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SPG乳化膜技术制备热膨胀微球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热膨胀微球的制备方法,是使用SPG乳化膜技术获得较窄粒径分布的油相液滴分散体,进一步地,将该油相液滴分散体通过现有的悬浮聚合法制备尺寸均一的热膨胀微球。该方法制备的核壳结构膨胀微球具有粒径均匀、尺寸可控且发泡剂包覆效率高的优点。
技术介绍
热膨胀微球是由热塑性聚合物组成的壳与烷烃作为发泡剂的核构成的,通常情况下,组成壳层的热塑性聚合物的软化温度高于组成发泡剂的沸点,如此以来,当在加热条件下,壳层软化的同时推进剂蒸发,以增加内部压力,导致微球显著膨胀。膨胀的起始温度称为Tstart,达到最大膨胀时的温度称为Tmax。热膨胀微球可以以不同的形式售卖,例如干燥的颗粒、水性浆料、部分脱水的湿饼等等。此外,热膨胀微球也可以以未膨胀状态和膨胀状态两种形式售卖,二者的密度和外观均有显著区别。这种微球在许多不同应用中作为发泡剂使用,是造纸、印刷、油墨、发泡塑料、汽车轻质化材料、建筑保温隔热材料、纺织物和人造革等领域不可获取的原材料之一。热膨胀微球的合成技术比较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SPG技术制备热膨胀微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n1)配置含有单体的油相:将用于聚合形成热塑性聚合物的乙烯基类单体组合、交联剂、引发剂和发泡剂混合,形成油相;其中,所述单体组合中的单体为不含苯系芳香结构的单体;/n2)配置水相:将固体悬浮剂、分散稳定助剂、抑制剂和电解质加入去离子水中,形成水相;/n3)分散:对所述油相施加压力使所述油相通过SPG乳化膜分散进入流动的所述水相中,以得到分散液;/n4)聚合:将所述分散液液滴引入高压聚合反应釜中进行聚合反应,制备热膨胀微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SPG技术制备热膨胀微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1)配置含有单体的油相:将用于聚合形成热塑性聚合物的乙烯基类单体组合、交联剂、引发剂和发泡剂混合,形成油相;其中,所述单体组合中的单体为不含苯系芳香结构的单体;
2)配置水相:将固体悬浮剂、分散稳定助剂、抑制剂和电解质加入去离子水中,形成水相;
3)分散:对所述油相施加压力使所述油相通过SPG乳化膜分散进入流动的所述水相中,以得到分散液;
4)聚合:将所述分散液液滴引入高压聚合反应釜中进行聚合反应,制备热膨胀微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聚合形成热塑性聚合物的乙烯基类单体组合为丙烯腈、偏二氯乙烯、甲基丙烯腈和甲基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其中,所述单体组合中含有0到30重量%的偏二氯乙烯、20到80重量%的丙烯腈、0到10重量%的甲基丙烯腈、0到50重量%的甲基丙烯酸酯;优选地,所述的甲基丙烯酸酯为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和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泡剂为正丁烷、异丁烷、异戊烷、正己烷和环己烷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地,所述发泡剂由20到100重量%的异丁烷、0到30重量%的异戊烷、0到10重量%的正丁烷、0到10重量%的正己烷和0到30重量%的环己烷组成;和/或,
所述交联剂为交联性二官能度单体和交联性三官能度单体的一种或多种;优选地,所述交联性二官能度单体为二乙烯基苯、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二甲基丙烯酸二乙二醇酯等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交联性三官能度单体为三丙烯酸季戊四醇酯、三甲基丙烯酸季戊四醇酯、三甲基丙烯酸三羟甲基丙烷酯等中的一种或多种;和/或,
所述引发剂为有机过氧化物类和偶氮化合物类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地,所述偶氮化合物类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方亿,刘利民,纪学顺,孙家宽,
申请(专利权)人:万华化学宁波有限公司,万华化学广东有限公司,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