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裂耐高压连接软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0006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12: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裂耐高压连接软管,包括软管本体、耐热层、总耐高压层、防裂层和外饰面层,耐热层覆盖在软管本体的外表面上,耐热层包括内保温层和外保温层;总耐高压层设置在耐热层的外侧,总耐高压层包括第一耐高压层和第二耐高压层;第一耐高压层设置在外保温层的外侧并与外保温层紧密贴合;第二耐高压层设置在第一耐高压层的外侧,第二耐高压层与第一耐高压层紧密贴合;防裂层覆盖在第二耐高压层的外表面上;外饰面层覆盖在防裂层的外表面上,通过耐热层、总耐高压层、防裂层和外饰面层的相互配合作用,对软管本体起到防护作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连接软管易发生破裂的问题。

An anti crack and high pressure resistant connecting ho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裂耐高压连接软管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活用品
,尤其涉及一种防裂耐高压连接软管
技术介绍
现有的连接软管因其机械强度高,不易被酸、碱等物质腐蚀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水龙头进水连接管、热水器连接管、煤气管道连接管等。连接软管多被用于高温高压的恶劣环境下。一般的连接软管都是采用钢材料制作而成的,碳当量等于或大于0.40%的低合金钢、中高碳钢、合金钢、工具钢和超高强度钢等钢种在焊接时易产生冷裂倾向,而形成冷裂纹。并且在一些高压高温环境下使用时,连接软管会发生破裂等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
技术介绍
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防裂耐高压连接软管,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连接软管易发生破裂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防裂耐高压连接软管,包括软管本体,还包括耐热层、总耐高压层、防裂层和外饰面层,所述耐热层覆盖在软管本体的外表面上,耐热层包括内保温层和外保温层;所述内保温层与软管本体的外表面紧密贴合,外保温层设置在内保温层的外表面上;所述总耐高压层设置在耐热层的外侧,总耐高压层包括第一耐高压层和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裂耐高压连接软管,包括软管本体(1),其特征在于,包括耐热层(2)、总耐高压层(3)、防裂层(4)和外饰面层(5),所述耐热层(2)覆盖在软管本体(1)的外表面上,耐热层(2)包括内保温层(21)和外保温层(22);所述内保温层(21)与软管本体(1)的外表面紧密贴合,外保温层(22)设置在内保温层(21)的外表面上;所述总耐高压层(3)设置在耐热层(2)的外侧,总耐高压层(3)包括第一耐高压层(31)和第二耐高压层(32);所述第一耐高压层(31)设置在外保温层(22)的外侧并与外保温层(22)紧密贴合;所述第二耐高压层(32)设置在第一耐高压层(31)的外侧,第二耐高压层(3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裂耐高压连接软管,包括软管本体(1),其特征在于,包括耐热层(2)、总耐高压层(3)、防裂层(4)和外饰面层(5),所述耐热层(2)覆盖在软管本体(1)的外表面上,耐热层(2)包括内保温层(21)和外保温层(22);所述内保温层(21)与软管本体(1)的外表面紧密贴合,外保温层(22)设置在内保温层(21)的外表面上;所述总耐高压层(3)设置在耐热层(2)的外侧,总耐高压层(3)包括第一耐高压层(31)和第二耐高压层(32);所述第一耐高压层(31)设置在外保温层(22)的外侧并与外保温层(22)紧密贴合;所述第二耐高压层(32)设置在第一耐高压层(31)的外侧,第二耐高压层(32)与第一耐高压层(31)紧密贴合;所述防裂层(4)覆盖在第二耐高压层(32)的外表面上;所述外饰面层(5)覆盖在防裂层(4)的外表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裂耐高压连接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保温层(21)为纳米隔热涂层;所述外保温层(22)为硅酸铝管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裂耐高压连接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隔热涂层的厚度在0.1毫米至0.2毫米之间,所述硅酸铝管壳的厚度在0.2毫米至0.3毫米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道应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宝立华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