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功能实验水槽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功能实验水槽,特别是一种用于水利行业的基础理论研究试验中的多功能实验水槽。
技术介绍
在以往的水槽基础理论实验研究中,水槽主要应用于水利行业的基础理论研究试验,研究天然河道中弯道水流,弯道水流是河道中常见的一种水流运动现象,是组成河流的最基本单元,分布很广,对防洪、航运等有重要的影响。弯道水流是指行进在弯曲河道中的水流。由于边界条件的不同,弯道中行进的水流运动特性也与顺直河段中不同。弯道水流运动规律的研究,在河流治理、港口兴建、引水排沙、桥墩防冲以及改善河道航运等方面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传统U型水槽只能完成直段试验、弯道试验,功能上比较单一,不能满足多方面的试验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试验水槽功能单一和没有坡度的缺点,而提供一种多功能实验水槽。为了完成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多功能实验水槽,它包括:定坡段水槽、弯段水槽、过渡连接装置、变坡段水槽、第一水泵、第二水泵、第三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实验水槽,它包括:定坡段水槽(9)、弯段水槽(7)、过渡连接装置(17)、变坡段水槽(4)、第一水泵(2)、第二水泵(11)、第三水泵(12)、升降机(15)、铰链(6)和支架(16),定坡段水槽(9)、弯段水槽(7)和变坡段水槽(4)依次连接在一起组成回弯形水槽,多个支架(16)支撑着定坡段水槽(9)和弯段水槽(7)的底面,在定坡段水槽(9)的端部分别通过第二水泵(11)和第三水泵(12)与水库(1)相连,在定坡段水槽(9)端部的底面上开有第一出水口(23),第一出水口(23)通过阀门(26)与水库(1)相连,在靠近弯段水槽(7)的定坡段水槽(9)底面上开有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实验水槽,它包括:定坡段水槽(9)、弯段水槽(7)、过渡连接装置(17)、变坡段水槽(4)、第一水泵(2)、第二水泵(11)、第三水泵(12)、升降机(15)、铰链(6)和支架(16),定坡段水槽(9)、弯段水槽(7)和变坡段水槽(4)依次连接在一起组成回弯形水槽,多个支架(16)支撑着定坡段水槽(9)和弯段水槽(7)的底面,在定坡段水槽(9)的端部分别通过第二水泵(11)和第三水泵(12)与水库(1)相连,在定坡段水槽(9)端部的底面上开有第一出水口(23),第一出水口(23)通过阀门(26)与水库(1)相连,在靠近弯段水槽(7)的定坡段水槽(9)底面上开有第二出水口(24),第二出水口(24)通过阀门(26)与水库(1)相连;在变坡段水槽(4)的端部分别通过第一水泵(2)和第三水泵(12)与水库(1)相连,其特征在于:弯段水槽(7)的一端与定坡段水槽(9)相连,弯段水槽(7)的另一端通过过渡连接装置(17)与变坡段水槽(4)相连,过渡连接装置(17)为柔性材料,在靠近过渡连接装置(17)的变坡段水槽(4)底面上开有第三出水口(25),第三出水口(25)通过阀门(26)与水库(1)相连,与定坡段水槽(9)相连的弯段水槽(7)处的横截面面积是与变坡段水槽(4)相连的弯段水槽(7)处的横截面面积的2-4倍,弯段水槽(7)拐弯处的横截面面积是与定坡段水槽(9)相连的弯段水槽(7)处的横截面面积的1.3-1.5倍,铰链(6)装在靠近过渡连接装置(17)的变坡段水槽(4)的底面上,沿着变坡段水槽(4)底面的长度方向上装有至少一对升降机(15),至少两个升降机(15)顶住变坡段水槽(4)底面的两侧并使变坡段水槽(4)底面绕着铰链(6)上升或下降,变坡段水槽(4)底面与水平面倾斜度为0-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实验水槽,其特征在于:在靠近变坡段水槽(4)端部的变坡段水槽(4)横截面上装有造波机(3),在靠近过渡连接装置(17)的变坡段水槽(4)横截面上装有变坡段尾门(5)。
3.如权利要求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曲兆松,王宇,徐家园,顾伟,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尚水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