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裕民专利>正文

喷淋喷雾吸收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9725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11: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喷淋喷雾吸收塔,包括塔体、臭气吸收室、吸收液输送管、所述吸收液输送管设有喷咀,所述塔体上端设置净化气体排放口,净化气体排放口的内侧设有两个网格板,所述吸收液输送管设置在臭气吸收室的下侧,所述臭气吸收室的下端连接文丘里管,所述分流室下侧的塔体空间中部竖直设有水池间板,所述塔基础钢架平台的上端面一侧设有循环水泵,所述循环水泵连接吸收液输送管。该喷淋喷雾吸收塔,塔体内安装有文丘里管除尘和汽水分离器,恶臭气体污染物吸收器等部件,将气态恶臭污染物从废气中分离出来进入液相,通过对废水再进行生物处理循环利用。

Spray spray absorb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喷淋喷雾吸收塔
本技术属于不间断连续喷淋自动更换吸收液处理恶臭废气净化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喷淋喷雾吸收塔。
技术介绍
在工农业等行业领域中常用的废气处理装置,对废气中的粉尘、湿热废气、废气中的恶臭味有一定程度的去除效果。但这类常用的废气处理装置用于环境保护要达到国家及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还有一定的差距,达不到严格要求的排放数值,效果明显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喷淋喷雾吸收塔,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喷淋喷雾吸收塔,包括塔体、臭气吸收室、吸收液输送管,所述吸收液输送管的三个分支上设有喷咀,所述塔体上端设置净化气体排放口,净化气体排放口的内侧设有两个网格板,所述网格板的内侧设有UV光解净化器,所述UV光解净化器的内侧设有除雾器,所述除雾器的内侧设有汽水分离器,所述臭气吸收室设置在汽水分离器的下侧,所述吸收液输送管设置在臭气吸收室的下侧,所述臭气吸收室的上下端均设有进气网格板,所述臭气吸收室的下端连接文丘里管,所述文丘里管的下侧设有分流室,所述分流室的下端面对称设有两个回水阀,所述分流室下侧的塔体空间中部竖直设有水池间板,回水阀设置在水池间板的两侧,所述水池间板的两侧均设置为循环水池,所述塔体的底部设有塔基础钢架平台,所述塔体的底部且位于塔基础钢架平台的内侧设有两个排水阀,所述塔基础钢架平台的上端面一侧设有循环水泵,所述循环水泵连接吸收液输送管。优选的,所述臭气吸收室与塔体内腔连通,文丘里管与臭气吸收室内切并连通。优选的,塔体中部设有废气进口,还设有气体进入文丘里管前的网格板,文丘里管穿过臭气吸收室伸入塔体内腔中央,与塔体内腔连通。优选的,塔体内腔下部设有与塔体连通的分流室,在分流室下部设有回水阀连通塔体下部的循环水池。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喷淋喷雾吸收塔,塔体内安装有文丘里管除尘和汽水分离器,恶臭气体污染物吸收器等部件,主要工作机理借的固液分离装置,捕捉粉尘;借助于恶臭废气与喷淋液体吸收剂(水或其他液体)的液滴液雾或液膜的接触、撞击、使废气中气态恶臭污染物溶解到吸收液里。将气态恶臭污染物从废气中分离出来进入液相,通过对废水再进行生物处理循环利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工艺技术流程图。图中:1塔体、2废气进口、3进气网格板、4文丘里管、5吸收液输送管、6臭气吸收室、7汽水分离器、8除雾器、9网格板、10净化气体排放口、11分流室、12循环水泵、13回水阀、14水池间板、15循环水池、16排水阀、17塔基础钢架平台、18喷咀、19UV光解净化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所示的一种喷淋喷雾吸收塔,包括塔体1、臭气吸收室6、吸收液输送管5,所述吸收液输送管5的三个分支上设有喷咀18,所述塔体1上端设置净化气体排放口10,净化气体排放口10的内侧设有两个网格板9,所述网格板9的内侧设有UV光解净化器19,所述UV光解净化器19的内侧设有除雾器8,所述除雾器8的内侧设有汽水分离器7,所述臭气吸收室6设置在汽水分离器7的下侧,所述吸收液输送管5设置在臭气吸收室6的下侧,所述臭气吸收室6的上下端均设有进气网格板3,所述臭气吸收室6的下端连接文丘里管4,所述文丘里管4的下侧设有分流室11,所述分流室11的下端面对称设有两个回水阀13,所述分流室11下侧的塔体1空间中部竖直设有水池间板14,回水阀13设置在水池间板14的两侧,所述水池间板14的两侧均设置为循环水池15,所述塔体1的底部设有塔基础钢架平台17,所述塔体1的底部且位于塔基础钢架平台17的内侧设有两个排水阀16,所述塔基础钢架平台17的上端面一侧设有循环水泵12,所述循环水泵12连接吸收液输送管5。