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通过相应胺的部分绝热运行的光气化制备异氰酸酯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过使伯胺与光气反应制备异氰酸酯的方法,其包括I)提供胺溶液和在热交换器中将其调温,II)提供光气溶液和在热交换器中将其调温,III)在混合单元中将胺溶液与光气溶液混合,接着IV)在绝热运行的反应区中进一步反应和在分离区中分离出由于化学反应形成的气相,V)使剩余液相减压,VI)在间接加热的反应区中使在减压后剩余的液相进一步反应和VII)从在此获得的反应溶液中分离异氰酸酯,其中如下调节反应区和分离区中的温度:通过对来自步骤III)的反应混合物的温度规定在110℃至145℃的范围内的目标值和使用连续或间歇测得的来自步骤III)的反应混合物的实际温度以借助用于将各自溶液调温的热交换器闭环控制在步骤I)中提供的伯胺溶液的温度和/或在步骤II)中提供的光气溶液的温度。
技术介绍
异氰酸酯(1)被大量制备并主要充当用于制备聚氨酯的原材料。它们通常通过使相应的胺(2)与光气(3)反应制备,其中使用化学计算过量的光气。胺与光气的反应既可在气相中、也可在液相中进行,其中该反应可 ...
【技术保护点】
1.通过使伯胺与光气反应制备异氰酸酯的方法,其包括步骤:/nI) 提供伯胺在溶剂中的溶液和通过在用传热介质运行的热交换器中的间接传热将伯胺溶液调温;/nII) 提供光气在溶剂中的溶液和通过在用传热介质运行的热交换器中的间接传热将光气溶液调温;/nIII) 在混合单元中混合在步骤I)中提供的伯胺溶液和在步骤II)中提供的光气溶液以产生反应混合物,其中遵循基于伯胺的氨基计的在理论值的40%至200%的范围内的光气化学计算过量;/nIV) 使在步骤III)中获得的反应混合物经过反应区和经过在流动技术方面在这一反应区下游的分离区,以在分离区中由所述液体反应混合物形成在8.0巴
【技术特征摘要】
20181113 EP 18205954.31.通过使伯胺与光气反应制备异氰酸酯的方法,其包括步骤:
I)提供伯胺在溶剂中的溶液和通过在用传热介质运行的热交换器中的间接传热将伯胺溶液调温;
II)提供光气在溶剂中的溶液和通过在用传热介质运行的热交换器中的间接传热将光气溶液调温;
III)在混合单元中混合在步骤I)中提供的伯胺溶液和在步骤II)中提供的光气溶液以产生反应混合物,其中遵循基于伯胺的氨基计的在理论值的40%至200%的范围内的光气化学计算过量;
IV)使在步骤III)中获得的反应混合物经过反应区和经过在流动技术方面在这一反应区下游的分离区,以在分离区中由所述液体反应混合物形成在8.0巴(绝对)至50.0巴(绝对)的范围内的压力下的气相,其中没有加热并且没有冷却反应区和分离区,其中彼此分开地取出在分离区中形成的气相和来自分离区的剩余液相;
其中如下调节反应区和分离区中的温度:通过对来自步骤III)的反应混合物的温度规定在110℃至145℃的范围内的目标值和使用连续或间歇测得的来自步骤III)的反应混合物的实际温度,以
借助步骤I)中所用的热交换器将在步骤I)中提供的伯胺溶液的温度闭环控制至在30℃至130℃的范围内的值
和/或
借助步骤II)中所用的热交换器将在步骤II)中提供的光气溶液的温度闭环控制至在-20℃至120℃的范围内的值;
V)使从来自步骤IV)的分离区中取出的液相减压,以使这一液相部分地转化成气相;
VI)使在步骤V)中减压后留下的液相经过间接加热的反应区,以形成含氯化氢和含光气的气相,将其分离出去,和留下含异氰酸酯和含溶剂的液相,将其从间接加热的反应区取出;
VII)后处理在步骤VI)中获得的含异氰酸酯和含溶剂的液相,以回收溶剂和获得异氰酸酯。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在步骤I)中提供的伯胺溶液具有基于这一溶液的总质量计的在25%至50%的范围内的伯胺质量含量,并且在步骤II)中提供的光气溶液具有基于这一溶液的总质量计的在45%至90%的范围内的光气质量含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方法,其中后处理在步骤IV)、V)和VI)中获得的气相,以获得氯化氢和光气和任选溶剂。
4.根据权利要求3的方法,其中在步骤IV)、V)和VI)中获得的气相在后处理前调节到共同压力并且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T克瑙夫,C斯蒂芬斯,A希尔舍尔,D瓦斯蒂安,J施普里瓦尔德,
申请(专利权)人:科思创德国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