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控的泥石流多点冲击电磁试验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泥石流防治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调控的泥石流多点冲击电磁试验装置。
技术介绍
我国中西部地区泥石流灾害频发,造成人民生命财产损失相当严重。泥石流冲击力由浆体动压力和大石块撞击力两部分组成,而对泥石流防治工程结构而言,后者是其损坏的最主要原因,所以对泥石流大石块冲击力和数据获取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目前,泥石流研究中冲击力数据的获取主要有野外实则和室内物理模型试验两种方式。前者主要是通过在防治结构上安装冲击力传感器获取相关数据,但泥石流发生的时间,大石块对防治结构冲击位置和角度都不确定,因此大石块冲击力数据的获取难度相当大;后者主要是通过建造斜面冲击试验台架,并定制若干个实心铁球作为冲击物,利用铁球从斜槽滚下产生的动能来实现冲击。但该试验装置存在冲击力不足,冲击角度和位置不确定,冲击范围有限,冲击点单一,试验与实际情况偏差较大,操作不便,试验装置笨重且成本高等问题。因此,开发一种冲击位置和角度可调控,能实现多点冲击的铁球模拟大石块冲击室内模型试验装置是研究人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控的泥石流多点冲击电磁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钢框架、自动顶升装置、电磁弹射装置、自动起吊装置和铁球;/n所述钢框架包括四根竖向设置的钢柱(17),两根水平平行设置的钢梁(18)分别连接在两根钢柱(17)之间、并能够上下自由移动位置,两钢梁(18)通过两根水平设置的导轨梁(20)连接在一起;/n所述自动顶升装置包括电动液压张拉千斤顶(6)和用于控制电动液压张拉千斤顶(6)工作的张拉控制仪(21),两套电动液压张拉千斤顶(6)分别固定在两根钢梁(18)下方用于驱动钢梁(18)的升降;/n所述电磁弹射装置包括半弧形轨道(11)、橡胶套管(12)和电磁控制仪(16)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控的泥石流多点冲击电磁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钢框架、自动顶升装置、电磁弹射装置、自动起吊装置和铁球;
所述钢框架包括四根竖向设置的钢柱(17),两根水平平行设置的钢梁(18)分别连接在两根钢柱(17)之间、并能够上下自由移动位置,两钢梁(18)通过两根水平设置的导轨梁(20)连接在一起;
所述自动顶升装置包括电动液压张拉千斤顶(6)和用于控制电动液压张拉千斤顶(6)工作的张拉控制仪(21),两套电动液压张拉千斤顶(6)分别固定在两根钢梁(18)下方用于驱动钢梁(18)的升降;
所述电磁弹射装置包括半弧形轨道(11)、橡胶套管(12)和电磁控制仪(16),两条半弧形轨道(11)位置相对嵌套在橡胶套管(12)里,电磁控制仪使弹射装置产生洛伦兹力将铁球(10)弹射出去;多根水平平行设置的橡胶套管(12)通过滑块(14)分别安装在两根导轨梁(20)上,橡胶套管(12)与导轨梁(20)垂直设置、且能够沿两根导轨梁(20)水平移动;
自动起吊装置包括连接在钢柱(17)顶部的两根水平设置的滑轨,安装在滑轨上的移动钢梁及安装在移动钢梁上的吊装小车(7),移动钢梁与滑轨垂直设置、且能够在滑轨上自由移动,吊装小车(7)能够沿移动钢梁移动,吊装小车连接有用于吊装铁球(10)的吊装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控的泥石流多点冲击电磁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四根竖向设置的钢柱(17)之间设置有上下两层钢梁(18),每层包括两根水平平行设置的钢梁(18),上下两层钢梁(18)均能够上下自由移动位置,每层的两根钢梁(18)均通过两根水平设置的导轨梁(20)连接在一起,导轨梁(20)上均安装有电磁弹射装置;所述自动顶升装置分上下两部分,下部电动液压张拉千斤顶(6)固定在下层钢梁(18)下方用于升降下层钢梁(18),上部电动液压张拉千斤顶(6)固定在上层钢梁(18)下方用于升降上层钢梁(1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控的泥石流多点冲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永胜,吕宝宏,张哓斌,朱浩,刘建设,董旭光,张岩鉴,祝佳,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甘肃;6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