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VC制品及其稳定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9506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10:40
一种PVC制品及其稳定剂。稳定剂是由过氯酸盐、烷醇胺及烷醇酰胺所组成,且所述稳定剂中的烷醇胺及烷醇酰胺的总量,占稳定剂的总重量的80‑99wt%,与过氯酸盐的用量重量比,为介于4:1至99:1,有助于PVC制品具有较低的黄度指数(YI)及较高的透明度、尤其是有助于降低PVC皮革的气味。

PVC products and stabilize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PVC制品及其稳定剂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PVC制品及其稳定剂,特别是涉及一种PVC制品及其由过氯酸盐与烷醇胺及烷醇酰胺所组成的稳定剂。
技术介绍
PVC的结构特殊,在高温和高剪切的条件下进行加工,容易脱去分子上的HCL,结果导致PVC聚合物热降解、PVC产品色变(即色质变黄)和制品机械性能下降,进而影响其使用寿命。因此,需要添加热稳定剂,例如添加铅盐类热稳定剂,来增加其稳定性。但是,随着全世界环保意识的日益强化,且致力减少PVC的重金属含量,铅盐类热稳定剂将被无毒的稳定剂(stabilizer)产品取代。例如,美国专利6,348,517B1教导组合使用聚乙二醇、聚丙二醇及其酯化物,如己二酸酯和二苯甲酸酯及其醚,混合钙/锌脂肪酸盐,作为PVC稳定剂。英国GB1151108(A)公开号教导用二丙二醇(dipropyleneglycol)和其他高沸点多羟基化合物,如季戊四醇和二季戊四醇,光稳定化PVC。法国FR1211814(A)公开号教导使用丙三醇或丙二醇与硬脂酸钙或Na2CO3作为PVC稳定剂。日本昭61-9451(JPS619451A)号公开案,教导使用特定的高氯酸乙醇铵来防止含氯树脂的变色。美国第2004054043公开号教导使用过氯酸盐与烷醇胺作为PVC的稳定剂,但其应用于PVC皮革以外的其它PVC产品的黄度指数(yellowindex,YI)仍偏高。更具体而言,现有技术中用于含卤素聚合物的稳定剂,还没有教导使用过氯酸盐、烷醇胺与烷醇酰胺的组合作为热稳定剂。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揭露一种稳定剂,由至少一种过氯酸盐(特别是碱金属或碱土金属过氯酸盐)与至少一种通式(I)烷醇胺与至少一种通式(II)烷醇酰胺所制得的混合物,尤其高度适合用于安定含氯聚合物,特别是PVC。本专利技术的稳定剂,基于稳定剂的总重量,包含以下成分,且各成分的总合为100重量%:a)1-20wt%(重量百分比)的过氯酸盐,分子式为M(ClO4)n,其中,M为锂(Li)、钠(Na)、钾(K)、镁(Mg)、钙(Ca)、铯(Sr)、钡(Ba)、锌(Zn)、铝(Al)、镧(La)、铈(Ce)或菱水镁铝石层状晶格阳离子;n为1、2或3,依M的价数而定;当M为菱水镁铝石层状晶格阳离子,0<n<1;b)30-98wt%的烷醇胺;及c)1-50wt%的烷醇酰胺;所述烷醇胺为具下列通式(I)的烷醇胺,所述烷醇酰胺为具下列通式(II)的烷醇酰胺,其中,R1或R2是H、C1-C22的烷基、C2-C22的烯基、C2-C22的醚基、C2-C22的酯基、C2-C22的酰胺基、C2-C22的羟基、C4-C8的环烷基(其可在β位经OH取代)、C6-C10的芳基或C7-C10的烷芳基;R3或R4是H、C1-C22的烷基、C2-C1的烯基、C6-C10的芳基或CH2—X—R6,其中X是O、S、—O—CO—或—COO—;R5是H或OH;R6是H、C1-C22的烷基、C2-C22的烯基、C6-C10的芳基。优选地,所述过氯酸盐的优选实例,为沸石、NaClO4或KClO4。优选地,所述稳定剂中具通式(I)的烷醇胺及具通式(II)的烷醇酰胺的总量,相对于所述过氯酸盐的重量比,介于4:1至99:1。优选地,所述稳定剂添加于含氯聚合物时,以100重量份数PVC为基准,所述稳定剂中具通式(I)的烷醇胺及具通式(II)的烷醇酰胺的总量,为介于0.01至10重量份数,优选为介于0.05至5重量份数。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主要目的在于揭露一种PVC制品,添加本专利技术的稳定剂制成。优选地,所述PVC制品为PVC管材、PVC片材或PVC皮革。本专利技术的稳定剂的有益效果,包括:有助于PVC制品具有较低的黄度指数(YI)、有助于提升PVC制品的透明度、尤其是有助于降低PVC皮革的气味。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及
