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利用温差发电自驱的电致变色玻璃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致变色玻璃
,具体涉及一种利用温差发电自驱的电致变色玻璃及装置。
技术介绍
电致变色是指材料在外加电压的作用下,带电离子与材料发生掺杂和去掺杂,导致材料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进而材料的光学性能在可见光红外吸收区域内发生可逆变化的现象。其宏观的表现为色彩及透明度的变化。利用该性能制备的电致变色玻璃能对太阳光的辐射进行智能调节,可选择性的吸收或反射外界的热辐射,降低建筑物或者交通工具的能耗,并解决日渐严重的光污染和炫目问题。所以电致变色玻璃具有巨大的市场前景和节能意义。商用的全固态电致变色玻璃采用三氧化钨作为电致变色薄膜,器件着色时,可以吸收97%以上的红外和可见光,太阳能转化为热能。电致变色玻璃的外表面温度可以达到80摄氏度以上,在我国南方夏季正午可以超过90摄氏度。为了防止热对流和热传递,电致变色玻璃用于幕墙和窗户时,会制备成中空玻璃,变色玻璃的一侧用作室外侧,中空腔体可以阻挡大部分的热量进入室内,室内侧的玻璃温度较低,可以维持在30~50摄氏度。 >
技术实现思路
...
【技术保护点】
1.利用温差发电自驱的电致变色玻璃,包括电致变色玻璃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致变色玻璃层朝向室内的一侧设置有温差发电组件,该温差发电组件的热端面与电致变色玻璃层之间具有一定区域的第一贴合面,所述温差发电组件的电压输出端与电致变色玻璃层的电压控制端之间连接有自驱动控制电路;/n所述自驱动控制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DC-DC变换器、稳压电路、微处理器以及电致变色玻璃控制电路,其中DC-DC变换器的输入端与温差发电组件的电压输出端连接,DC-DC变换器的第一输出端与稳压电路的输入端连接,DC-DC变换器的第二输出端与电致变色玻璃控制电路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稳压电路的输出端与微处理器的 ...
【技术特征摘要】
1.利用温差发电自驱的电致变色玻璃,包括电致变色玻璃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致变色玻璃层朝向室内的一侧设置有温差发电组件,该温差发电组件的热端面与电致变色玻璃层之间具有一定区域的第一贴合面,所述温差发电组件的电压输出端与电致变色玻璃层的电压控制端之间连接有自驱动控制电路;
所述自驱动控制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DC-DC变换器、稳压电路、微处理器以及电致变色玻璃控制电路,其中DC-DC变换器的输入端与温差发电组件的电压输出端连接,DC-DC变换器的第一输出端与稳压电路的输入端连接,DC-DC变换器的第二输出端与电致变色玻璃控制电路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稳压电路的输出端与微处理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致变色玻璃控制电路的第二输入端与稳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电致变色玻璃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电致变色玻璃层的电压控制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变色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致变色玻璃层朝向室内侧通过粘接层叠置有夹胶玻璃基板,所述温差发电组件的冷端面与夹胶玻璃层之间具有一定区域的第二贴合面。
3.利用温差发电自驱的电致变色玻璃,包括叠置的中空玻璃层和电致变色玻璃层,所述中空玻璃层与电致变色玻璃层之间通过隔条形成有中空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致变色玻璃层与中空玻璃层之间设置有温差发电组件,该温差发电组件的热端面与电致变色玻璃层之间具有一定区域的第一贴合面,温差发电组件的冷端面与中空玻璃层之间具有一定区域的第二贴合面;所述温差发电组件的电压输出端与电致变色玻璃层的电压控制端之间连接有自驱动控制电路;
所述自驱动控制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DC-DC变换器、稳压电路、微处理器以及电致变色玻璃控制电路,其中DC-DC变换器的输入端与温...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