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LAT有限公司专利>正文

热风烘箱的高效率余热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20111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12: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热风烘箱的高效率余热回收装置,包括:本体,包括使废气向内流入的本体下部一侧的废气流入口、使外部空气向内流入的本体下部另一侧的外部空气流入口、排出向内流入的外部空气的本体上部一侧的外部空气排出口以及排出向内流入的外部空气的本体上部另一侧的废气排出口;上部隔板、下部隔板,以沿着对角线方向划分的方式设置于本体的内部,以相互隔开规定间隔的方式设置,来沿着外部空气流入口和外部空气排出口形成规定大小的划分空间;以及多个翅片管,相互错开地以多个列设置于上部隔板与下部隔板之间的隔开的空间来形成多个独立的流路,来使通过废气流入口向本体的内部流入的废气经过内部并通过废气排出口向外部排出。

High efficiency waste heat recovery device of hot air ove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热风烘箱的高效率余热回收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热风烘箱的高效率余热回收装置,更详细地,涉及如下的热风烘箱的高效率余热回收装置:回收通过烘箱对液晶显示器(LCD)玻璃基板进行加热(烘烤)时使用的热风(以下,称为“废气”)的余热,来用于对向烘箱流入的常温空气进行预热。
技术介绍
通常,在液晶显示器的生产线中的液晶显示器玻璃烘烤工序和固化工序中,使用用于加热液晶显示器玻璃基板的高温热风。在此情况下,在对液晶显示器玻璃基板进行加热的过程中涂敷于液晶显示器玻璃基板的表面的物质蒸发并混合到通过液晶显示器玻璃烘烤工序供给的热风中,作为三晶体管或高分子复合材料的主要成分的树脂类和稀释剂等挥发并混合到通过固化工序供给的热风。因此,用于液晶显示器玻璃烘烤和固化工序的高温热风处于混合有污染物质的状态,在烘箱和流路内侧粘结污染物质,由于这种粘结物,引起生产工序的不良和烘箱的故障。由此,用于液晶显示器玻璃烘烤工序和固化工序中的高温热风(废气)无法再次使用并向外部排出,由此,直接损失热风的许多热能,并且,为了生成热风,烘箱需对常温的外部空气进行再次加热,因此,具有消耗大量的电能的问题。因此,最近,正在研发使从烘箱排出的废气与常温的流入空气相互进行热交换来对流入空气进行预热的余热回收装置。作为具有如上所述的目的的现有技术,公开有韩国授权专利公报第1574626号的余热回收装置和热风烘箱系统及方法(以下,称为“专利文献”)。上述专利文献中的余热回收装置包括:存储容器,引入废气和新供给空气;翅片式热管,回收在上述存储容器内的上述废气含有的热量,并向上述新供给空气提供所回收的上述热量;以及分离板,位于上述存储容器内的上述翅片式热管的中间位置,以使向上述存储容器内引入的上述废气与新供给空气不混合的方式分离上述废气与新供给空气,上述分离板形成有数量与上述翅片式热管的数量相对应的孔,形成有在各个孔用于与贯通上述孔的翅片式热管连接的连接单元,作为上述连接单元,在上述孔具有平行或倾斜形螺纹槽,作为可与在上述分离板的各孔所形成的上述连接单元连接的对应连接单元,上述翅片式热管具有用于与上述分离板相连接的平行或倾斜形螺纹槽,上述孔的直径大于在上述翅片式热管所形成的水平突出翅片的直径。但是,在上述专利文献中公开的余热回收装置中,若废气对翅片式热管(以下,称为“翅片管”)进行加热,则翅片管内部的热介质被加热,并借助对流来朝向温度相对低的翅片管的相反侧移动,最终,热介质对相反侧的翅片管进行加热并对经过相应位置的外部空气进行加热,但是,这种多级热传递方式具有如下的问题,即,热交换速度慢,在热交换过程中产生热损失,因此,无法有效地回收热风的热量。并且,当长时间使用时,包含于废气的污染物质粘结及固着于结构复杂的翅片管的外侧面,使热交换性能大大降低,因此,需定期去除固着于翅片管的污染物质,在此情况下,操作人员难以去除固着于翅片与翅片之间的污染物质,因而难以维护维修翅片管。因此,需要研发如下的热风烘箱的高效率余热回收装置:使废气与外部空气可快速且有效地进行热交换,即使包含于废气的污染物质粘结于翅片管,也可容易去除污染物质。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0001:KR10-1574626B1(2015年11月30日)专利文献0002:KR10-1597503B1(2016年02月19日)专利文献0003:KR20-0284927Y1(2002年07月27日)专利文献0004:KR20-0275766Y1(2002年05月06日)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以往的热风烘箱的余热回收装置所具有的问题而提出,本专利技术所要实现的目的在于,提供如下的热风烘箱的高效率余热回收装置:使废气与外部空气可快速且有效地进行热交换,即使包含于废气的污染物质粘结于内部,也可容易去除污染物质。