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延年专利>正文

基于原有道路的海绵城市雨水循环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19774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11: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原有道路的海绵城市雨水循环处理系统,在原有道路两侧对称设置道路排水管道、在道路排水管道顶部设置雨水固液分离过滤器、雨水经过雨水固液分离过滤器的初步阶段过滤后,一部分雨水通过二号出水管流出然后进入雨水净化池,剩余另一部分含有杂质较多的雨水通过滤网进行二次过滤后通过一号引水管进入雨水净化池。然后雨水净化池中的雨水经过吸附净化过滤装置,完成对雨水的再次过滤后流入净水池。净水池内的雨水通过太阳能集水器向植被层引水。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有效的收集路面的积水,充分利用水资源,解决城市看海和内涝的问题。对雨水进行合理处理,降低地面积水,减少内涝灾害,同时节约资源。

Recycling rainwater treatment system of sponge city based on the original roa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原有道路的海绵城市雨水循环处理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雨水循环处理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原有道路的海绵城市雨水循环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面对我国大范围城市区域出现的各种生态问题,我们陆续提出了生态城市、山水城市、低碳城市、智慧城市、弹性城市等概念,其目的都是为了缓解日益恶化的城市环境,创造舒适宜人的生存空间。海绵城市的提出也是在城市面临着严重的内涝灾害的情况下,考虑到城市面临着雨季内涝,旱季缺水的尴尬局面制定的相应的解决办法,旨在让城市恢复自我调节。我们认识到,在城市扩张前海绵体本身是存在的,由于城市一些粗放的建设理念,使城市失去了海绵体。海绵城市的提出就是重新调整建设规划理念,尽可能让城市建设以后,不要过多的使城市原有的水的生态本体发生变化,尽可能去恢复。城市雨水径流产生和排放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场所就是城市道路,传统城市道路的排水设计思路主要是雨水沿路面的横纵坡度产生径流,雨水口收集后通过雨水管排至水体。这种“以排为主,利用滞后”的排水思想随着城市化的发展,问题口益凸显。而且对于原有道路拆除重建会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同时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原有道路的海绵城市雨水循环处理系统,该系统节约资源,减少建筑垃圾,节能环保,安全可靠,施工方便,能够有效的收集路面的积水,充分利用水资源,解决城市看海和内涝的问题。为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基于原有道路的海绵城市雨水循环处理系统,主要包括原有道路、道路排水管道、雨水固液分离过滤器、植被层、雨水自动过滤池、净水池、一号引水管、二号引水管、滤网、吸附净化过滤装置,原有道路两侧设置有植被层,植被层与原有道路之间设置有道路排水管道,在道路排水管道顶部设置雨水固液分离过滤器,道路排水管道的一个净水出口端通过二号引水管与雨水自动过滤池相连通,道路排水管道的含杂质出口端依次通过滤网、一号引水管与雨水自动过滤池相连通,雨水自动过滤池中设置有吸附净化过滤装置,雨水自动过滤池与净水池相连通,净水池内设置有集水装置,集水装置的顶部位于植被层上,向植被层引水。进一步地,所述的集水装置包括太阳能集水器、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转化器、太阳能水泵和灌溉喷头,太阳能集水器位于净水池内,太阳能集水器包括集水件和集水管,集水件位于净水池内,集水管的底部与集水件相连通,集水管的顶部伸出植被层与灌溉喷头相连通,灌溉喷头位于植被层上,灌溉喷头由太阳能水泵提供动力,太阳能水泵由太阳能电池板供电。进一步地,所述灌溉喷头主要包括喷头孔和喷头调节器,喷头调节器和喷头孔的端部具有螺纹,两者通过螺纹紧固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吸附净化过滤装置内设置有石英砂、活性炭、铁矿石、改性纤维球中的一种或几种。进一步地,所述一号引水管和二号引水管的出水口处均设置止水器。进一步地,所述止水器包括浮球、连接杆、连接挡板和连接轴,连接轴安装在引水管末端处,连接轴与连接挡板的顶端连接,连接挡板的底端通过连接杆与浮球相连,连接挡板与连接杆相垂直,连接挡板的底端由固定在引水管侧壁上的支撑板支撑。进一步地,所述的滤网、吸附净化过滤装置均搭在过滤支撑条上。本专利技术所具有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一种基于原有道路的海绵城市雨水循环处理系统,在原有道路两侧对称设置道路排水管道、在道路排水管道顶部设置雨水固液分离过滤器、雨水经过雨水固液分离过滤器的初步阶段过滤后,一部分雨水通过二号出水管流出然后进入雨水净化池,剩余另一部分含有杂质较多的雨水通过滤网进行二次过滤后通过一号引水管进入雨水净化池。然后雨水净化池中的雨水经过吸附净化过滤装置,完成对雨水的再次过滤后流入净水池,使其达到中水的标准,得到最终的净水。同时净水池内的雨水可以通过太阳能集水器向植被层引水,用于对植被层的水资源灌溉,同时还可以设置应急管道,当附近区域出现紧急火灾时,储水池中的水资源可以用于应急性救援。能够第一时间保证大家的安全,防止火势过大,伤害生命安全。同时在太阳能集水器上部连接太阳能电池板,为基于原有道路的海绵城市雨水循环处理系统提供所需的电能。雨水在雨水固液分离过滤器的过滤是完成了初步的过滤过程,过滤掉地面上的树叶、大颗粒残渣等杂物。并且吸附净化过滤装置内含有石英砂、活性炭、铁矿石、改性纤维球等净化水质的滤料。保证水资源的消毒和杀菌过程。