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硫磺制酸转化器内衬保温材料的方法,包括做保温骨架、捆扎固定处理、一次加固处理、焊接处理、粘接加固处理、二次加固处理步骤,得内衬保温材料的硫磺制酸转化器。本申请内衬保温材料技术方案能从根源上有效遏制转化器内温度的流失,可以有效提高硫磺制酸转化器内部温度在停机状态下持续恒定48小时,比现有转化器保温效果及持续时间延长到40小时左右,在结合设备外保温双重保护,为硫磺制酸转化器设备维检修、管线故障等治理在时间上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并能降低设备故障故障、管线故障等返修率,减少转化器的维护、检修、管线故障等治理工作,减少人力物力的不必要消耗,大大提高装置的开机率,提高经济效益。
A method of lining insulation material for converter of sulphur burning sulphuric aci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硫磺制酸转化器内衬保温材料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转化器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硫磺制酸转化器内衬保温材料的方法。
技术介绍
硫磺制酸和硫铁矿制酸相比,具有工序少、流程短、工艺回来、硫利用率高、副产蒸汽多、电耗低、“三废”少的特点,因此,硫磺制酸是一种很有竞争力的制酸方法,在国内得到迅速发展。但国内硫磺制酸经过多年的实践运行,也相继暴露出一系列问题。硫磺制酸的核心设备是转化器,转化器温度的控制是整个装置正常开机的前提,硫磺制酸转化器长时间的运行后,余锅出口烟气调温阀常出现烧坏、碳化等现象,从而影响装置的安全稳定运行。随着转化器逐年老化,涉及到设备故障、管线“跑冒滴漏”等现象的治理工作较为频繁。转化器为密闭的非标设备,通常根据硫酸生产要求大多数采用“3+1”转化工艺,转化器分为4段,段与段之间用隔板隔开,每一段有一个格栅板,格栅板上装填催化剂,经过余热锅炉出来的二氧化硫烟气进入转化器一段,通过催化剂层利用催化剂的活性将二氧化硫催化氧化成三氧化硫,然后通过高温过热器冷却后进入转化器二段继续转化。二段出口烟气经过换热器降至合适的温度后进入转化器三段继续转化,再经换热冷却后气体进入一吸塔吸收三氧化硫。经过一吸塔吸收后的烟气利用二、三段反应热升温至合适温度进入转化器四段,完成烟气中剩余二氧化硫气体的转化,四段出来的烟气经过换热冷却后进入二吸塔吸收三氧化硫,从二吸塔出来的烟气进入烟囱直接排入大气。硫磺制酸转化器温度的控制是整个装置正常开机的前提,对于硫酸的转化率、尾气等指标的控制尤为重要。随着装置逐年老化,涉及到设备故障、管线“跑冒滴漏”等现象的治理工作较为频繁,这些工作的进行都是在跟时间进行赛跑。目前,现有技术都是采用设备外保温形式来对其进行保温处理,确保硫磺制酸转化器温度的恒定,但是保温的根源没有得到有效的保障,在硫磺制酸转化器正常开机对机的情况下对于确保转化温度的恒定没有任何问题,如果遇到紧急情况停机处理设备、管线故障漏点时保温持续时间只能维持在8h左右。所以,设备外保温形式导致转化器内部温度的保温效果没有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使得转化器保温持续时间得不到长时间有效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硫磺制酸转化器内衬保温材料的方法。本申请内衬保温材料技术方案能从根源上有效遏制转化器内温度的流失,可以有效提高硫磺制酸转化器内部温度在停机状态下持续恒定48小时,比原有技术方案保温效果及持续时间延长到40小时左右,在结合设备外保温双重保护,为硫磺制酸转化器设备维检修、管线“跑、冒、滴、漏”等治理在时间上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并能降低设备故障故障、管线故障等返修率,减少转化器的维护、检修、管线故障等治理工作,减少人力物力的不必要消耗,大大提高装置的开机率,提高经济效益。为了能够达到上述所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硫磺制酸转化器内衬保温材料的方法,包括做保温骨架、捆扎固定处理、一次加固处理、焊接处理、粘接加固处理、二次加固处理步骤,得到所述内衬保温材料的硫磺制酸转化器。进一步地,所述的一种硫磺制酸转化器内衬保温材料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做保温骨架:在硫磺制酸转化器的内壁和外壁上分别进行保温钉A的焊接,然后用角铁、扁铁做保温骨架;(2)捆扎固定处理:先将硅酸铝纤维毡和玻璃纤维毡挂在步骤(1)焊接好的保温钉A上,然后用铁丝对硅酸铝纤维毡和玻璃纤维毡分别捆扎固定在转化器的保温毡上;(3)一次加固处理:把波纹铝板用铆钉、钻尾螺丝固定在步骤(1)的保温骨架上;(4)焊接处理:用不锈钢焊条在上述加固处理后的转化器的内壁上焊接保温钉B;(5)粘接加固处理:将两层硅酸铝板挂在上述保温钉B上,硅酸铝板与转化器加固处理后的内壁采用耐高温粘接剂进行粘接;(6)二次加固处理:用耐高温不锈钢锚固钉将硅酸铝板钉在转化器上述加固处理后的内壁上,然后在硅酸铝板涂刷耐磨胶泥,得到所述内衬保温材料的硫磺制酸转化器。