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空气循环储热放热的高温相变电锅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00851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12: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利用空气循环储热放热的高温相变电锅炉,包括机体外壳、绝热层、空气通道、蓄热模块、电热丝、换热器、高温风机、机架。本发明专利技术以空气为机体的传热介质,在利用空气循环制热储热放热的高温相变电锅炉进行热量传递,蓄热时,介质空气吸收电热丝的热量,将热量传递于蓄热模块,并且电热丝对蓄热模块进行辐射换热;放热时,高温蓄热模块将热量传递给介质空气,通过介质空气将热量传递于换热器,进而传递于用户。本发明专利技术使用清洁能源电能采暖,并在夜间用电低谷时期储热,白天用电高峰时期放热,能有效地平衡发电与用电的不协调,改善环境质量,缓解电网负载。

A high temperature phase change electric boiler using air circulation to store and release hea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空气循环储热放热的高温相变电锅炉
本专利技术涉及采暖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空气循环储热放热的高温相变电锅炉。
技术介绍
在我国北方地区,冬季的采暖方式主要以煤等化石燃料为主,以此造成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为保护环境,减少北方雾霾天气,国家推出“煤改电”政策,鼓励使用电采暖技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因此,电锅炉逐渐成为人们采暖的主要设备。在冬季寒冷季节,供暖需求高峰期时,若继续使用电采暖,无疑会对电网造成极大的负载,具有较大的安全隐患,另外,为减小电网负荷峰谷差,使发电、用电趋于平衡,鼓励人们将高峰时段的负荷转移到低谷时段,因此,“削峰填谷”一直是人们节约资源、调整电负荷的一种措施,蓄热技术便是对此措施的积极响应,采用蓄热式电锅炉采暖,可以很好的解决电能供应与需求的矛盾。现阶段蓄热式电锅炉研究较多的是显热蓄热式电锅炉,但由于其储热量较小,所需机械结构庞大,只有通过增加蓄热体的数量来获得更多的热量,将会增加蓄热式电锅炉的体积,因此显热蓄热式电锅炉的发展前景受到很大的限制。但目前市场上具有相变潜热蓄热式电锅炉主要以中低温蓄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空气循环储热放热的高温相变电锅炉,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外壳(1)、绝热层(2)、空气通道(3)、蓄热模块(4)、电热丝(5)、换热器(6)、高温风机(7)、机架(8);/n高温相变电锅炉主体部分包括机体外壳(1)和机架(8),机体外壳(1)置于机架(8)上,机体外壳(1)和机架(8)之间通过空气通道(3)联通;机体外壳(1)内贴绝热层(2),机体外壳(1)内部还安装有蓄热模块(4)和电热丝(5);机架(8)顶部内贴绝热层(2),内部还安装有换热器(6)和高温风机(7);/n所述空气通道(3)为高温相变电锅炉内部流通介质的流动通道,连通电热丝(5)、蓄热模块(4)、换热器(6)和高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空气循环储热放热的高温相变电锅炉,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外壳(1)、绝热层(2)、空气通道(3)、蓄热模块(4)、电热丝(5)、换热器(6)、高温风机(7)、机架(8);
高温相变电锅炉主体部分包括机体外壳(1)和机架(8),机体外壳(1)置于机架(8)上,机体外壳(1)和机架(8)之间通过空气通道(3)联通;机体外壳(1)内贴绝热层(2),机体外壳(1)内部还安装有蓄热模块(4)和电热丝(5);机架(8)顶部内贴绝热层(2),内部还安装有换热器(6)和高温风机(7);
所述空气通道(3)为高温相变电锅炉内部流通介质的流动通道,连通电热丝(5)、蓄热模块(4)、换热器(6)和高温风机(7);
所述蓄热模块(4)用于储存电热丝(5)提供的热量,由整齐排布的蓄热砖构成,蓄热砖与蓄热砖之间留有空隙;
所述电热丝(5)整齐分布于蓄热砖的空隙之间,电热丝(5)的两端由绝热层(2)作为支撑框架;
所述换热器(6)用于在放热过程中换取热量并输出给外界负荷;
所述高温风机(7)用于驱动空气流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空气循环储热放热的高温相变电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外壳(1)采用耐高温金属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空气循环储热放热的高温相变电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外壳(1)为矩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佳睿唐志伟胡梦迪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