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倩专利>正文

一种行走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93944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10: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行走辅助装置,包括基板、连接机构、行走轮与升降架,所述基板数量为二,两块基板左右对称布置,两块基板之间通过连接机构相连接,基板上端前后对称开设有开口,开口内设置有行走轮,基板上端布置有升降架,升降架包括稳定板、伸缩板、定位柱、定位板、承托板、连接杆、固定杆与定位杆,连接机构包括固定板、连接块、连接板、限位板与限位柱,行走轮包括升降框、安装板、轮子、调节块与调节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解决现有助行架等行走辅助装置使用过程中存在的轮式助行架稳定性较低、固定式助行架推行难度大与调节不便等难题。

A walking ai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行走辅助装置
本技术涉及辅助行走器械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行走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行走辅助装置是辅助因年老体弱或身体疾病导致无法正常行走的人群进行独立行走的器械,常见的行走辅助装置包括轮椅、拐杖与助行架等,其中助行架可分为无轮式和轮式,作用是保持立位身体平衡、支撑体重、训练行走、增强肌力。无轮式助行架稳定性能好、价格低廉,但是不适用于上肢力量较弱、无法抬起助行器的人群;轮式助行架摩擦阻力小,便于推动前行,但是稳定性能稍差,在站立时可能出现晃动,导致使用者摔跤,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为了改善上述问题,我国在相关领域进行研究与探索,申请号为201610465252.0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可升降台式助行架,助行架高度调节便利;申请号为201330332922.3的中国技术专利提供了多功能助行架,同时具备餐桌与助行功能,但是无法同时结合轮式助行架与无轮式助行架的优点。因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行走辅助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行走辅助装置,可以解决现有助行架等行走辅助装置使用过程中存在的轮式助行架稳定性较低、固定式助行架推行难度大与调节不便等难题。本技术所要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行走辅助装置,包括基板、连接机构、行走轮与升降架,所述基板数量为二,两块基板左右对称布置,两块基板之间通过连接机构相连接,基板上端前后对称开设有开口,开口内设置有行走轮,基板上端布置有升降架;其中:所述升降架包括稳定板、伸缩板、定位柱、定位板、承托板、连接杆、固定杆与定位杆,稳定板数量为二,左右对称布置的两块基板上端均安装有稳定板,稳定板为空心结构,稳定板内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有伸缩板,稳定板左右侧壁上均从上往下均匀开设有定位槽,上下相邻定位槽之间开设有方形通槽,伸缩板左右侧壁上均从上往下均匀开设有滑动槽,滑动槽内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有定位柱,定位柱位于方形通槽内,上下相邻的定位柱之间通过定位板相连接,伸缩板顶端安装有承托板,承托板为倒L型结构,承托板上端设置有橡胶圆杆,位于左端基板上的承托板前后侧壁上通过轴承与连接杆一端相连接,连接杆另一端开设有连接口,连接杆为可伸缩结构,连接口内壁与安装在位于右端基板上的固定杆侧壁相连接,且位于左端基板上的承托板前后侧壁下端对称安装有定位杆;将定位柱移动至方形通槽内后,根据使用者的身高将伸缩板高度调节适当,之后再通过推动定位板将定位柱移动至方形通槽外,避免伸缩板高度继续改变,使用稳定性高,调节完毕后,可通过转动连接杆,使得连接杆下端开设的连接口不再与定位杆侧壁相紧贴,以便将连接口搭在固定杆上,使得连接杆在使用者行走时能够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固定板、连接块、连接板、限位板与限位柱,固定板安装在左侧基板侧壁上,固定板内侧与连接块一端相连接,连接块另一端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在连接板侧壁上开设的连接槽内,连接板为前后可伸缩结构,连接板分为固定端与伸缩端,固定端前后两侧对称开设有伸缩槽,伸缩槽内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有伸缩端,固定端上端前后两侧对称开设有缺口,缺口之间布置有限位板,限位板通过轴承安装在固定端上,限位板上前后对称布置有限位槽,缺口内从前往后均匀布置有限位柱,限位柱侧壁与限位板上开设的限位槽内壁相紧贴;当本技术左右交替前进时,根据使用者的步距对连接板长度进行调节,长度调节适当后,通过限位板与限位柱的相互配合作用,对该长度进行固定,以免因连接板长度改变导致使用者行走步伐混乱而影响使用时的安全性。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行走轮包括升降框、安装板、轮子、调节块与调节杆,升降框安装在基板上开设的开口正上方,升降框左右侧壁上对称开设有升降滑槽,升降滑槽内通过滑动配合方式与安装板上端相连接,安装板下端通过轴承与轮子侧壁相连接,且安装板上端通过滑动连接方式与调节块侧壁上开设的调节槽相连接,调节块安装在调节杆上,调节杆通过轴承安装在升降框侧壁上;通过转动调节杆带动调节块进行位置调节,从而达到对安装板高度进行调节的目的,使得能够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是否使用轮子进行辅助行走,可调性强。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定位杆为橡胶材质,定位杆直径小于连接口宽度,差值为三毫米,避免连接口与定位杆之间发生松脱。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下相邻滑动槽间距等于上下相邻定位槽间距。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限位槽中位于限位板前侧的限位槽与位于限位板后侧的限位槽开口方向相反。