进一步地,在步骤(1),所述保温钉A之间的距离按照尺寸为400mm*400mm进行焊接。保温骨架为后续固定波纹铝板做准备,如内衬硅酸铝板则不需要做保温骨架,保温钉A是直接焊接在设备上的。进一步地,在步骤(1),所述角铁的尺寸大小为30mm*30mm,所述扁铁的直径大小为28~32mm。进一步地,在步骤(2),所述硅酸铝纤维毡的直径为95~105mm,所述玻璃纤维毡的直径为145~155mm。进一步地,在步骤(2),所述铁丝为12#铁丝;所述硅酸铝纤维毡直接包裹着设备,所述玻璃纤维毡直接包裹在该硅酸铝纤维毡上,每包裹一层硅酸铝纤维毡或玻璃纤维毡就用12#铁丝捆绑一次。进一步地,在步骤(3),所述波纹铝板的厚度为0.7~0.9mm;所述铆钉的尺寸大小为5mm*16mm,所述钻尾螺丝的尺寸大小为3.2mm*25mm。波纹铝板作为保温材料的密封防水层对其进行保护。外保温需要用铝板做防水处理,内保温则不需要用铝板做防水处理。进一步地,在步骤(4),所述保温钉B之间的距离按照尺寸为400mm*400mm进行焊接。内保温时因为内衬硅酸铝板密度较大,所以不需要用12#铁丝进行捆扎处理。进一步地,在步骤(6),所述耐磨胶泥由耐高温胶水和浇注料按照质量比=1:1~2混合制备而成。进一步地,在步骤(6),所述耐磨胶泥涂刷两层。由于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方法对转化器进行内衬保温材料后,能从根源上有效遏制转化器内部温度的流失,使转化器内、外保温双重保护,确保转化器内的温度在停机状态下的恒温时间较长。(2)本申请方法对转化器进行内衬保温材料后,比现有技术方案保温效果好,转化器内部温度在停机状态下保温持续时间能有效维持在48h,而现有技术转化器内部温度在停机状态下保温持续时间仅有8h,为设备、管线的维检修提供有力的时间保障,。(3)本专利技术对于转化器开机时转换温度的有效控制,有利于转化器内的触媒(启燃温度350℃)在高温条件下产生催化效应,从而在短时间内进行高效转化,达到提高转化率,使尾气得到有效控制,预防环保事故的发生。(4)经济效益方面,本专利技术方法降低设备故障故障、管线“跑、冒、滴、漏”等返修率,减少转化器的维护、检修、管线“跑、冒、滴、漏”等治理工作,减少人力物力的不必要消耗,大大提高装置的开机率,并让维保单位有更充足的时间处理设备故障、检修、管线“跑、冒、滴、漏”等现象。(5)本专利技术方法为装置在安全、环保等前提下长周期稳定运行提供技术保障,创造一定量的经济效益价值。(6)本申请内衬保温材料技术方案能从根源上有效遏制转化器内温度的流失,可以有效提高硫磺制酸转化器内部温度在停机状态下持续恒定48小时,比原有技术方案保温效果及持续时间延长到40小时左右,在结合设备外保温双重保护,为硫磺制酸转化器设备维检修、管线“跑、冒、滴、漏”等治理在时间上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硫磺制酸转化器内衬保温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做保温骨架、捆扎固定处理、一次加固处理、焊接处理、粘接加固处理、二次加固处理步骤,得到所述内衬保温材料的硫磺制酸转化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硫磺制酸转化器内衬保温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做保温骨架、捆扎固定处理、一次加固处理、焊接处理、粘接加固处理、二次加固处理步骤,得到所述内衬保温材料的硫磺制酸转化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硫磺制酸转化器内衬保温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做保温骨架:在硫磺制酸转化器的内壁和外壁上分别进行保温钉A的焊接,然后用角铁、扁铁做保温骨架;
(2)捆扎固定处理:先将硅酸铝纤维毡和玻璃纤维毡挂在步骤(1)焊接好的保温钉A上,然后用铁丝对硅酸铝纤维毡和玻璃纤维毡分别捆扎固定在转化器的保温毡上;
(3)一次加固处理:把波纹铝板用铆钉、钻尾螺丝固定在步骤(1)的保温骨架上;
(4)焊接处理:用不锈钢焊条在上述加固处理后的转化器的内壁上焊接保温钉B;
(5)粘接加固处理:将两层硅酸铝板挂在上述保温钉B上,硅酸铝板与转化器加固处理后的内壁采用耐高温粘接剂进行粘接;
(6)二次加固处理:用耐高温不锈钢锚固钉将硅酸铝板钉在转化器上述加固处理后的内壁上,然后在硅酸铝板涂刷耐磨胶泥,得到所述内衬保温材料的硫磺制酸转化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硫磺制酸转化器内衬保温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所述保温钉A之间的距离按照尺寸为400mm*400mm进行焊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硫磺制酸转化器内衬保温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晏大波,余永浩,龚旭,田勇,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开磷集团矿肥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