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牛骨氨基酸有机肥的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193626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10: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牛骨氨基酸有机肥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先将牛骨原料投入蒸煮容器中,添加一定量的水,之后容器加压0.1MPa,蒸煮2‑5h;S2:将蒸煮完后的材料使用渗滤式分离,将液体和固定分离。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高温增压灭菌原料,蒸煮后分离不同原料组分,对应分解利用,快速高效无害化处理牛骨等畜骨屠宰废弃物。采用酶解法分解骨质中氨基酸、分离有机钙及其他微量元素,经分解后可直接投入农业生产使用。将处理后废渣进行堆腐处理,进一步分解残余有机物质,并借助其疏松空洞结构,使其成为微生物菌剂的优良载体,同时做有机肥造粒硬化剂及支撑剂使用,固持土壤养分,实现养分缓释目的,最大限度实现资源利用。

A production method of amino acid organic fertilizer for beef bo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牛骨氨基酸有机肥的生产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牛骨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牛骨氨基酸有机肥的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我国是畜牧大国,畜禽生产和消耗总量均位于世界前列,畜禽骨资源十分丰富,但是综合利用率低,其中深加工、高值化和资源化利用比例不到3%,大量畜禽骨资源被随意丢弃,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牛骨约占肉牛体质量的20%~40%,新鲜牛骨原料中蛋白质含量约14.27%、脂肪28.55%、钙14.01%、水分20.9%,蛋白质、钙、磷、维生素、微量元素等物质。其中牛骨较猪骨、羊骨等其他骨类更难处理,其体积大、质地坚硬,难以食用,一直是困扰产地的处理难题之一。随着我国集约化养殖业的发展,饲养密度及饲养量急剧增加,屠宰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牛骨量不断增多,但因价值认识不足及缺乏处理手段等原因,牛骨仍难以实现资源化利用,严重制约了屠宰产业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在20世纪60、70年代之前,人们对畜骨的认识不够,食品生产技术欠发达,只有少数的排骨和腥骨直接用于食用,价格相对较高,其余大量畜骨被废弃或者低廉的价格买进,经高压蒸煮、机械破碎等简单操作生产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牛骨氨基酸有机肥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先将牛骨原料投入蒸煮容器中,添加一定量的水,之后容器加压0.1MPa,蒸煮2-5h;/nS2:将蒸煮完后的材料使用渗滤式分离,将液体和固定分离;/nS3:将分离完后的液体采用离心模式实现油水分离,将上层油脂进行回收利用,保存下层液体;/nS4:将步骤(2)中分离完的固定经静置冷却后进行粗粉碎;/nS5:将步骤(3)中保存的下层液体和步骤(4)中粉碎完后的材料中重新注水并添加酶解液,保证底物浓度在1-5g/100ml,并采用酸性调节剂调节PH,酶解时间一定时间;/nS6:酶解后调节温度到90℃,继续加热10-20min后,进...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牛骨氨基酸有机肥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先将牛骨原料投入蒸煮容器中,添加一定量的水,之后容器加压0.1MPa,蒸煮2-5h;
S2:将蒸煮完后的材料使用渗滤式分离,将液体和固定分离;
S3:将分离完后的液体采用离心模式实现油水分离,将上层油脂进行回收利用,保存下层液体;
S4:将步骤(2)中分离完的固定经静置冷却后进行粗粉碎;
S5:将步骤(3)中保存的下层液体和步骤(4)中粉碎完后的材料中重新注水并添加酶解液,保证底物浓度在1-5g/100ml,并采用酸性调节剂调节PH,酶解时间一定时间;
S6:酶解后调节温度到90℃,继续加热10-20min后,进行灭活处理;
S7:将灭活后的材料进行过滤,将材料中的残渣和滤液分离处;
S8:将过滤完后的滤液进行干燥浓缩;
S9:将过滤完后的残渣农业废弃物进行调配,调节含水率为55%-65%,调节C/N为25-30;
S10将混合后的复配各料后添加一定量的微生物菌剂,随后进行30天腐熟,30-40天陈化;
S...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保忠王哲
申请(专利权)人:滨州市京阳生物肥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