技术实现思路
,请参阅以下有关本专利技术的详细说明。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稳定剂(或稳定剂),适合用于安定含氯聚合物,特别是PVC,尤其是,可降低PVC皮革的气味。本专利技术的稳定剂,基于稳定剂的总重量,是包含以下成分的混合物,且各成分的总合为100重量%:a)1-20wt%的过氯酸盐;b)30-98wt%的烷醇胺;c)1-50wt%烷醇酰胺。本专利技术的稳定剂中,所述烷醇胺及烷醇酰胺是必备的成分,且所述稳定剂中的烷醇胺及烷醇酰胺的总量,占稳定剂的总重量的80-99wt%,与过氯酸盐的用量重量比,为介于4:1至99:1。当所述稳定剂中的烷醇胺及烷醇酰胺的总量,超过其总重量的99wt%或低于其总重量的80wt%时,当使用于安定含氯聚合物,将导致PVC产品的黄度指数(YI)仍偏高,且对于PVC皮革的除臭效果不佳。本专利技术的稳定剂中,如果除排使用烷醇胺成分,仅使用所述过氯酸盐与所述烷醇酰胺的组合作为PVC的稳定剂,当使用于安定含氯聚合物,将导致PVC产品的黄度指数(YI)仍偏高,且对于PVC皮革的除臭效果不佳。所述过氯酸盐的分子式为M(ClO4)n,其中,M为锂(Li)、钠(Na)、钾(K)、镁(Mg)、钙(Ca)、铯(Sr)、钡(Ba)、锌(Zn)、铝(Al)、镧(La)、铈(Ce)或菱水镁铝石层状晶格阳离子;优选为钠(Na)或钾(K)。n为1、2或3,依M的价数而定;或者,在M为菱水镁铝石层状晶格阳离子的情况中,0<n<1。这些过氯酸盐的常见形式,可为溶液形式,例如过氯酸盐在水或有机溶剂中形成溶液;或为被吸收于载体上的形式,如PVC、硅酸钙、沸石或菱水镁铝石;或为利用醇类(多元醇、糊精)或利用醚醇类或酯醇类或冠醚错合或溶解的过氯酸盐。所述烷醇胺为具下列通式(I)的烷醇胺,所述烷醇酰胺为具下列通式(II)的烷醇酰胺,其中,R1或R2是H、C1-C22的烷基、C2-C22的烯基、C2-C22的醚基、C2-C22的酯基、C2-C22的酰胺基、C2-C22的羟基、C4-C8的环烷基(其可在β位经OH取代)、C6-C10的芳基或C7-C10的烷芳基;R3或R4是H、C1-C22的烷基、C数大于2的烯基(例如:C2~C22)、C6-C10的芳基或CH2—X—R6,其中X是O、S、—O—CO—或—COO—;R5是H或OH;R6是H、C1-C22的烷基、C2-C22的烯基、C6-C10的芳基。通式(I)的烷醇胺及通式(II)的烷醇酰胺为市面上可购得的化学品,或可借已知方法对应胺或氨进行N-烷基化而制得。优选的具通式(I)的烷醇胺,可选自表1所列的烷醇胺中的一种:表1、烷醇胺优选的具通式(II)的烷醇酰胺,可选自表2所列的烷醇酰胺中的一种:表2、烷醇酰胺本专利技术的稳定剂,作为含氯聚合物的稳定剂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稳定剂,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稳定剂的总重量,包含以下成分,且各成分的总合为100wt%:/na)1-20wt%的过氯酸盐,分子式为M(ClO

【技术特征摘要】
20181112 TW 1071401021.一种稳定剂,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稳定剂的总重量,包含以下成分,且各成分的总合为100wt%:
a)1-20wt%的过氯酸盐,分子式为M(ClO4)n,其中,M为锂、钠、钾、镁、钙、铯、钡、锌、铝、镧、铈或菱水镁铝石层状晶格阳离子;n为1、2或3,依M的价数而定;当M为菱水镁铝石层状晶格阳离子,0<n<1;
b)30-98wt%的烷醇胺;及
c)1-50wt%的烷醇酰胺;
所述烷醇胺为具下列通式(I)的烷醇胺,



所述烷醇酰胺为具下列通式(II)的烷醇酰胺,



其中,
R1或R2是H、C1-C22的烷基、C2-C22的烯基、C2-C22的醚基、C2-C22的酯基、C2-C22的酰胺基、C2-C22的羟基、C4-C8的环烷基(其可在β位经OH取代)、C6-C10的芳基或C7-C10的烷芳基;
R3或R4是H、C1-C22的烷基、C2-C1的烯基、C6-C10的芳基或CH2—X—R6,其中X是O、S、—O—CO—或—COO—;
R5是H或OH...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德超庄荣仁黄志铭
申请(专利权)人:南亚塑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