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诱导通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200714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12:39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诱导通风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形成有进风口和出风口;风机,安装在所述壳体内,以诱导空气从所述进风口吹向所述出风口;导风组件,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壳体内,以改变所述出风口的吹风方向;以及驱动组件,与所述导风组件连接,以驱动所述导风组件转动。本申请的诱导通风装置,在保持通风效果的同时,通过导风组件调节出风口的吹风方向,减少因射流风速大产生的吹风感而对行人引起的不适。

A kind of induced ventila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诱导通风装置
本申请属于通风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诱导通风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地下建筑被建设,如:地下车站、地下商业街、地下商场等。由于地下建筑建设在地下,且其与地上的连接通道越来越长,为了保证地下建筑空间内的空气流动及空气质量,通常需要在连接通道上方设置通风装置。通风装置安装时,其出风口需与地面保持平行。在较长的连接通道内,沿长度方向通常需要设置多个通风装置,从通风装置射出的气流一定时间后会运动到行人活动区。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问题,为了达到较好的通风效果,通风装置的风速通常较大,但当射流风速较大时会对行人造成吹风感,引起行人不适,若想减少吹风感通常需要降低通风装置的射流速度,但这又会影响通风装置的通风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诱导通风装置,以解决现有通风装置在射流风速较大时会对行人造成吹风感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诱导通风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形成有进风口和出风口;风机,安装在所述壳体内,以诱导空气从所述进风口吹向所述出风口;导风组件,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壳体内,以改变所述出风口的吹风方向;以及驱动组件,与所述导风组件连接,以驱动所述导风组件转动。进一步地,所述诱导通风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上、并位于所述导风组件两侧的限位件,使所述导风组件在两所述限位件之间转动。进一步地,所述诱导通风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进风口处的进风导板。进一步地,所述进风口形成于所述壳体底部远离所述出风口的一端。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形成向所述出风口方向的缩口状。进一步地,所述导风组件包括:至少两个导风板;转轴,每个所述导风板与对应的所述转轴固定连接;联动件,连接至少两个所述导风板;以及传动件,与其中一个所述导风板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传动件以使所述导风板转动。进一步地,所述传动件包括传动齿条和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转轴或所述导风板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传动齿条连接;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主动齿轮和驱动源,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传动齿条啮合,所述驱动源与所述主动齿轮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源为扭片、电机或马达。进一步地,所述导风板为间隔设置的三个,每个所述导风板的一端与对应的所述转轴固定连接,所述联动件连接在三个所述导风板的另一端,所述传动件位于所述转轴与所述联动件之间。进一步地,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配置为两组,分别安装在所述壳体的两侧。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组件配置为手动式操作或电控式操作。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诱导通风装置,通过导风组件可转动地连接在壳体内,设置有与导风组件连接的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可以驱动导风组件转动,通过调节导风组件以改变出风口风的射流方向,在保持通风效果的同时,减少因射流风速大产生的吹风感而对行人引起的不适。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诱导通风装置侧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诱导通风装置正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诱导通风装置的吹风方向为水平的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诱导通风装置的吹风方向朝上的示意图;以及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诱导通风装置的吹风方向朝下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导风组件;11、导风板;12、联动件;13、转轴;14、传动件;141、传动齿条;142、连接杆;20、风机;30、壳体;31、进风口;311、进风导板;32、出风口;40、驱动组件;41主动齿轮;42、扭片;50、限位件。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具体实施方式中的详细描述应理解为本申请宗旨的解释说明,不应视为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制。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方位术语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现有技术中,诱导通风装置通过诱导,进行空气的传递。公共设施中常用在车库的通风系统中,搅匀、清除局部空气死角,使局部空气得到改善。由多组该诱导通风装置组成的无风道诱导通风子系统可与送风风机、排风风机组成整个通风排烟系统。其工作原理是由以系统设计、适当布置的多台诱导通风装置喷嘴射出的定向高速气流,诱导室外的新鲜空气或经过处理的空气,在无风管的条件下将其送到所要求的区域,实现最佳的室内气流组织,以达到高效经济的通风换气效果。诱导通风装置内置高效率离心风机,具有明显的噪声低、体积小、重量轻、吊装方便、维护简单的特点,已广泛应用于地下停车场,体育馆、车间、仓库、商场、超市、娱乐场所等大型场所的通风。一般情况下,诱导通风装置安装时,出风口与地面平行,射流方向一定。在较长的连接通道内,沿长度方向通常也需设置多个诱导通风装置。但是,目前诱导通风装置在使用中主要面临的问题是:为了达到较好的通风效果以保持空气流动和保证空气质量,诱导通风装置的风速通常较大,但当射流风速较大时,从诱导通风装置射出的气流在一定时间后会运动到行人活动区,引起行人不适,此时,若想减少吹风感就需要降低诱导通风装置的射流速度,但这又会影响诱导通风装置的通风效果。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诱导通风装置,参见图1所示,包括壳体30、风机20、导风组件10以及驱动组件40。壳体30上形成有进风口31和出风口32,风机20安装在壳体30内,以诱导空气从进风口31吹向出风口32,导风组件10可转动地连接在壳体30内,以改变出风口32的吹风方向,驱动组件40与导风组件10连接,以驱动导风组件10转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诱导通风装置,参见图1所示,通过导风组件10可转动地连接在壳体30内,设置有与导风组件10连接的驱动组件40,驱动组件40可以驱动导风组件10转动,通过调节导风组件10以改变出风口32风的射流方向,在保持通风效果的同时,减少因射流风速大产生的吹风感而对行人引起的不适。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诱导通风装置,参见图1所示,诱导通风装置还包括设置在壳体30上、并位于导风组件10两侧的限位件50,使导风组件10在两个限位件50之间转动。限位件50分别固定安装在壳体30上的出风口32处,限位件50可以为柱体,使导风组件10在两个限位件50之间转动,避免导风组件10因转动角度过大而碰到壳体30,从而对该诱导通风装置造成损害。在一实施例中,参见图1所示,诱导通风装置还包括设置在进风口31处的进风导板311。该进风导板311安装在进风口31内侧,可以是固定安装在进风口31内侧。优选的,进风导板311可旋转的安装在进风口31内侧,当风机20启动时,在壳体30中产生负压,进风口31处的进风导板311在负压的作用下转动打开进风口31;当风机20关闭时,进风导板311旋转至其覆盖进风口31,例如,设计进风导板311由于重力作用或外部驱动旋转至其覆盖进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诱导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壳体,所述壳体上形成有进风口和出风口;/n风机,安装在所述壳体内,以诱导空气从所述进风口吹向所述出风口;/n导风组件,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壳体内,以改变所述出风口的吹风方向;以及/n驱动组件,与所述导风组件连接,以驱动所述导风组件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诱导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上形成有进风口和出风口;
风机,安装在所述壳体内,以诱导空气从所述进风口吹向所述出风口;
导风组件,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壳体内,以改变所述出风口的吹风方向;以及
驱动组件,与所述导风组件连接,以驱动所述导风组件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诱导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诱导通风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上、并位于所述导风组件两侧的限位件,使所述导风组件在两所述限位件之间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诱导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诱导通风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进风口处的进风导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诱导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形成于所述壳体底部远离所述出风口的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诱导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形成向所述出风口方向的缩口状。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诱导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组件包括:
至少两个导风板;
转轴,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利伟王成哲郭辉郭旭晖庄炜茜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