套环卡槽内安装有圆柱形的弹性套环,弹性套环的前后两侧成型有相对称的套环扁位,弹性套环通过套环扁位与套环卡槽卡接;底座的后端成型有与套环扁位相对应的套环通孔,套环通孔连通套环卡槽;套环通孔内穿有套环压紧柱,套环压紧柱与套环通孔通过螺纹连接;套环压紧柱的前端紧贴套环扁位,套环压紧柱的后端成型有套环把手;/n底座的右端成型有推杆通孔,推杆通孔贯穿底座的右端且连通定位槽;推杆通孔的内部穿有主推杆,主推杆与推杆通孔滑动配合;主推杆的左端成型有推杆顶柱,主推杆的右端成型有推杆把手;底座的上端成型有径向的推杆压紧通孔,推杆压紧通孔连通推杆通孔;推杆压紧通孔内轴向穿有推杆压紧柱,推杆压紧柱与推杆压紧通孔通过螺纹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良的拆卸CCD传感器组件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底座的中部成型有定位槽;
底座的左端成型有套环卡槽,套环卡槽连通定位槽;套环卡槽内安装有圆柱形的弹性套环,弹性套环的前后两侧成型有相对称的套环扁位,弹性套环通过套环扁位与套环卡槽卡接;底座的后端成型有与套环扁位相对应的套环通孔,套环通孔连通套环卡槽;套环通孔内穿有套环压紧柱,套环压紧柱与套环通孔通过螺纹连接;套环压紧柱的前端紧贴套环扁位,套环压紧柱的后端成型有套环把手;
底座的右端成型有推杆通孔,推杆通孔贯穿底座的右端且连通定位槽;推杆通孔的内部穿有主推杆,主推杆与推杆通孔滑动配合;主推杆的左端成型有推杆顶柱,主推杆的右端成型有推杆把手;底座的上端成型有径向的推杆压紧通孔,推杆压紧通孔连通推杆通孔;推杆压紧通孔内轴向穿有推杆压紧柱,推杆压紧柱与推杆压紧通孔通过螺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良的拆卸CCD传感器组件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主推杆的上端成型有推杆扁位,推杆压紧柱的下端紧贴推杆扁位,推杆压紧柱的上端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泽康陈土新杨建国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康力得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