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调节杆外侧设置有转动块,转动块侧壁上沿其周向方向均匀设置有橡胶凸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具有使用范围广、使用稳定性高与能够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是否使用轮子进行辅助行走等优点;2.本技术设置有连接机构,当本技术左右交替前进时,能够根据使用者的步距对连接板长度进行调节,并对该长度进行固定,以免因连接板长度改变导致使用者行走步伐混乱而影响使用时的安全性;3.本技术设置有行走轮,能够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是否使用轮子进行辅助行走,可调性强;4.本技术设置有升降架,能够根据使用者的身高对伸缩板高度进行适当调节,调节方便省力,适用于力量较小人群,通过将连接口搭在固定杆上,使得连接杆在使用者行走时能够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左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图1至图4,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阐述。一种行走辅助装置,包括基板1、连接机构2、行走轮3与升降架4,所述基板1数量为二,两块基板1左右对称布置,两块基板1之间通过连接机构2相连接,基板1上端前后对称开设有开口,开口内设置有行走轮3,基板1上端布置有升降架4;其中:所述升降架4包括稳定板41、伸缩板42、定位柱43、定位板48、承托板44、连接杆45、固定杆46与定位杆47,稳定板41数量为二,左右对称布置的两块基板1上端均安装有稳定板41,稳定板41为空心结构,稳定板41内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有伸缩板42,稳定板41左右侧壁上均从上往下均匀开设有定位槽,上下相邻定位槽之间开设有方形通槽,伸缩板42左右侧壁上均从上往下均匀开设有滑动槽,滑动槽内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有定位柱43,定位柱43位于方形通槽内,上下相邻的定位柱43之间通过定位板48相连接,伸缩板42顶端安装有承托板44,承托板44为倒L型结构,承托板44上端设置有橡胶圆杆,位于左端基板1上的承托板44前后侧壁上通过轴承与连接杆45一端相连接,连接杆45另一端开设有连接口,连接杆45为可伸缩结构,连接口内壁与安装在位于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行走辅助装置,包括基板(1)、连接机构(2)、行走轮(3)与升降架(4),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1)数量为二,两块基板(1)左右对称布置,两块基板(1)之间通过连接机构(2)相连接,基板(1)上端前后对称开设有开口,开口内设置有行走轮(3),基板(1)上端布置有升降架(4);其中:/n所述升降架(4)包括稳定板(41)、伸缩板(42)、定位柱(43)、定位板(48)、承托板(44)、连接杆(45)、固定杆(46)与定位杆(47),稳定板(41)数量为二,左右对称布置的两块基板(1)上端均安装有稳定板(41),稳定板(41)为空心结构,稳定板(41)内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有伸缩板(42):/n-稳定板(41)左右侧壁上均从上往下均匀开设有定位槽,上下相邻定位槽之间开设有方形通槽,伸缩板(42)左右侧壁上均从上往下均匀开设有滑动槽,滑动槽内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有定位柱(43),定位柱(43)位于方形通槽内,上下相邻的定位柱(43)之间通过定位板(48)相连接;/n-伸缩板(42)顶端安装有承托板(44),承托板(44)为倒L型结构,承托板(44)上端设置有橡胶圆杆,位于左端基板(1)上的承托板(44)前后侧壁上通过轴承与连接杆(45)一端相连接,连接杆(45)另一端开设有连接口,连接杆(45)为可伸缩结构,连接口内壁与安装在位于右端基板(1)上的固定杆(46)侧壁相连接,且位于左端基板(1)上的承托板(44)前后侧壁下端对称安装有定位杆(4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行走辅助装置,包括基板(1)、连接机构(2)、行走轮(3)与升降架(4),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1)数量为二,两块基板(1)左右对称布置,两块基板(1)之间通过连接机构(2)相连接,基板(1)上端前后对称开设有开口,开口内设置有行走轮(3),基板(1)上端布置有升降架(4);其中:
所述升降架(4)包括稳定板(41)、伸缩板(42)、定位柱(43)、定位板(48)、承托板(44)、连接杆(45)、固定杆(46)与定位杆(47),稳定板(41)数量为二,左右对称布置的两块基板(1)上端均安装有稳定板(41),稳定板(41)为空心结构,稳定板(41)内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有伸缩板(42):
-稳定板(41)左右侧壁上均从上往下均匀开设有定位槽,上下相邻定位槽之间开设有方形通槽,伸缩板(42)左右侧壁上均从上往下均匀开设有滑动槽,滑动槽内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有定位柱(43),定位柱(43)位于方形通槽内,上下相邻的定位柱(43)之间通过定位板(48)相连接;
-伸缩板(42)顶端安装有承托板(44),承托板(44)为倒L型结构,承托板(44)上端设置有橡胶圆杆,位于左端基板(1)上的承托板(44)前后侧壁上通过轴承与连接杆(45)一端相连接,连接杆(45)另一端开设有连接口,连接杆(45)为可伸缩结构,连接口内壁与安装在位于右端基板(1)上的固定杆(46)侧壁相连接,且位于左端基板(1)上的承托板(44)前后侧壁下端对称安装有定位杆(4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行走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2)包括固定板(21)、连接块(22)、连接板(23)、限位板(24)与限位柱(25),固定板(21)安装在左侧基板(1)侧壁上,固定板(21)内侧与连接块(22)一端相连接,连接块(22)另一端通过滑动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倩
申请(专利权)人:张倩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