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本专利技术的热风烘箱的高效率余热回收装置的一特征在于,包括:本体,包括废气流入口、外部空气流入口、外部空气排出口以及废气排出口,上述废气流入口以使废气向内部流入的方式形成于上述本体的下部一侧,上述外部空气流入口以使外部空气向内部流入的方式形成于上述本体的下部另一侧,上述外部空气排出口以排出通过上述外部空气流入口向内部流入的外部空气的方式形成于上述本体的上部一侧,上述废气排出口以排出通过上述废气流入口向内部流入的废气的方式形成于上述本体的上部另一侧;上部隔板、下部隔板,以沿着对角线方向划分的方式设置于上述本体的内部,以相互隔开规定间隔的方式设置,来沿着上述外部空气流入口和外部空气排出口形成规定大小的划分空间;以及多个翅片管,相互错开地以多个列设置于上述上部隔板与下部隔板之间的隔开的空间来形成多个独立的流路,来使通过上述废气流入口向上述本体的内部流入的废气经过内部并通过上述废气排出口向外部排出。并且,本专利技术的再一特征在于,上述翅片管由铜材质形成,对外侧面进行镀镍处理。并且,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特征在于,上述上部隔板、下部隔板包括以使废气向上述多个翅片管的内部流入及从上述多个翅片管的内部排出的方式贯通形成的多个贯通孔,在上述多个贯通孔中分别形成有规定深度的空气引导槽,借助上述空气引导槽引导通过上述废气流入口流入的废气的流入方向,向上述废气排出口侧引导从上述翅片管排出的废气的排出方向。进而,本专利技术的还有一特征在于,上述空气引导槽呈形成规定角度的扇形形状。并且,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特征在于,在上述外部空气流入口设置有向热风烘箱侧供给外部空气的送风机。根据本专利技术,以使废气经过翅片管的内侧的方式形成有流路,以使外部空气通过翅片管的外侧的方式形成有流路,因此,废气与外部空气可快速且有效地进行热交换。并且,包含于废气的异物仅粘结(或固着)于结构简单的翅片管的内侧,因此,相比于异物粘结于形成有多个热传地板的外侧面的情况,翅片管的清洗等的维护管理相对容易。并且,在上部隔板、下部隔板的贯通孔朝向废气流入口和废气排出口侧形成有规定深度的空气引导槽,通过这种空气引导槽,使废气朝向贯通孔侧流入,并使废气容易向翅片管的内侧流入,最终,不使向本体的收容空间供给的废气滞留,而是快速经过翅片管并排出,同时,提高对翅片管进行加热的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示出本专利技术的热风烘箱的高效率余热回收装置的例的结构图。图2为示出本专利技术的热风烘箱的高效率余热回收装置的例的立体图。图3为图2的分离立体图。图4为示出本专利技术的本体的例的剖视图。图5为示出在本专利技术的本体的内部设置上部隔板的例的图。图6的(a)部分及(b)部分为示出本专利技术的上部隔板、下部隔板的例的图。图7的(a)部分及(b)部分为示出本专利技术的上部隔板、下部隔板的例的剖视图。图8为示出本专利技术的翅片管的例的图。图9为示出本专利技术的翅片管的另一实施例的图。图10为示出在本专利技术的上部隔板与下部隔板之间设置翅片管的例的图。图11为示出在本专利技术的上部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风烘箱的高效率余热回收装置,对排出的废气的热量进行回收来对向烘箱供给的外部空气进行预热,其特征在于,/n上述余热回收装置包括:/n本体,包括废气流入口、外部空气流入口、外部空气排出口以及废气排出口,上述废气流入口以使废气向内部流入的方式形成于上述本体的下部一侧,上述外部空气流入口以使外部空气向内部流入的方式形成于上述本体的下部另一侧,上述外部空气排出口以排出通过上述外部空气流入口向内部流入的外部空气的方式形成于上述本体的上部一侧,上述废气排出口以排出通过上述废气流入口向内部流入的废气的方式形成于上述本体的上部另一侧;/n上部隔板、下部隔板,以沿着对角线方向划分的方式设置于上述本体的内部,以相互隔开规定间隔的方式设置,来沿着上述外部空气流入口和外部空气排出口形成规定大小的划分空间;以及/n多个翅片管,相互错开地以多个列设置于上述上部隔板与下部隔板之间的隔开的空间来形成多个独立的流路,来使通过上述废气流入口向上述本体的内部流入的废气经过内部并通过上述废气排出口向外部排出。/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1109 KR 10-2018-01374291.一种热风烘箱的高效率余热回收装置,对排出的废气的热量进行回收来对向烘箱供给的外部空气进行预热,其特征在于,
上述余热回收装置包括:
本体,包括废气流入口、外部空气流入口、外部空气排出口以及废气排出口,上述废气流入口以使废气向内部流入的方式形成于上述本体的下部一侧,上述外部空气流入口以使外部空气向内部流入的方式形成于上述本体的下部另一侧,上述外部空气排出口以排出通过上述外部空气流入口向内部流入的外部空气的方式形成于上述本体的上部一侧,上述废气排出口以排出通过上述废气流入口向内部流入的废气的方式形成于上述本体的上部另一侧;
上部隔板、下部隔板,以沿着对角线方向划分的方式设置于上述本体的内部,以相互隔开规定间隔的方式设置,来沿着上述外部空气流入口和外部空气排出口形成规定大小的划分空间;以及
多个翅片管,相互错开地以多个列设置于上述上部隔板与下部隔板之间的隔开的空间来形成多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兴焕金广硕金复洙都会仲
申请(专利权)人:LAT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