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式纳米分子直径选择性过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98198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11:47
一种可调式纳米分子直径选择性过滤器,过滤器包括容器,容器包括混合池、筛选池和小分子池三部分,混合池和筛选池、筛选池和小分子池之间分别设置过滤器连通,过滤器在长度方向上位于中部设置两头通透的圆柱形连接孔,连接孔内在两头分别套接混合池和筛选池的外壁、或套接筛选池和小分子池的外壁,过滤器上平行于两头在中部设置插孔,插孔内嵌入滤板。筛选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预混合;2)混匀;3)安装滤板;4)推压混合液;5)收集样品;6)容器的清洗灭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解决电子显微镜判断纳米分子直径结果不准确、电子显微镜仪器匮乏且使用步骤繁多的技术问题。

An adjustable nanomolecular diameter selective fil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式纳米分子直径选择性过滤器
本技术涉及纳米分子直径选择领域,具体为一种可调式纳米分子直径选择性过滤器。
技术介绍
纳米分子在很多方面都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如化学工业、材料学及医学方面等等。纳米分子由于其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可以实现很多非纳米分子无法完成的功能,如高效的催化能力,良好的光热效应,良好的光动力效应,良好的载药能力等。其中一些纳米分子的特殊功能,如光热效应、光动力效应以及载药能力现阶段被应用于医学中,最常见应用的方面是肿瘤的靶向治疗。然而实现这些生物医学方面的功能一个比较关键的方案就是确定其物理化学性质,如大小、厚度、表面电位、表面修饰分子等等。这其中一个比较重要的物理性质就是纳米分子的大小,即纳米分子的直径。以氧化石墨烯纳米分子为例,氧化石墨烯纳米分子的直径与其在靶向抗肿瘤中的作用直接相关。纳米分子的直径越大,其进入肿瘤细胞难度越大,且光热效应越来越差,然而若纳米分子的直径过小,则其载药能力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检测也变得更加困难,实验的不确定性因素会增加。因此,比较理想的氧化石墨烯纳米分子的直径应当控制在某一数值范围之内,目前的很多利用氧化石墨烯纳米分子抗肿瘤实验中,所采用的纳米氧化石墨烯的直径多在50nm-100nm之间。在目前的大多数实验中,分子直径只能作为一个测量结果,最常用的测量方法是扫描电子显微镜,通过电子显微镜拍照,确定制作出的分子直径。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工作原理见相关资料及专利,本技术中不再详述。在现有的实验过程中,纳米分子制备完成后,往往是直接放置于电子显微镜下确定大小,这种大小可能是完全不符合要求的(如其中较大比例的直径过大或过小的分子),更多出现的情况是不均一的分子直径,其中有一定比例的分子直径是符合要求的,也有不符合要求的,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在实验过程中没有进行分子直径的筛选,主观因素较大。这无疑会对实验结果造成较大的影响,由于不符合要求的分子直径的纳米分子并不能实现预期的实验功能,可能会使实验产生假阳性或者假阴性的结果,影响实验结果的判定。此外在现实实验中,电子显微镜属于比较紧缺的资源,其使用也十分复杂,需要经过繁琐的取材、制片环节。使用本技术可以对分子直径进行筛选,筛选后的分子符合要求的概率更大,可以减少电子显微镜的使用频次,使实验过程更加简洁、节约。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可调式纳米分子直径选择性过滤器,以解决电子显微镜判断纳米分子直径结果不准确、电子显微镜仪器匮乏且使用步骤繁多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可调式纳米分子直径选择性过滤器,包括容器,所述容器包括混合池、筛选池和小分子池三部分,所述混合池和筛选池、筛选池和小分子池之间分别设置过滤器连通,所述容器为胶囊形,所述筛选池为两头通透的圆柱形壳,所述混合池和小分子池均为一头通透、一头呈球面封闭的壳体,所述过滤器为长方体,所述过滤器在长度方向上位于中部设置两头通透的圆柱形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内在两头分别套接所述混合池和筛选池的外壁、或套接所述筛选池和小分子池的外壁,所述过滤器上平行于两头在中部设置插孔,所述插孔在过滤器的一侧开口、其余侧封闭,所述插孔内嵌入滤板,所述滤板包括边缘部和所述边缘部中部固定的中心片,所述中心片与连接孔孔壁轮廓重合设置,所述边缘部与过滤器的插孔孔壁之间密封设置;所述混合池池壁上设置通气口和连接口,所述筛选池池壁上设置连接口,所述小分子池池壁上设置通气口和连接口,各所述连接口和通气口上均设置阀门;所述中心片为带孔滤网或无孔板材,所述中心片为带孔滤网时、所述混合池和筛选池之间的滤网孔径大于所述筛选池和小分子池之间的孔径。所述边缘部两侧固定密封垫。所述混合池前端呈球面的池壁中部及边缘分别设置连接口一和连接口二、侧壁上设置通气口一,所述筛选池侧壁设置连接口三,所述小分子池末端呈球面的池壁中部设置连接口四、侧壁上设置通气口二。所述过滤器上位于插孔的开口两侧沿滤板插入方向设置内凹部,所述滤板的尾部位于所述内凹部内。