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N‑二芳基甲基磺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属于有机合成中间体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串联反应合成N‑二芳基甲基磺胺化合物,具体包括如下步骤:①向反应管中加入摩尔比为1.0:1.0:1.0:0.1的芳香醛、磺酰胺、三甲氧基苯或其衍生物、Lewis酸,以1,2‑二氯乙烷为溶剂,室温下磁力搅拌反应8~24小时;②待反应结束后,减压蒸去大部分溶剂,以体积比为1:1~2:1的石油醚和乙酸乙酯为淋洗液对剩余的混合液进行柱层析分离提纯,即得产品;本发明专利技术合成的N‑二芳基甲基磺胺化合物在医药、农药等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合成方法具有成本低、操作简单、收率高、条件温和等优点,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Synthesis of n-diarylmethylsulfonamid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N-二芳基甲基磺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有机合成中间体
,具体涉及一种利用串联反应合成一种N-二芳基甲基磺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技术介绍
N-二芳基甲基磺胺化合物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可以通过氨基的离去,转化为三芳基甲烷化合物,苄基取代的胺类化合物和茚类化合物。例如,三芳基甲烷是一类重要的有机染料,常用于光电材料。此外,该类化合物可以高效地合成一系列具有生物和药理活性的物质,包括吡唑、恶唑、噻唑、喹啉酮、1,4-四氢吡啶、苯并吡喃、二氮卓等,这些化合物还能作为基本的分子骨架存在于生物、药物活性的天然产物或人工产物中。近年来,文献报道的N-二芳基甲基磺胺化合物合成方法较多。合成策略主要可以概括为两种:(1)二芳基甲醇的亲核取代反应;(2)N-磺酰亚胺的亲核加成反应。然而,这些反应需要昂贵的催化剂或者昂贵的原料,以及繁杂多步的反应条件。我们设想直接以商品试剂芳香醛、三甲氧基苯、磺酰胺为原料,在廉价Lewis酸催化下,发生串联反应来构建N-二芳基甲基磺化合物。该反应策略可以避免大量的废副产物,原料简单易得,迄今为止,尚未有文献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成本低、产率高的利用串联反应合成N-二芳基甲基磺化合物的方法。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N-二芳基甲基磺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利用串联反应合成N-二芳基甲基磺胺化合物,具体包括如下步骤:①向反应管中加入摩尔比为1.0:1.0:1.0:0.1的芳香醛、磺酰胺、三甲氧基苯或其衍生物、Lewis酸,以1,2-二氯乙烷为溶剂,室温下磁力搅拌反应8~24小时;②待反应结束后,减压蒸去大部分溶剂,以体积比为1:1~2:1的石油醚和乙酸乙酯为淋洗液对剩余的混合液进行柱层析分离提纯,即得产品;反应的通式如下式(1):其中,Ar1CHO为芳香醛;Ar2H为三甲氧基苯或其衍生物;为磺酰胺。优选的,Ar1CHO为含硝基、醛基、氟基、氯基、溴基、甲基或甲氧基的芳香醛。优选的,Ar2H为或优选的,为:优选的,所述Lewis酸为三氯化铁。反应机理:芳香醛与三甲氧基苯反应生成中间体三芳基甲烷,中间体无需分离,直接与磺酰胺反应制备一种N-二芳基甲基磺胺的合成方法化合物。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原料均廉价易得,经氯化铁催化可以高效地合成一系列的N-二芳基甲基磺胺化合物。本专利技术的化合物含有广泛生物活性的磺酰胺骨架单元,可用作有机合成中间体,药物的合成与修饰,亦为药物筛选提供新颖而有效的合成方法。本专利技术通过串联反应合成N-二芳基甲基磺胺化合物。与现有合成方法相比,本专利技术方法操作简单,所用原料经济、易得,产率达80%以上。