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电致变色元件及使用该电致变色元件的显示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使用电致变色材料的电致变色(EC)元件以及使用该电致变色元件的显示系统。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单一元件中进行复杂地着脱色的电致变色(EC)元件以及使用该电致变色元件的显示系统。
技术介绍
近年来,电致变色材料作为显示材料备受关注。作为这种电致变色材料,开发出各种有机/金属杂化聚合物,并且使用该有机/金属杂化聚合物的电致变色装置被众所周知(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在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中,公开有有机配位体为三联吡啶基或邻二氮杂菲基,并且在此配位有金属离子的有机/金属杂化聚合物及其电致变色元件。这种电致变色元件应用于显示元件、调光元件以及电子纸等。这种电致变色装置,在单一元件中设计成根据包含于元件的电致变色材料的种类进行着脱色,但不能进行渐变及不均匀等复杂地着脱色。在单一元件中,如果可以进行这种复杂地着脱色,则由于现有的显示系统的功能提高而较为理想。对于这种需要,开发出一种使用可渐变的电致变色层的显示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致变色(EC)元件,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电极;/n电致变色层,由位于所述第一电极上的电致变色材料形成;/n电解质层,位于所述电致变色层上;以及/n第二电极,位于所述电解质层上,/n并且,满足以下条件(1)和条件(2)的至少一个:/n(1)所述第一电极和/或所述第二电极分别由来自外部电源的电阻值不同的多个区域构成;/n(2)所述电解质层由多个区域构成,该多个区域由不同的电解质材料形成。/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823 JP 2017-1599051.一种电致变色(EC)元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电极;
电致变色层,由位于所述第一电极上的电致变色材料形成;
电解质层,位于所述电致变色层上;以及
第二电极,位于所述电解质层上,
并且,满足以下条件(1)和条件(2)的至少一个:
(1)所述第一电极和/或所述第二电极分别由来自外部电源的电阻值不同的多个区域构成;
(2)所述电解质层由多个区域构成,该多个区域由不同的电解质材料形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EC元件,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条件(1)中,所述多个区域分别为具有块状和/或线状形状的电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EC元件,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条件(1)中,所述多个区域以所述多个区域各自的电阻值从一侧端区域朝向另一侧端区域依次变大的方式排列。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EC元件,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条件(1)中,所述多个区域以所述多个区域的电阻值随机地变化的方式排列。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的任意一项所述的EC元件,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条件(1)中,所述多个区域分别具有5Ω以上500Ω以下的范围的不同电阻值。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的任意一项所述的EC元件,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条件(1)中,所述第一电极中的所述多个区域与所述第二电极中的所述多个区域分别相对。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的任意一项所述的EC元件,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条件(1)中,所述多个区域分别串联连接于所述外部电源或者并联连接于所述外部电源。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的任意一项所述的EC元件,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条件(1)中,还包括在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电致变色层之间电阻值不同的多个电阻器和/或在所述电解质层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电阻值不同的多个电阻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EC元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电阻器分别为可变电阻元件。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的任意一项所述的EC元件,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条件(2)中,所述多个区域分别具有不同的离子导电率,
所述多个区域以所述多个区域各自的离子导电率从一侧端区域朝向另一侧端区域依次变大的方式排列。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9的任意一项所述的EC元件,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樋口昌芳,清野雄基,大桥启之,
申请(专利权)人:国立研究开发法人物质·材料研究机构,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