一种可调式纳米分子直径选择性过滤器的筛选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预混合:混合池的连接口一、连接口二和通气口一的阀门打开,容器的其余阀门关闭,在过滤器的插孔内插入中心片为无孔板材的滤板;取注射器将待处理的纳米分子溶液从所述连接口一注入所述混合池内,再取另一注射器将稀释液从所述连接口二注入所述混合池内,关闭所述连接口一和连接口二的阀门;2)混匀:将所述容器放入超声池或震荡池中进行震荡混匀,待所述混合池内的纳米分子溶液和稀释液充分混匀后,且所述通气口一不再放气时关闭通气口一阀门;3)安装中心片为带孔滤网的滤板:将所述容器垂直竖起,使所述混合池内溶液集中于前端,将步骤1)中的两块所述中心片为无孔板材的滤板取出,分别换成所述中心片为带孔滤网的滤板,且所述混合池和筛选池之间的滤网孔径大于所述筛选池和小分子池之间的孔径;4)推压混合液:用注射器将空气从所述混合池的连接口二推入,反复多次直至将所述步骤2)中混合池和筛选池中液体全部挤压至小分子池内;5)收集样品:取注射器吸取一定量的纯水或生理盐水或有机溶剂从连接口三注入,待所述筛选池内物质溶解于纯水或生理盐水或有机溶剂后,取新的注射器从所述连接口三将所述筛选池内溶液吸出;所述小分子池内的液体丢弃;或:取注射器吸取一定量的纯水或生理盐水或有机溶剂分部从连接口三和连接口四注入,待所述筛选池和小分子池内物质溶解于纯水或生理盐水或有机溶剂后,取新的注射器分别从所述连接口三和连接口四将所述筛选池和小分子池内溶液吸出;6)容器的清洗灭菌:所述容器的连接口一和连接口四的阀门打开,其余阀门关闭,用注射器依次将材料洗脱剂、纯水从连接口四注入,所述材料洗脱剂或纯水依次经小分子池、筛选池、混合池后从连接口一流出,重复多次后进行消毒灭菌。所述步骤1)中的所述稀释液为纯水或生理盐水。本技术有以下积极有益效果:1)能够获得计划直径的分子;2)能够梯度筛选分子;3)使用本技术对分子直径进行筛选后的分子符合要求的概率更大,可以减少电子显微镜的使用频次,使实验更加经济、快捷,同时可以增强实验的可信度,也可以根据实验要求,设置不同直径纳米分子的对照组,使实验过程更加简洁、节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过滤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滤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A-A位置剖面图;图5为本技术的滤板插入插孔内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两处过滤器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7为使用本技术过滤器进行混合操作的示意图。附图编号:1-混合池,11-连接口一,12-连接口二,13-通气口一,2-筛选池,21-连接口三,3-小分子池,31-连接口四,32-通气口二,4-过滤器,41-连接孔,42-插孔,43-内凹部,5-滤板,51-边缘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式纳米分子直径选择性过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容器,所述容器包括混合池(1)、筛选池(2)和小分子池(3)三部分,所述混合池(1)和筛选池(2)、筛选池(2)和小分子池(3)之间分别设置过滤器(4)连通,/n所述容器为胶囊形,所述筛选池(2)为两头通透的圆柱形壳,所述混合池(1)和小分子池(3)均为一头通透、一头呈球面封闭的壳体,所述过滤器(4)为长方体,/n所述过滤器(4)在长度方向上位于中部设置两头通透的圆柱形连接孔(41),所述连接孔(41)内在两头分别套接所述混合池(1)和筛选池(2)的外壁、或套接所述筛选池(2)和小分子池(3)的外壁,所述过滤器(4)上平行于两头在中部设置插孔(42),所述插孔(42)在过滤器(4)的一侧开口、其余侧封闭,所述插孔(42)内嵌入滤板(5),所述滤板(5)包括边缘部(51)和所述边缘部(51)中部固定的中心片(52),所述中心片(52)与连接孔(41)孔壁轮廓重合设置,所述边缘部(51)与过滤器(4)的插孔(42)孔壁之间密封设置;/n所述混合池(1)池壁上设置通气口和连接口,所述筛选池(2)池壁上设置连接口,所述小分子池(3)池壁上设置通气口和连接口,/n各所述连接口和通气口上均设置阀门;/n所述中心片(52)为带孔滤网或无孔板材,所述中心片(52)为带孔滤网时、所述混合池(1)和筛选池(2)之间的滤网孔径大于所述筛选池(2)和小分子池(3)之间的孔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式纳米分子直径选择性过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容器,所述容器包括混合池(1)、筛选池(2)和小分子池(3)三部分,所述混合池(1)和筛选池(2)、筛选池(2)和小分子池(3)之间分别设置过滤器(4)连通,
所述容器为胶囊形,所述筛选池(2)为两头通透的圆柱形壳,所述混合池(1)和小分子池(3)均为一头通透、一头呈球面封闭的壳体,所述过滤器(4)为长方体,
所述过滤器(4)在长度方向上位于中部设置两头通透的圆柱形连接孔(41),所述连接孔(41)内在两头分别套接所述混合池(1)和筛选池(2)的外壁、或套接所述筛选池(2)和小分子池(3)的外壁,所述过滤器(4)上平行于两头在中部设置插孔(42),所述插孔(42)在过滤器(4)的一侧开口、其余侧封闭,所述插孔(42)内嵌入滤板(5),所述滤板(5)包括边缘部(51)和所述边缘部(51)中部固定的中心片(52),所述中心片(52)与连接孔(41)孔壁轮廓重合设置,所述边缘部(51)与过滤器(4)的插孔(42)孔壁之间密封设置;
所述混合池(1)池壁上设置通气口和连接口,所述筛选池(2)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文博邓享誉邵增务卿湘城张志才黄玮梁航钟彬龙黄欣王尚玉程成王朋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