附图说明图1实施例1合成的N-(2,4,6-三甲氧基苯基)苄基-磺酰胺核磁共振氢谱图;图2实施例1合成的N-(2,4,6-三甲氧基苯基)苄基-磺酰胺核磁共振碳谱图;图3实施例2合成的N-(2,4,6-三甲氧基苯基)对氯苄基磺酰胺核磁共振氢谱图;图4实施例2合成的N-(2,4,6-三甲氧基苯基)对氯苄基磺酰胺核磁共振碳谱图;图5实施例3合成的N-(2,4,6-三甲氧基苯基)对硝基苄基磺酰胺核磁共振氢谱图;图6实施例3合成的N-(2,4,6-三甲氧基苯基)对硝基苄基磺酰胺核磁共振碳谱图;图7实施例4合成的N-(3-甲基2,4,6-三甲氧基苯基)对甲基苄基磺酰胺核磁共振氢谱图;图8实施例4合成的N-(3-甲基2,4,6-三甲氧基苯基)对甲基苄基磺酰胺核磁共振碳谱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本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凡是采用本专利技术的相似结构及其相似变化,均应列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1:N-(2,4,6-三甲氧基苯基)苄基磺酰胺的合成将苯甲醛(106mg,1.0mmol)、1当量的对甲苯磺酰胺(171mg,1.0mmol)、FeCl3(16mg,0.1mmol)和1当量的1,3,5-三甲氧基苯(168mg,1.0mmol)加入到DCE(2mL)中。室温下搅拌反应8小时。反应结束后,柱层析分离,淋洗剂选用石油醚:乙酸乙酯2:1的混合溶液,得到393mg的白色固体产物,产率为92%。其核磁谱数据如下:如图1所示,1HNMR(400MHz,CDCl3)7.50(d,J=8.4Hz,2H),7.26-7.15(m,5H),7.00(d,J=8.4Hz,2H),6.24(d,J=10.4Hz,1H),6.10(d,J=11.2Hz,1H),5.88(s,2H),3.72(s,3H),3.61(s,6H),2.30(s,3H);如图2所示,13CNMR(100MHz,CDCl3)160.8,157.8(2C),142.3,141.3,137.6,128.6(2C),127.8(2C),126.8,126.5(2C),126.4(2C),108.8,90.6(2C),55.5(2C),55.3,51.5,21.3.实施例2:N-(2,4,6-三甲氧基苯基)对氯苄基磺酰胺的合成将对氯苯甲醛(140mg,1.0mmol)、1当量的对甲苯磺酰胺(171mg,1.0mmol)、FeCl3(16mg,0.1mmol)和1当量的1,3,5-三甲氧基苯(168mg,1.0mmol)加入到DCE(2mL)中。室温下搅拌反应6小时。反应结束后,柱层析分离,淋洗剂选用石油醚:乙酸乙酯2:1的混合溶液,得到428mg的白色固体产物,产率为93%。其核磁谱数据如下:如图3所示,1HNMR(400MHz,CDCl3)7.49(d,J=7.6Hz,2H),7.19-7.14(m,4H),7.00(d,J=7.6Hz,2H),6.23(d,J=10.8Hz,1H),6.06(d,J=10.4Hz,1H),5.88(s,2H),3.73(s,3H),3.61(s,6H),2.29(s,3H);如图4所示,13CNMR(100MHz,CDCl3)2161.0,157.7(2C),142.5,140.0,137.4,131.2,128.7(2C),127.9(2C),127.8(2C),126.8(2C),108.3,90.5(2C),55.5(2C),55.3,50.9,21.3.实施例3:N-(2,4,6-三甲氧基苯基)对硝基苄基磺酰胺的合成将对氯苯甲醛(140mg,1.0mmol)、1当量的对甲苯磺酰胺(171mg,1.0mmol)、FeCl3(16mg,0.1mmol)和1当量的1,3,5-三甲氧基苯(168mg,1.0mmol)加入到DCE(2mL)中。室温下搅拌反应12小时。反应结束后,柱层析分离,淋洗剂选用石油醚:乙酸乙酯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N-二芳基甲基磺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串联反应合成N-二芳基甲基磺胺化合物,具体包括如下步骤:/n①向反应管中加入摩尔比为1.0:1.0:1.0:0.1的芳香醛、磺酰胺、三甲氧基苯或其衍生物、Lewis酸,以1,2-二氯乙烷为溶剂,室温下磁力搅拌反应6~24小时;/n②待反应结束后,减压蒸去大部分溶剂,以体积比为1:1~2:1的石油醚和乙酸乙酯为淋洗液对剩余的混合液进行柱层析分离提纯,即得产品;/n反应的通式如下式(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N-二芳基甲基磺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串联反应合成N-二芳基甲基磺胺化合物,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①向反应管中加入摩尔比为1.0:1.0:1.0:0.1的芳香醛、磺酰胺、三甲氧基苯或其衍生物、Lewis酸,以1,2-二氯乙烷为溶剂,室温下磁力搅拌反应6~24小时;
②待反应结束后,减压蒸去大部分溶剂,以体积比为1:1~2:1的石油醚和乙酸乙酯为淋洗液对剩余的混合液进行柱层析分离提纯,即得产品;
反应的通式如下式(1):
其中,Ar1CHO为芳香醛;
Ar2H为三甲氧基苯或其衍生物;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达云,李隆隆,
申请(专利权)人:丽水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