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容器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9518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10: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容器阀包括容器阀体、启动活塞、刺针、第三弹簧、密封膜片、密封压母、出液接头、限位螺母和调节螺钉;所述容器阀体上开设有启动进气孔,所述启动进气孔处设置有接头组件,所述接头组件连接气管,所述启动活塞滑动设置于所述容器阀体内,所述刺针固定设置于所述启动活塞下端,所述第三弹簧设置于所述启动活塞和所述阀体之间,并迫使所述启动活塞向上运动,所述启动活塞和所述阀体之间形成有启动腔,所述启动进气孔连通所述启动腔;所述容器阀体下端外侧适于连接于灭火器容器上,所述密封压母固定设置于所述容器阀体下端内侧,所述密封膜片密封设置于所述密封压母和所述容器阀体之间。具有调节功能,且安装维护方便的优点。

A kind of container valv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容器阀
本技术涉及阀门领域,具体涉及灭火剂容器阀门组件。
技术介绍
七氟丙烷是一种以化学灭火作用为主,兼具物理灭火作用的洁净气体灭火剂;七氟丙烷灭火剂具有优异灭火性能,对环境不造成破坏,是目前最理想的灭火剂。而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是以七氟丙烷为灭火剂,以氮气为动力气体,通过喷嘴喷放,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汽化,实施灭火的固定式气体灭火系统。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分为内贮压式七氟丙烷灭火系统和外贮压式七氟丙烷灭火系统。其中,外贮压式七氟丙烷灭火系统是将七氟丙烷灭火剂和动力气体分别贮存于不同的容器内,在喷放灭火剂时,把动力气充入灭火剂贮存钢瓶,使灭火剂容器内的压力迅速升高,推动灭火剂高速通过管网系统,实施喷放灭火。灭火剂(七氟丙烷)存放于灭火剂容器内,动力气体(氮气)存放于启动气瓶内,灭火剂容器上一般设置有减压阀和容器阀,启动气瓶内的动力气体通过减压阀的减压进入灭火剂容器,容器阀用来控制释放灭火剂,容器阀一般采用气启动方式,动力气体经专用减压阀减压后输入气启动器,气启动器戳破容器阀的工作膜片,使阀芯一端泄压失去平衡而开启。减压阀和容器阀是外贮压式灭火系统能否快速响应、能否稳定输送的关键部件。现有技术中,也提供了各种结构的减压阀和容器阀,如专利号为CN201420276536.1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外贮压七氟丙烷灭火系统专用减压器。但是该减压器存在响应速度不足,动力气体和汽化的灭火剂混合不充分的问题,导致输送过程中可能出现气囊、对流等意外情况,影响灭火系统的正常工作。另外,目前的容器阀普遍存在工作膜片更换不方便,安装、维护不方便等问题。因此,如何对现有的灭火剂容器阀门组件进行改进,使其克服上述存在的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可靠,能快速响应,混合充分,且安装维护方便的外贮压灭火系统的灭火剂容器阀门组件。本技术的还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快速响应,使灭火剂和动力气体混合充分的减压阀。本技术的再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调节功能,且安装维护方便的容器阀。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外贮压灭火系统的灭火剂容器阀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减压阀和容器阀,所述减压阀用于对动力气进行减压及用于启动所述容器阀,所述容器阀用于控制释放灭火剂;所述减压阀和所述容器阀之间连接有气管;所述减压阀包括减压阀体、连接座、阀芯组件、第一弹簧、稳压活塞、第二弹簧和压圈;所述减压阀体上开设有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所述减压阀体内设置有进气通道,所述减压阀体下端外侧适于连接于灭火剂容器上,所述连接座固定设置于所述减压阀体下端内侧,所述连接座连通所述进气通道,所述连接座上沿横向开设有多个出气口,所述阀芯组件滑动设置于所述连接座内,用于开闭所述出气口,所述第一弹簧设置于所述阀芯组件和所述连接座之间,并迫使所述阀芯组件闭合所述出气口;所述稳压活塞滑动设置于所述减压阀体内,所述稳压活塞上端具有承压面,所述承压面位于所述进气通道上方,所述动力气可作用于所述承压面,使所述稳压活塞克服所述第二弹簧的弹力向上运动,所述第二弹簧设置于所述稳压活塞和所述减压阀体之间,并迫使所述稳压活塞向下运动,所述压圈固定设置于所述稳压活塞下端,所述稳压活塞带动所述压圈上下运动,用于开闭所述进气通道;所述减压阀体上还开设有启动出气孔,所述启动出气孔处设置有接头组件,所述接头组件连接所述气管;所述容器阀包括容器阀体、启动活塞、刺针、第三弹簧、密封膜片、密封压母、出液接头、限位螺母和调节螺钉;所述容器阀体上开设有启动进气孔,所述启动进气孔处设置有所述接头组件,所述接头组件连接所述气管,所述启动活塞滑动设置于所述容器阀体内,所述刺针固定设置于所述启动活塞下端,所述第三弹簧设置于所述启动活塞和所述阀体之间,并迫使所述启动活塞向上运动,所述启动活塞和所述阀体之间形成有启动腔,所述启动进气孔连通所述启动腔;所述容器阀体下端外侧适于连接于所述灭火器容器上,所述密封压母固定设置于所述容器阀体下端内侧,所述密封膜片密封设置于所述密封压母和所述容器阀体之间;所述动力气可从所述启动进气孔进入所述启动腔,可作用于所述启动活塞,使所述启动活塞克服所述第三弹簧的弹力向下运动,并通过所述刺针刺破所述密封膜片;所述限位螺母固定设置于所述容器阀体上端,所述出液接头滑动设置于所述限位螺母上,所述调节螺钉螺纹连接于所述限位螺母上,所述调节螺钉抵触所述出液接头,用于限制所述出液接头最大伸出长度。