具体的,所述臭气吸收室6与塔体1内腔连通,文丘里管4与臭气吸收室6内切并连通。具体的,塔体1中部设有废气进口2,还设有气体进入文丘里管4前的网格板9,文丘里管4穿过臭气吸收室6伸入塔体1内腔中央,与塔体1内腔连通。具体的,塔体1内腔下部设有与塔体1连通的分流室11,在分流室11下部设有回水阀13连通塔体下部的循环水池15。喷淋喷雾吸收塔塔体1采用不锈钢或普遍碳钢、玻璃钢或麻石等制造,外形为圆柱形或矩形等形状的筒体,采用钢制作塔体时采用厚度为2mm及以上材料,高(高度)径(直径)比一般不小于3;废气由设计在塔圆柱体侧进气口送入到塔体内,废气进入到塔体内壁与文丘里管外壁之间的空间内。进入后沿两方向运动,同时受到喷咀的高压吸收液的垂直向下喷射力作用,旋流向下运动。废气在高压吸收液作用下降低了废气温度,同时也使废气中的粉尘从废气中分离,粉尘在吸收液作用下与进气网格板碰撞后,在重力作用跌落进入分流室底部的吸收液中。废气经过的进气网格板3到分流室11上部,反转再通过布置在文丘里管4入口的进气网格板9后进入文丘里管4内,废气运动的方向由向下转化向上行,文丘里管4内布置喷咀18,喷咀18对废气再一次进行喷淋清洗。吸收液由循环水泵12输送到塔体1内处理臭气的臭气吸收室6、文丘里管4内,由于喷咀18分布在前、后、左、右不同方向,喷咀18喷射出不同方向旋转水雾液流,使得废气在臭气吸收室6内、文丘里管4内接触,反应更充分,同时由气相进入液相过程加快,由气相进入液相量加大。废气进入后进行一次喷雾处理,进入文丘里管4进行混合挤压,增加气体溶解机率,到臭气臭气吸收室时有较充足的时间空间进行气液相溶。还有少量恶臭废气在汽水分离的旋流板水膜作用进一步被吸收。在废气经过两级清洗后,往上行到汽水分离器7,由于汽水分离器7为网格板式或折板式或旋流板式,通过时将大的液滴阻挡在板上,凝聚为大颗粒状液滴,在重力作用下下降。废气往上运动经除雾器,除雾器由数十块至上百块固定左右不同方向旋流板组成或钢丝网组成的除雾器,它是利用离心力作用使得较小液滴得以分离的装置,废气连续往上在离开塔体前经过网格板9均化将微小雾状液滴再进行回收,经过处理后废气流出净化处理塔,对空达标排放。本装置具有良好的高效雾化、高效传质、高效分离吸收的效果,控制吸收液更换周期可采用PLC或计算机系统,操作简单,维护方便,运行成本低。图2为该装置的工艺技术流程图;其中废气流动标示线实线:吸收液流动标示线为间断线:污水处理系统示意内容分区采用双点划线:符号为电动阀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喷淋喷雾吸收塔,包括塔体(1)、臭气吸收室(6)、吸收液输送管(5),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液输送管(5)的三个分支上设有喷咀(18),所述塔体(1)上端设置净化气体排放口(10),净化气体排放口(10)的内侧设有两个网格板(9),所述网格板(9)的内侧设有UV光解净化器(19),所述UV光解净化器(19)的内侧设有除雾器(8),所述除雾器(8)的内侧设有汽水分离器(7),所述臭气吸收室(6)设置在汽水分离器(7)的下侧,所述吸收液输送管(5)设置在臭气吸收室(6)的下侧,所述臭气吸收室(6)的上下端均设有进气网格板(3),所述臭气吸收室(6)的下端连接文丘里管(4),所述文丘里管(4)的下侧设有分流室(11),所述分流室(11)的下端面对称设有两个回水阀(13),所述分流室(11)下侧的塔体(1)空间中部竖直设有水池间板(14),回水阀(13)设置在水池间板(14)的两侧,所述水池间板(14)的两侧均设置为循环水池(15),所述塔体(1)的底部设有塔基础钢架平台(17),所述塔体(1)的底部且位于塔基础钢架平台(17)的内侧设有两个排水阀(16),所述塔基础钢架平台(17)的上端面一侧设有循环水泵(12),所述循环水泵(12)连接吸收液输送管(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喷淋喷雾吸收塔,包括塔体(1)、臭气吸收室(6)、吸收液输送管(5),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液输送管(5)的三个分支上设有喷咀(18),所述塔体(1)上端设置净化气体排放口(10),净化气体排放口(10)的内侧设有两个网格板(9),所述网格板(9)的内侧设有UV光解净化器(19),所述UV光解净化器(19)的内侧设有除雾器(8),所述除雾器(8)的内侧设有汽水分离器(7),所述臭气吸收室(6)设置在汽水分离器(7)的下侧,所述吸收液输送管(5)设置在臭气吸收室(6)的下侧,所述臭气吸收室(6)的上下端均设有进气网格板(3),所述臭气吸收室(6)的下端连接文丘里管(4),所述文丘里管(4)的下侧设有分流室(11),所述分流室(11)的下端面对称设有两个回水阀(13),所述分流室(11)下侧的塔体(1)空间中部竖直设有水池间板(14),回水阀(13)设置在水池间板(14)的两侧,所述水池间板(14)的两侧均设置为循环水池(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裕民方建豪
申请(专利权)人:杨裕民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