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数控车床下料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20913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16: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数控车床下料的装置,包括底座、固定管道和活动管道,固定管道和活动管道通过合页转动连接,活动管道的内腔被隔板分为输送腔和排屑腔,隔板上转动支撑有并排分布的辊体,隔板位于相邻两个辊体之间开设有条形排屑孔,输送腔和排屑腔通过条形排屑孔连通,输送腔的上壁均匀固定有刷毛,排屑腔靠近固定管道的一端设有贯穿活动管道的连接管,连接管中螺接有可拆卸的碎屑存储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输送腔上壁的刷毛能够对料件表面碎屑进行清理,碎屑经落入排屑腔中,最后滑动至连接管处,最后收集在碎屑存储筒中,清理过程中也吸收料件的冲击力,配合后续的缓冲机构能够避免碰损等外观质量问题的出现。

A device for cutting of CNC lath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数控车床下料的装置
本技术涉及数控车床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数控车床下料的装置。
技术介绍
数控车床是一种对机械零配件进行切削、钻孔等多种工序的设备,数控车床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与下料装置一同使用,这样,便于对机械零配件进行下料收集,避免工作人员手动收集,虽然现在市场上的数控车床用下料装置的种类多种多样,但是还是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传统的下料装置不能很好的与不同高度的数控机床进行使用,导致下料装置的使用范围变小,不能对机械零配件进行分类放置,不能很好的对机械零配件表面的碎屑进行清除。为此,公开号为CN208712870U的专利说明书中公开了一种具有分类收集功能的数控车床用下料装置,包括下料底板、观察门、活动轴和放置板,下料底板的上方安装有挡板,且挡板的右侧固定有固定带,下料底板的右侧安装有合页,且合页的右侧固定有收集室,收集室的内部安装有电机,且电机的右侧设置有支撑架,支撑架的内部安装有固定块,且固定块的右侧设置有转杆,转杆的右侧安装有转块,且转块的外侧设置有弧形圈。但是这种具有分类收集功能的数控车床用下料装置存在不足之处,一是其不能对下料的料件进行缓冲,易导致料件与存储装置发生较大冲击,造成碰损等外观质量问题;二是清除碎屑依靠复杂的电动机构才能实现,操作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传统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用于数控车床下料的装置。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用于数控车床下料的装置,包括底座、固定管道和活动管道,所述固定管道和活动管道通过合页转动连接,所述固定管道通过两个第一立板与底座固定,所述活动管道的下侧中部设有第一耳座,所述第一耳座与伸缩杆的活动端铰接,所述底座的上端开设有滑槽,所述伸缩杆的固定套底端滑动限制在滑槽中,所述底座上固定有第二立板,且第二立板中转动支撑有驱动螺杆,所述驱动螺杆的一端转动限制在靠近第二立板的第一立板中,另一端固定有摇把手,所述伸缩杆的固定套侧向开设有与驱动螺杆配合的螺接孔;所述固定管道的底板设有出料口,所述第一立板内侧靠近出料口处固定有第二耳座,所述第二耳座转动连接有缓冲板,所述缓冲板的下侧通过缓冲弹簧与所在的第一立板固定,所述出料口的下方设置有循环输送带;所述活动管道的内腔被隔板分为位于上层的输送腔和位于下层的排屑腔,所述隔板上转动支撑有并排分布的辊体,所述隔板位于相邻两个所述辊体之间开设有条形排屑孔,所述输送腔和排屑腔通过条形排屑孔连通,所述输送腔的上壁均匀固定有刷毛,所述排屑腔靠近固定管道的一端设有贯穿活动管道的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中螺接有可拆卸的碎屑存储筒。进一步地,上述用于数控车床下料的装置中,所述活动管道的两侧板内壁与固定管道的两侧板外壁相抵,所述活动管道的后端上板设有缺口,缺口处装有与固定管道连接的柔性密封带,所述柔性密封带能够随着固定管道、活动管道之间角度的变化而自适应拉伸或收缩。进一步地,上述用于数控车床下料的装置中,所述固定管道靠近活动管道的一侧为开口,另一侧为闭口。进一步地,上述用于数控车床下料的装置中,所述伸缩杆由活动杆、固定套和若干紧固螺钉构成,所述活动杆滑动连接在固定套中,所述固定套通过若干紧固螺钉将位于其内的活动杆位置进行抵紧固定。进一步地,上述用于数控车床下料的装置中,所述滑槽的长度方向与固定管道的长度方向相互平行。进一步地,上述用于数控车床下料的装置中,所述循环输送带的运输方向与固定管道的长度方向相互垂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通过在活动管道中设置输送腔和排屑腔,输送腔上壁的刷毛能够对料件表面碎屑进行清理,碎屑经落入排屑腔中,最后滑动至连接管处,最后收集在碎屑存储筒中,通过这种方式可有效清理料件表面的碎屑,在清理过程中也吸收料件的冲击力,配合后续的缓冲机构能够避免碰损等外观质量问题的出现。