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二氧化碳发电热能转化机械能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二氧化碳发电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二氧化碳发电热能转化机械能装置。
技术介绍
二氧化碳发电是一种新型发电技术。自第一次工业革命以后,热能的主要利用方式是将热能通过动力系统转化为机械能,为人类的活动提供动力。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系统属于动力系统的一种,是以超临界状态的二氧化碳作为工质,将热源的热量转化为机械能,其热源可来自核反应堆、太阳能、地热能、工业废热、化石燃料燃烧等。超临界二氧化碳工质的优良特性使得其系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研究价值。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系统是一种以超临界状态的二氧化碳为工质的布雷顿循环系统,其循环过程是:首先,超临界二氧化碳经过压缩机升压;然后,利用换热器将工质等压加热;其次,工质进入涡轮机,推动涡轮做功,涡轮带动电机发电;最后,工质进入冷却器,恢复到初始状态,再进入压气机形成闭式循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二氧化碳发电热能转化机械能装置,其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可以将二氧化碳加工为超临界状态进行发电。本专利技术涉及二氧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二氧化碳发电热能转化机械能装置,包括压缩筒(1)、平板(2)、压片(101)、出口管(106)、限位环(107)、顶杆(3)、支撑柱(303)、转片(304)、弧形板(307)、电热丝(308)和臂杆(309),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板(2)的上侧固定连接有压缩筒(1),压缩筒(1)内竖直滑动连接有压片(101),平板(2)的下侧设置有与压缩筒(1)同轴设置的出口管(106),出口管(106)与压缩筒(1)相连通,转片(304)的左端转动连接在出口管(106)上,出口管(106)上固定连接有限位环(107),转片(304)的上下两侧分别与平板(2)和限位环(107)相贴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二氧化碳发电热能转化机械能装置,包括压缩筒(1)、平板(2)、压片(101)、出口管(106)、限位环(107)、顶杆(3)、支撑柱(303)、转片(304)、弧形板(307)、电热丝(308)和臂杆(309),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板(2)的上侧固定连接有压缩筒(1),压缩筒(1)内竖直滑动连接有压片(101),平板(2)的下侧设置有与压缩筒(1)同轴设置的出口管(106),出口管(106)与压缩筒(1)相连通,转片(304)的左端转动连接在出口管(106)上,出口管(106)上固定连接有限位环(107),转片(304)的上下两侧分别与平板(2)和限位环(107)相贴合,转片(304)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柱(303),支撑柱(303)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顶杆(3),顶杆(3)的前后两端均滑动连接有臂杆(309),两个臂杆(309)的右端均固定连接有弧形板(307),两个弧形板(307)分别位于压缩筒(1)的前后两侧,两个弧形板(307)的相对面上均设置有多个电热丝(30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氧化碳发电热能转化机械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碳发电热能转化机械能装置还包括横杆(102)、压柱(103)和伸缩杆(104),压片(101)的上侧固定连接有压柱(103),压柱(103)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横杆(102),伸缩杆(104)的下部固定连接在平板(2)的上侧,伸缩杆(104)的上端固定连接在横杆(10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二氧化碳发电热能转化机械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碳发电热能转化机械能装置还包括螺杆(301)和双轴电机(302),支撑柱(303)的上部固定连接有双轴电机(302),双轴电机(302)的前后两端的输出轴上均固定连接有螺杆(301),两个螺杆(301)分别通过螺纹与两个臂杆(309)相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二氧化碳发电热能转化机械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碳发电热能转化机械能装置还包括固定座(201)、平移轴(202)、前后移杆(203)和滑孔(305),平板(2)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座(201),前后移杆(203)的前后两端分别滑动连接在两个固定座(201)上,前后移杆(203)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平移轴(202),转片(304)上设置有滑孔(305),平移轴(202)滑动连接在滑孔(305)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二氧化碳发电热能转化机械能装置,...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