所述的太阳能集水器主要包括集水件以及集水管,净水池中的雨水同过集水件传至集水管,然后由灌溉喷头传至植被层,对植被层中的草坪树木进行灌溉;同时还可以在应急系统中输送资源,因此起到消防作用;同时在空间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在此设置洗车站点,使水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同时在植被层下部的空间开挖是在不影响原有管道的基础上进行开挖。地下结构混凝土材料防水层采用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保证结构的防水和安全性能。在整个循环过程中所需要的电能均有太阳能电池板转化的电能提供,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实施方针。本专利技术是在原有道路的基础上对周边进行设置雨水循环系统;不需要对原有道路大规模拆除重建,并且保留道路原有的强度和规模,同时回收净化和储存多余的雨水,对水资源进行重复利用。能够有效的收集路面的积水,充分利用水资源,解决城市看海和内涝的问题。对雨水进行合理处理,降低地面积水,减少内涝灾害,同时节约资源。实现城市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效果俯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整体效果剖面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部分循环系统细节图;图4为集水件俯视图;图5为灌溉喷头结构示意图;图6为止水器结构示意图;图7为管道横穿侧壁处防水结构示意图。图中:1.原有道路、2.道路排水管道、3.雨水固液分离过滤器、4.植被层、5.雨水自动过滤池、6.净水池、7.一号引水管、8.二号引水管、9.太阳能集水器、10.太阳能转换器、11.灌溉喷头、12.太阳能电池板、13.滤网、14.吸附净化过滤装置、15.太阳能水泵、16.止水器、17.支撑板、18.管道横穿侧壁处防水装置、19.设备箱、20过滤支撑条。其中,9-1为集水件、9-2为集水管、11-1为喷头孔、11-2为喷头调节器、16-1为浮球、16-2为连接杆、16-3为连接挡板、16-4为连接轴、18-1为密封材料、18-2为保护层、18-3为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18-4为聚乙烯基板防腐保护层、18-5为防水附加层。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的说明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案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但不能将他们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如图1、2所示,本专利技术一种基于原有道路的海绵城市雨水循环处理系统,主要包括原有道路1、道路排水管道2、雨水固液分离过滤器3、植被层4、雨水自动过滤池5、净水池6、一号引水管7、二号引水管8、滤网13、吸附净化过滤装置14,原有道路两侧设置有植被层4,植被层与原有道路之间设置有道路排水管道,在道路排水管道2顶部设置雨水固液分离过滤器3,道路排水管道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原有道路的海绵城市雨水循环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原有道路(1)、道路排水管道(2)、雨水固液分离过滤器(3)、植被层(4)、雨水自动过滤池(5)、净水池(6)、一号引水管(7)、二号引水管(8)、滤网(13)、吸附净化过滤装置(14),原有道路两侧设置有植被层(4),植被层与原有道路之间设置有道路排水管道,在道路排水管道(2)顶部设置雨水固液分离过滤器(3),道路排水管道(2)的一个净水出口端通过二号引水管(8)与雨水自动过滤池(5)相连通,道路排水管道(2)的含杂质出口端依次通过滤网(13)、一号引水管(7)与雨水自动过滤池(5)相连通,雨水自动过滤池(5)中设置有吸附净化过滤装置(14),雨水自动过滤池(5)与净水池(6)相连通,净水池(6)内设置有集水装置,集水装置的顶部位于植被层上,向植被层(4)引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原有道路的海绵城市雨水循环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原有道路(1)、道路排水管道(2)、雨水固液分离过滤器(3)、植被层(4)、雨水自动过滤池(5)、净水池(6)、一号引水管(7)、二号引水管(8)、滤网(13)、吸附净化过滤装置(14),原有道路两侧设置有植被层(4),植被层与原有道路之间设置有道路排水管道,在道路排水管道(2)顶部设置雨水固液分离过滤器(3),道路排水管道(2)的一个净水出口端通过二号引水管(8)与雨水自动过滤池(5)相连通,道路排水管道(2)的含杂质出口端依次通过滤网(13)、一号引水管(7)与雨水自动过滤池(5)相连通,雨水自动过滤池(5)中设置有吸附净化过滤装置(14),雨水自动过滤池(5)与净水池(6)相连通,净水池(6)内设置有集水装置,集水装置的顶部位于植被层上,向植被层(4)引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原有道路的海绵城市雨水循环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水装置包括太阳能集水器(9)、太阳能电池板(12)、太阳能转化器(10)、太阳能水泵(15)和灌溉喷头(11),太阳能集水器(9)位于净水池(6)内,太阳能集水器(9)包括集水件(9-1)和集水管(9-2),集水件位于净水池内,集水管的底部与集水件相连通,集水管的顶部伸出植被层与灌溉喷头(11)相连通,灌溉喷头位于植被层上,灌溉喷头由太阳能水泵(15)提供动力,太阳能水泵(15)由太阳能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延年李琦琦秦桂娟陈昊刘柏男张文洁崔长青王亭张于于康楠王铁源闫明程于洋李志军陈志燕杜松岩董宁
申请(专利权)人:张延年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