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板式锚碇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197818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11: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板式锚碇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所述的板式锚碇结构包含承压板和锚碇,所述锚碇设于所述承压板上,所述锚碇与所述承压板为一体浇筑成型,所述承压板上覆盖有回填土,所述回填土的上表面与地面齐平。所述的板式锚碇结构的所述承压板设于地面以下,利用开挖的回填土自身的重力,能够提供较好的锚固力,结构简单,施工方便,能够节省用地,减少开挖深度,降低深基坑开挖崩塌风险,节约施工成本。

A plate type anchorage structure and its construc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板式锚碇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施工
,特别是一种板式锚碇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在大型拱桥的施工过程中,由于前期作业需要通过扣索对主拱进行吊装,当主拱合拢后,就可以拆除扣索,因此在主拱合拢前需要在桥梁两岸分别设置临时的锚碇用于张拉扣索。锚碇按结构形式可分为重力式锚碇和隧道式锚碇,重力式锚碇依靠其巨大的重力抵抗主缆拉力,隧道式锚碇的锚体嵌入基岩内,借助基岩抵抗主缆拉力。除了在基岩坚实完整的地区适合用隧道式锚碇外,其它情况下大多采用重力式锚碇。由于重力式锚碇需要浇筑大体积的混凝土,通过混凝土的重力来提供锚固力,锚固力的大小同混凝土的重力成正比,而作为临时锚碇,其使用时间较短,施工成本较大,施工风险较高,占用施工用地时还需进行拆除,对施工工程造成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作为临时使用的重力式锚碇需要浇筑大体积的混凝土,增加施工成本和施工风险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在此提供一种板式锚碇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所述的板式锚碇结构利用开挖的回填土自身的重力,能够提供较好的锚固力,结构简单,施工方便,能够节省用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板式锚碇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承压板(1)和锚碇,所述锚碇设于所述承压板(1)上,所述锚碇与所述承压板(1)为一体浇筑成型,所述承压板(1)上覆盖有回填土(12),所述回填土(12)与原地面适配。/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1114 CN 20191111642431.一种板式锚碇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承压板(1)和锚碇,所述锚碇设于所述承压板(1)上,所述锚碇与所述承压板(1)为一体浇筑成型,所述承压板(1)上覆盖有回填土(12),所述回填土(12)与原地面适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式锚碇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个或两个承台,所有所述承台设于所述承压板(1)上,每个所述承台与所述承压板(1)为一体浇筑成型,每个所述承台的高度小于所述回填土(12)的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板式锚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锚碇包含两个锚碇单元(2),两个所述锚碇单元(2)分别设于其中一个所述承台的两侧,每个所述锚碇单元(2)的高度大于所述回填土(12)的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板式锚碇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两个横梁(3),每个所述锚碇单元(2)与对应的所述承台之间连接有一个所述横梁(3),两个所述横梁(3)、两个所述锚碇单元(2)和对应的所述承台为一体浇筑成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板式锚碇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承台的底部连接有若干个桩基(5),每个所述锚碇单元(2)的底部连接有若干个所述桩基(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板式锚碇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锚碇单元(2)的两侧分别连接有至少一个加劲肋(4),所有所述加劲肋(4)均与所述承压板(1)为一体浇筑成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板式锚碇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锚碇单元(2)的两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牟廷敏赵艺程汪洋范碧琨邹圻李成君何娇阳梁健李胜范翊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