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内科患者用防坠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93579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10: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心内科患者用防坠床装置,包括箱体、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箱体上方内侧活动安装有固定卡板,所述箱体前方活动安装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下半部活动安装有把手,所述把手外表面开设有易开口,所述把手与第一转轴通过第二转轴活动连接,所述箱体右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右端活动安装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箱体设置有两个,且所述两个箱体上方设置有第一接口板和第二接口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方便,造价低廉,固定效果好,能有效的防止患者坠床,有效的保护患者的健康,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固定和解除操作简单,固定效果好,有较大的推广价值,通过设置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能有效的增加固定的效果。

Anti falling bed device for patients in cardiology depart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心内科患者用防坠床装置
本技术涉及心内科患者用防坠床装置
,具体为一种心内科患者用防坠床装置。
技术介绍
心内科高龄患者较多,年老体弱,视力下降,且老年男性常合并前列腺增生,夜起入厕频繁,如果遇到地面滑、坐凳不稳等防护措施不到位等情况,易有跌倒的危险。对于幼儿、年老体弱、高龄、活动困难或者合并意识障碍的患者,如果不能及时做出床头标识,予以床栏防护及约束带使用,就不能有效的防止坠床和跌倒发生。现有的心内科患者用防坠床装置使用较为繁琐,不能方便简单的进行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使用较为繁琐,不能方便简单的进行使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心内科患者用防坠床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技术一种心内科患者用防坠床装置,包括箱体、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箱体上方内侧活动安装有固定卡板,所述箱体前方活动安装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下半部活动安装有把手,所述把手外表面开设有易开口,所述把手与第一转轴通过第二转轴活动连接,所述箱体右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右端活动安装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箱体设置有两个,且所述两个箱体上方设置有第一接口板和第二接口板。进一步地,所述把手内表面设置有把手柱,所述第一转轴与手柱对应处开设有固定孔,所述把手可以通过第二转轴进行180度的旋转。进一步地,所述箱体内部固定安装有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上端活动安装有收线筒,所述收线筒表面缠绕有固定带,所述箱体右侧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上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卡板。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一支撑板右端固定安装有臂板,且所述第二支撑板两侧与臂板结合处开设有滑槽。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转轴与收线筒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接口板和第二接口板均通过固定带与收线筒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使用方便,造价低廉,固定效果好,能有效的防止患者坠床,有效的保护患者的健康,且本技术固定和解除操作简单,固定效果好,有较大的推广价值,通过设置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能有效的增加固定的效果,通过设置第一支撑板右端固定安装有臂板,第二支撑板两侧与臂板结合处开设有滑槽,能够增加稳定性能,减少弯折的风险,通过设置固定卡板,进一步增加固定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总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转轴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箱体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第一支撑板1和第二支撑板2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支撑板;2、第二支撑板;3、第二接口板;4、固定孔;5、臂板;6、固定卡板;7、第二转轴;8、易开口;9、把手;10、第一转轴;11、箱体;12、固定带;13、第一接口板;14、手柱;15、收线筒;16、支撑底座;17、第一弹簧;18、第二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4,一种心内科患者用防坠床装置,包括箱体11、第一支撑板1和第二支撑板2,所述箱体11上方内侧活动安装有固定卡板6,所述箱体11前方活动安装有第一转轴10,所述第一转轴10下半部活动安装有把手9,所述把手9外表面开设有易开口8,所述把手9与第一转轴10通过第二转轴7活动连接,所述箱体11右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板1,所述第一支撑板1右端活动安装有第二支撑板2,所述箱体11设置有两个,且所述两个箱体11上方设置有第一接口板13和第二接口板3。请参阅图2,所述把手9内表面设置有把手柱14,所述第一转轴10与手柱14对应处开设有固定孔4,所述把手9可以通过第二转轴7进行180度的旋转,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把手9进行180度旋转后可以通过手柱14转动第一转轴10。请参阅图3,所述箱体11内部固定安装有支撑底座16,所述支撑底座16上端活动安装有收线筒15,所述收线筒15表面缠绕有固定带12,所述箱体11右侧设置有第一弹簧17,所述第一弹簧17上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卡板6,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收线筒15可以旋转进而使固定带12的长度伸长。请参阅图4,所述第一支撑板1和第二支撑板2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二弹簧18,所述第一支撑板1右端固定安装有臂板5,且所述第二支撑板2两侧与臂板5结合处开设有滑槽,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臂板5长度与滑槽相等,且结合较为稳定。请参阅图1和图3,所述第一转轴10与收线筒15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接口板13和第二接口板3均通过固定带12与收线筒15固定连接,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接口板13端口处设置有圆形插头,所述第二接口板3端口处开设有圆形插槽,所述第一接口板13和第二接口板3通过圆形插头和圆形插槽可拆卸连接。工作原理:按照说明书及附图使用本装置,对需要的患者使用时,将本装置放到床位的下方,通过反向拉住第一支撑板1和第二支撑板2,使第二弹簧18拉伸,臂板5沿着第二支撑板2的滑槽滑出,将本装置两端的箱体11卡到床沿,再将固定卡板6向上拉出一定的高度,卡住床边,增加稳定性,操作完成后,待病人躺在床上后,将第一接口板13和第二接口板3拉出,固定带12伸出,第一接口板13和第二接口板3通过圆形插头和圆形插槽连接,使固定带12处于患者腰部,需要拆除时,将第一接口板13和第二接口板3分开,通过易开口8使把手9通过第二转轴7进行180度的旋转,然后用手把住手柱14转动第一转轴10,使收线筒15转动,将固定带12拉回,完成工作。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术语“上”、“下”、“左”、“右”指示的方位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而不是要求本技术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心内科患者用防坠床装置,包括箱体(11)、第一支撑板(1)和第二支撑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1)上方内侧活动安装有固定卡板(6),所述箱体(11)前方活动安装有第一转轴(10),所述第一转轴(10)下半部活动安装有把手(9),所述把手(9)外表面开设有易开口(8),所述把手(9)与第一转轴(10)通过第二转轴(7)活动连接,所述箱体(11)右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板(1),所述第一支撑板(1)右端活动安装有第二支撑板(2),所述箱体(11)设置有两个,且所述两个箱体(11)上方设置有第一接口板(13)和第二接口板(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心内科患者用防坠床装置,包括箱体(11)、第一支撑板(1)和第二支撑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1)上方内侧活动安装有固定卡板(6),所述箱体(11)前方活动安装有第一转轴(10),所述第一转轴(10)下半部活动安装有把手(9),所述把手(9)外表面开设有易开口(8),所述把手(9)与第一转轴(10)通过第二转轴(7)活动连接,所述箱体(11)右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板(1),所述第一支撑板(1)右端活动安装有第二支撑板(2),所述箱体(11)设置有两个,且所述两个箱体(11)上方设置有第一接口板(13)和第二接口板(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内科患者用防坠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9)内表面设置有把手柱(14),所述第一转轴(10)与手柱(14)对应处开设有固定孔(4),所述把手(9)可以通过第二转轴(7)进行180度的旋转。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毕玉洁李娟程桂丽李锐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七十一集团军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