作为优选,所述出气口具有四个,且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进一步使动力气和灭火剂的混合充分。作为优选,所述承压面呈圆弧形,所述压圈上端面从上到下由内向外倾斜。上述结构主要考虑气压和第二弹簧弹力的平衡。作为优选,所述压圈套设于所述稳压活塞下端,并通过螺母进行固定。上述结构简单可靠,且安装方便。作为改进,所述出液接头滑动设置于所述限位螺母的同时,转动连接于所述限位螺母内。使出液接头既能上下滑动,又能左右转动,提高其调节广度。作为改进,所述出液接头上端可拆卸的设置有防护盖。防护盖用于在容器阀接入灭火管网之前保护容器阀,一方面能避免异物进入容器阀影响其正常使用,另一方面保护出液接头上端面,避免其磨损变形,影响其密封性。作为优选,所述防护盖螺纹连接于所述出液接头上,所述防护盖和所述出液接头之间设置有缓冲垫。螺纹连接简单可靠,且安装方便;缓冲垫用于保护出液接头,避免防护盖抵触出液接头使其变形。本方案的工作原理如下:动力气瓶中的动力气(氮气)从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进入减压阀的进气通道,进气通道内的少部分气体从启动出气孔经气管进入容器阀的启动进气孔,并使启动腔膨胀,推动启动活塞向下运动,从而使得刺针刺破密封薄膜,容器阀开启。进气通道内的大部分气体推动阀芯组件向下运动,使出气口开启,大部分动力气从出气口进入灭火剂容器,并和灭火剂混合从容器阀高速排出,并进入灭火管网。动力气持续进入减压阀时,当压力过大时,会由承压面处克服第二弹簧的压力,推动稳压活塞向上运动,从而使压圈减小进气通道的开口面积,进而减少动力气的进气量,降低了减压阀内的气压;当压力过小时,第二弹簧会推动稳压活塞向下运动,进气通道的开口面积增大,以增加动力气的进气量;通过不断重复上述过程,减压阀内通过的动力气压力保持动态平衡,进而实现稳压输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减压阀具有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的双进气口,在灭火系统启动时,动力气瓶中的动力气能快速、大量的进入减压阀,加快了整个灭火系统的响应速度。2、减压阀上的出气口具有多个且沿横向出气,相比现有技术中单个且沿纵向出气,能更好的将动力气和灭火剂进行充分混合,避免出现气囊及对流现象的发生。3、减压阀体下端外侧设置有外螺纹,减压阀体下端内侧设置有内螺纹,分别用于连接灭火剂容器和安装连接座;容器阀体下端外侧设置有外螺纹,容器阀体下端内侧设置有内螺纹,分别用于连接灭火剂容器和安装密封压母;上述结构简单、合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容器阀,其特征在于:包括容器阀体、启动活塞、刺针、第三弹簧、密封膜片、密封压母、出液接头、限位螺母和调节螺钉;所述容器阀体上开设有启动进气孔,所述启动进气孔处设置有接头组件,所述接头组件连接气管,所述启动活塞滑动设置于所述容器阀体内,所述刺针固定设置于所述启动活塞下端,所述第三弹簧设置于所述启动活塞和所述阀体之间,并迫使所述启动活塞向上运动,所述启动活塞和所述阀体之间形成有启动腔,所述启动进气孔连通所述启动腔;所述容器阀体下端外侧适于连接于灭火器容器上,所述密封压母固定设置于所述容器阀体下端内侧,所述密封膜片密封设置于所述密封压母和所述容器阀体之间;动力气可从所述启动进气孔进入所述启动腔,可作用于所述启动活塞,使所述启动活塞克服所述第三弹簧的弹力向下运动,并通过所述刺针刺破所述密封膜片;所述限位螺母固定设置于所述容器阀体上端,所述出液接头滑动设置于所述限位螺母上,所述调节螺钉螺纹连接于所述限位螺母上,所述调节螺钉抵触所述出液接头,用于限制所述出液接头最大伸出长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容器阀,其特征在于:包括容器阀体、启动活塞、刺针、第三弹簧、密封膜片、密封压母、出液接头、限位螺母和调节螺钉;所述容器阀体上开设有启动进气孔,所述启动进气孔处设置有接头组件,所述接头组件连接气管,所述启动活塞滑动设置于所述容器阀体内,所述刺针固定设置于所述启动活塞下端,所述第三弹簧设置于所述启动活塞和所述阀体之间,并迫使所述启动活塞向上运动,所述启动活塞和所述阀体之间形成有启动腔,所述启动进气孔连通所述启动腔;所述容器阀体下端外侧适于连接于灭火器容器上,所述密封压母固定设置于所述容器阀体下端内侧,所述密封膜片密封设置于所述密封压母和所述容器阀体之间;动力气可从所述启动进气孔进入所述启动腔,可作用于所述启动活塞,使所述启动活塞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瑞君郑勤俞东蛟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三安制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