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手术穿刺引导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9487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10: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医用手术穿刺引导针,包括针尖刃口弧形凹槽、引导针头部、引导针手持杆和引导针尾部,所述引导针手持杆的一端设置有针尖刃口弧形凹槽,所述引导针手持杆的一端设置有引导针头部,且引导针手持杆的另一端设置有引导针尾部,所述引导针头部远离引导针手持杆的一端设置有针尖刃口弧形凹槽,所述针刃凹槽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针刃凹槽相互对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增加了针刃凹槽表面的弧度以及针尖至后端的刃口长度,从而增加手术的穿刺力度;并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针尖刃口弧度的研磨是由刃口弧度延针尖方向纵向研磨,针尖刃口弧度的研磨痕迹为纵向,穿刺针使用穿刺过程为顺人体组织结构穿刺,不会对人体组织造成创伤。

A guide needle for medical ope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用手术穿刺引导针
本技术属于医用手术穿刺引导针
,具体涉及一种医用手术穿刺引导针。
技术介绍
外科手术中,均需在手术切口内放置引流管,将手术腔内的积血积液和渗出通过引流管引向体外。这样可以防止术腔积液感染,从而促进伤口愈合。目前,手术中采用的方法是取一段硅胶管,在管的一端(引流段)放入腔内,另一端从另外切开的皮肤小孔处引出,接负压引流球。以达到引流的目的。这样做的缺点是皮肤切口是人工切开,大小不易掌握,如果过大,将会影响密封性,形不成负压。如果过小,引流管不易穿出,或虽然勉强穿出,也因为过紧而影响切口处的血运。同时开孔增加了患者新的创口。另外缝线固定引流管也可能过松或过紧。过松则引流管不易固定容易脱落;过紧会影响管内的血凝块引出。目前医院逐步使用穿刺引导针完成放置引流管的操作,这类引导针都是采用304不锈钢针胚研磨而成,且针尖刃部凹槽的研磨方向为横向研磨而成,手术使用时,引导针刃部穿过患者的肌体组织时,刃部研磨纹路与人体肌肤组织纹理不一致,针尖刃部在穿过人体组织时针尖刃部的逆纹会给患者产生创伤。技术内容为解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用手术穿刺引导针,包括针尖刃口弧形凹槽(1)、引导针头部(2)、引导针手持杆(3)和引导针尾部(4),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针手持杆(3)的一端设置有引导针头部(2),且引导针手持杆(3)的另一端设置有引导针尾部(4),所述引导针头部(2)远离引导针手持杆(3)的一端设置有针尖刃口弧形凹槽(1),所述针尖刃口弧形凹槽(1)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针尖刃口弧形凹槽(1)相互对称,所述针尖刃口弧形凹槽(1)的刃口研磨方向为沿引导针头部(2)至针尖刃口弧形凹槽(1)的纵向研磨,针尖刃口的研磨纹路为纵向。/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手术穿刺引导针,包括针尖刃口弧形凹槽(1)、引导针头部(2)、引导针手持杆(3)和引导针尾部(4),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针手持杆(3)的一端设置有引导针头部(2),且引导针手持杆(3)的另一端设置有引导针尾部(4),所述引导针头部(2)远离引导针手持杆(3)的一端设置有针尖刃口弧形凹槽(1),所述针尖刃口弧形凹槽(1)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针尖刃口弧形凹槽(1)相互对称,所述针尖刃口弧形凹槽(1)的刃口研磨方向为沿引导针头部(2)至针尖刃口弧形凹槽(1)的纵向研磨,针尖刃口的研磨纹路为纵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手术穿刺引导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针头部(2)倾斜的角度可按需求变动。


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浩宇吴江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爱源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