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整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活动管道内腔的组成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隔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固定管道,2-活动管道,201-输送腔,202-排屑腔,203-辊体,204-条形排屑孔,205-刷毛,206-连接管,207-碎屑存储筒,3-合页,4-第一立板,5-底座,6-第一耳座,7-伸缩杆,8-第二立板,9-驱动螺杆,10-摇把手,11-第二耳座,12-有缓冲板,13-缓冲弹簧,14-循环输送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用于数控车床下料的装置,包括底座5、固定管道1和活动管道2,固定管道1和活动管道2通过合页3转动连接。固定管道1通过两个第一立板4与底座5固定,活动管道2的下侧中部设有第一耳座6,第一耳座6与伸缩杆7的活动端铰接。底座5的上端开设有滑槽,滑槽的长度方向与固定管道1的长度方向相互平行,伸缩杆7的固定套底端滑动限制在滑槽中。底座5上固定有第二立板8,且第二立板8中转动支撑有驱动螺杆9,驱动螺杆9的一端转动限制在靠近第二立板8的第一立板4中,另一端固定有摇把手10。伸缩杆7的固定套侧向开设有与驱动螺杆9配合的螺接孔。本实施例中,固定管道1靠近活动管道2的一侧为开口,另一侧为闭口。固定管道1的底板设有出料口。第一立板4内侧靠近出料口处固定有第二耳座11,第二耳座11转动连接有缓冲板12,缓冲板12的下侧通过缓冲弹簧13与所在的第一立板4固定。出料口的下方设置有循环输送带14,循环输送带14的运输方向与固定管道1的长度方向相互垂直。活动管道2的两侧板内壁与固定管道1的两侧板外壁相抵,活动管道2的后端上板设有缺口,缺口处装有与固定管道1连接的柔性密封带,柔性密封带能够随着固定管道1、活动管道2之间角度的变化而自适应拉伸或收缩。本实施例中,活动管道的2内腔被隔板分为位于上层的输送腔201和位于下层的排屑腔202,隔板上转动支撑有并排分布的辊体203,隔板位于相邻两个辊体203之间开设有条形排屑孔204,输送腔201和排屑腔202通过条形排屑孔204连通,输送腔201的上壁均匀固定有刷毛205,排屑腔202靠近固定管道1的一端设有贯穿活动管道2的连接管206,连接管206中螺接有可拆卸的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数控车床下料的装置,包括底座、固定管道和活动管道,所述固定管道和活动管道通过合页转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管道通过两个第一立板与底座固定,所述活动管道的下侧中部设有第一耳座,所述第一耳座与伸缩杆的活动端铰接,所述底座的上端开设有滑槽,所述伸缩杆的固定套底端滑动限制在滑槽中,所述底座上固定有第二立板,且第二立板中转动支撑有驱动螺杆,所述驱动螺杆的一端转动限制在靠近第二立板的第一立板中,另一端固定有摇把手,所述伸缩杆的固定套侧向开设有与驱动螺杆配合的螺接孔;所述固定管道的底板设有出料口,所述第一立板内侧靠近出料口处固定有第二耳座,所述第二耳座转动连接有缓冲板,所述缓冲板的下侧通过缓冲弹簧与所在的第一立板固定,所述出料口的下方设置有循环输送带;/n所述活动管道的内腔被隔板分为位于上层的输送腔和位于下层的排屑腔,所述隔板上转动支撑有并排分布的辊体,所述隔板位于相邻两个所述辊体之间开设有条形排屑孔,所述输送腔和排屑腔通过条形排屑孔连通,所述输送腔的上壁均匀固定有刷毛,所述排屑腔靠近固定管道的一端设有贯穿活动管道的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中螺接有可拆卸的碎屑存储筒。/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数控车床下料的装置,包括底座、固定管道和活动管道,所述固定管道和活动管道通过合页转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管道通过两个第一立板与底座固定,所述活动管道的下侧中部设有第一耳座,所述第一耳座与伸缩杆的活动端铰接,所述底座的上端开设有滑槽,所述伸缩杆的固定套底端滑动限制在滑槽中,所述底座上固定有第二立板,且第二立板中转动支撑有驱动螺杆,所述驱动螺杆的一端转动限制在靠近第二立板的第一立板中,另一端固定有摇把手,所述伸缩杆的固定套侧向开设有与驱动螺杆配合的螺接孔;所述固定管道的底板设有出料口,所述第一立板内侧靠近出料口处固定有第二耳座,所述第二耳座转动连接有缓冲板,所述缓冲板的下侧通过缓冲弹簧与所在的第一立板固定,所述出料口的下方设置有循环输送带;
所述活动管道的内腔被隔板分为位于上层的输送腔和位于下层的排屑腔,所述隔板上转动支撑有并排分布的辊体,所述隔板位于相邻两个所述辊体之间开设有条形排屑孔,所述输送腔和排屑腔通过条形排屑孔连通,所述输送腔的上壁均匀固定有刷毛,所述排屑腔靠近固定管道的一端设有贯穿活动管道的连接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少文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红远祥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