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高温高湿高盐雾海洋大气环境的耐候钢及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耐候钢
,具体地涉及一种耐高温高湿高盐雾海洋大气环境的耐候钢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低合金结构钢在设计和制造方面一直向着多品种、高强韧、复杂载荷、易焊接等主要方向发展,并未将耐蚀性作为结构钢的设计标准之一。即使是耐候钢,也都完全以大陆性气候环境为基础服役条件,因而常规的低合金结构钢或耐候钢在南海热带、亚热带环境下,短时间内就因为严重的腐蚀而失效,完全无法满足服役要求。尤其是南海岛礁工程设施设备常年暴露于高温、高湿、高盐雾、高辐射的海洋环境中,目前已成熟的耐候钢种在该环境下表现出寿命缩短、过早报废、频繁修补与维护,显著降低了设施设备的完好率,直接影响岛礁工程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耐候钢的研发起源于欧美,1933年美国的U.S.Steel公司首先研制成功了耐大气腐蚀的含Cu低合金钢——Cor-Ten系列钢。在Cor-Ten系列基础上,各钢铁大国根据资源和使用要求都开发了品种繁多的耐候钢系列。我国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自主研发耐候钢,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高温高湿高盐雾海洋大气环境的耐候钢,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的化学成分和重量百分比为,C:0.03~0.07,Si:0.35~0.55,Mn:1.15~1.35,P:≤0.01,S:/n≤0.025,Cu:0.25~0.45,Cr:2.5~3.5,Ni:0.9~1.1,Mo:0.05~0.15,Sn:0~0.6,其余为Fe。/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耐高温高湿高盐雾海洋大气环境的耐候钢,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的化学成分和重量百分比为,C:0.03~0.07,Si:0.35~0.55,Mn:1.15~1.35,P:≤0.01,S:
≤0.025,Cu:0.25~0.45,Cr:2.5~3.5,Ni:0.9~1.1,Mo:0.05~0.15,Sn:0~0.6,其余为Fe。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高温高湿高盐雾海洋大气环境的耐候钢,其特征在于,所述耐候钢的组织结构为贝氏体。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刚,孙美慧,杜翠薇,刘智勇,程学群,黄运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