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态管控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210097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16:27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动态管控方法,用以解决由于采用现有治理和管控方式需要与待管控目标直接或间接接触,从而导致实施过程中耗时较长、效率较低的问题。方法包括:基于待管控目标的行为轨迹数据,确定待管控目标的常驻区域;将待管控目标的常驻区域和预设的标准常驻区域进行匹配,以确定待管控目标的行为状态是否异常;当确定待管控目标的行为状态异常时,对待管控目标执行管控相关的处理。本申请还公开一种动态管控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 dynamic control method, device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动态管控方法、装置、电子设备
本申请涉及安全防护
,尤其涉及一种动态管控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目前,通常可以通过与待管控目标直接或间接接触的方式,对待管控目标实施监控和管理,或者可以通过人工识别、人工登记以及人工比对等方式对待管控目标实施监控和管控。然而,由于上述治理和管控方式在实施过程中需要与待管控目标直接或间接接触,导致实施过程中耗时较长、效率较低,并不能适应新时期的要求,因此,目前亟需一种可以解决上述问题的,用于确定待管控目标的行为是否异常,以及在确定用户行为异常的情况下对待管控目标进行管控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动态管控方法,用以解决由于采用现有治理和管控方式需要与待管控目标直接或间接接触,导致实施过程中耗时较长、效率较低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动态管控装置,一种电子设备,以及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本申请实施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动态管控方法,包括:基于待管控目标的行为轨迹数据,确定所述待管控目标的常驻区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动态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基于待管控目标的行为轨迹数据,确定所述待管控目标的常驻区域;/n将所述待管控目标的常驻区域和预设的标准常驻区域进行匹配,以确定所述待管控目标的行为状态是否异常;/n当确定所述待管控目标的行为状态异常时,执行管控相关的处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态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于待管控目标的行为轨迹数据,确定所述待管控目标的常驻区域;
将所述待管控目标的常驻区域和预设的标准常驻区域进行匹配,以确定所述待管控目标的行为状态是否异常;
当确定所述待管控目标的行为状态异常时,执行管控相关的处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待管控目标的行为轨迹数据,确定所述待管控目标的常驻区域,具体包括:
基于所述待管控目标的行为轨迹数据,确定所述待管控目标位于各个行为轨迹簇的驻地时长;
根据所述驻地时长以及所述待管控目标的行为轨迹数据的密度,确定所述待管控目标的常驻区域。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待管控目标的行为轨迹数据,确定所述待管控目标位于各个行为轨迹簇的驻地时长,具体包括:
通过空间聚类算法,将所述待管控目标的行为轨迹数据划分为多个行为轨迹簇,所述行为轨迹簇用于描述所述待管控目标的位置区域;其中,同一个所述行为轨迹簇中各行为轨迹点的密度相连且直接密度可达;
确定所述待管控目标位于各个行为轨迹簇的驻地时长。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空间聚类算法,将所述待管控目标的行为轨迹数据划分为多个行为轨迹簇,具体包括:
基于空间聚类算法,确定所述待管控目标的行为轨迹数据的核心行为轨迹点以及所述核心行为轨迹点的邻域;
计算所述待管控目标的行为轨迹数据中除所述核心行为轨迹点以外的其他行为轨迹点分别与所述核心行为轨迹点的邻域的距离;
根据所述其他行为轨迹点分别与所述核心行为轨迹点的邻域的距离,将所述待管控目标的行为轨迹数据划分为多个行为轨迹簇。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判断所述待管控目标的行为状态异常后,还包括:
判断所述待管控目标是否存在非法进入或触动预设重点区域的意向,所述预设重点区域包括禁止随意进入或触动的权限区域;
若是,则执行管控相关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体伟冯国武周泽彪康宁王生明张磊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百分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