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NSGA-II的自动化仓储货位分配优化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自动化仓储
,特别是一种基于NSGA-II的自动化仓储货位分配优化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物流系统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平面仓库以其占地面积大,空间利用率低且陈旧落后,被逐步淘汰,在此背景下自动化立体仓库应运而生,但是目前的自动化立体仓库存在制造成本高、建设周期长、通用性差、劳动密集等问题,因此智能化、小型化、集成化的小型密集仓储系统的市场需求量逐步增大,尤其是像智能快递柜、自助存取柜等自动化仓储设施,但是目前智能快递柜主要都是人工存放,常出现因为存放位置不合理或货柜高度设置不合理导致一部分货位闲置时间过长而一部分货位却没有充分使用的现象。这种传统的缺乏货位分配优化机制的“静态存储”模式严重降低了货柜存储空间的使用率和货物存取效率。如何建立货位分配优化模型来保证自动化仓储的高效运行成为了小型密集仓储系统的首要目标和技术要求,这种有约束的多目标优化数学模型往往都是将多目标通过分配权重转化成单目标问题处理,但权重的分配一般需要经验做支撑,难以解决真正的多目标优化;并且通常采用遗传算法,但是会存在早熟现象,收敛性得不到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NSGA-II的自动化仓储货位分配优化方法。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基于NSGA-II的自动化仓储货位分配优化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基于条形码信息识别货物,并结合货物的质量和尺寸信息对货物进行ABC分类,将货位按照扇形分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NSGA-II的自动化仓储货位分配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1)基于条形码信息识别货物,并结合货物的质量和尺寸信息对货物进行ABC分类,将货位按照扇形分区,确定三类货物存储位置;/n(2)确定自动化仓储货位分配方法的优化目标和约束条件;/n(3)建立与之相对应的自动化仓储货位分配优化方法的有约束的多目标优化问题数学模型;/n(4)采用基于NSGA-II的多目标优化算法对该数学模型进行求解,获得最优的Pareto解集,并根据自动化仓储空间的实际情况分配优化权重求取唯一的非支配解作为该多目标优化问题的最优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NSGA-II的自动化仓储货位分配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基于条形码信息识别货物,并结合货物的质量和尺寸信息对货物进行ABC分类,将货位按照扇形分区,确定三类货物存储位置;
(2)确定自动化仓储货位分配方法的优化目标和约束条件;
(3)建立与之相对应的自动化仓储货位分配优化方法的有约束的多目标优化问题数学模型;
(4)采用基于NSGA-II的多目标优化算法对该数学模型进行求解,获得最优的Pareto解集,并根据自动化仓储空间的实际情况分配优化权重求取唯一的非支配解作为该多目标优化问题的最优解。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基于NSGA-II的自动化仓储货位分配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自动化仓储空间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工作操作区,一部分为仓储区;其中工作区包括人机操作界面和出入库操作平台;仓储区包括i层j列的货架,其中单元柜格由大小底长为L米,高度为H米,深度为D米尺寸组成;并且利用三轴移动装置移动托盘实现柔性调节单位柜格尺寸。
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基于NSGA-II的自动化仓储货位分配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条形码信息识别的ABC分类分析方法具体为:
条形码是货物身份识别的标志,以图像方式存储货物的信息数据;
除条形码信息外,货物分类遵循的原则包括:重力原则,即分散存取;货物存取最短路径原则,将货物优先安排在入库存取平台近的柜格存放;黄金区域分配原则,即将高频率存取的货物优先离出库口较近处存放;安全性原则,体积较大的放置在仓储区下方;
将以上原则按权重系数建立综合评价机制,将货物分成ABC三类,同时将货区以货物存取频率为依据进行扇形分区,A类货物存放在靠近出入库载物平台即扇形分区边缘位置处,B类货物存放在扇形分区的中心部分,C类货物存放在离出入库口距离较远柜格即扇形中心处;
建立综合评价机制的条件如下:自动化仓储货柜总载重为M,第i层j列的货物质量为mij,整个仓储空间的尺寸S分为大中小三类Sij,其对应的存取频率pij取值区间为[0,1],若根据条形码信息判断多个货物为同一入库者则定义这些货物之间的相关性为α=1,否则α=0,质量、尺寸和条形码相关性三类判别权重分别为w1,w2,w3,E为最终评价结果;具体的ABC分类法综合评价机制公式如下:
其中
评价机制结果分类判定如下:
4.根据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基于NSGA-II的自动化仓储货位分配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将单元柜格根据实际使用状况即存取货物类型进行扇形分区,然后在每一库区中按照货位分配优化策略,建立自动化仓储货位分配优化方法的有约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玲玉,樊卫华,沈超,许松伟,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