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戴国钢专利>正文

肩关节腋下支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9327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10: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辅助器械技术领域,一种使手臂与躯体形成稳定夹角的肩关节腋下支具,包括横截面为马鞍状的空腔体腋窝垫,与之跨接的束带,腋窝垫具有呈向内凹弧形面的,贴近人体胸侧部分的内凹面和贴近上臂部分的外凹面,并形成向下张开夹角β,使手臂与躯体形成稳定夹角β;为实现同一肩关节腋下支具夹角β在15°~80°范围无级调节,腋窝垫设置成由左半垫与右半垫在顶部铰接,并在下部设置无级调节伸缩装置组成的分体结构;还可在腋窝垫前后两端跨接有敷药、保暖、加热功能的护肩和臂带,使腋窝垫固定更牢固、促进血液循环、帮助药物从皮肤吸收、减轻患者寒意;还可在腋窝垫的内凹面和外凹面开设透气孔和凸起利于皮肤透气。

Axillary brace of shoulder joi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肩关节腋下支具
本技术涉及医疗辅助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肩关节支具。
技术介绍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进程,肩关节疾患的病人逐步增加,冻结肩、肩袖损伤、肩峰撞击综合征等司空见惯,肩关节手术量也水涨船高。但肩关节疼痛的恢复和功能的改善是一个非常吃力的过程,“伤筋动骨一百天!”,临床上超过一百天未恢复的患者不计其数,即便术后其基本的恢复时间也在半年及半年以上这给高节奏的现代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在医学实践、研究中发现:1、肩关节疾患发生时及肩关节术后,即便是自然下垂姿势,肢体自身重量都会导致肩袖的自发性收缩反应,加重损伤组织的负担,延缓修复过程。2、肩关节疾患发生时及肩关节术后,人体会本能地内收内旋,同时肩关节内的炎症反应也导致前关节囊挛缩,因此关节功能容易受损。3、损伤部位对受凉特别敏感,需要保暖才有利于恢复,特别是寒冷的冬天,尽管全身并没有凉意,肩关节也感觉不能承受,往往需要多穿衣服来保暖,厚重的衣服也增加了肩关节的负担,对于肩关节敷药需要脱下衣服,过多地穿脱衣服同样让病人不能耐受。而常规的前臂悬吊带采用在肩颈部位设置吊带悬挂手肘小臂,虽可以减轻肩袖的负荷,但不能保证和调节手臂与躯体之间的夹角,难以随着不同的治疗(恢复)阶段调整所需的肩关节外展角度,因此对于一些肩关节疾患反而更容易造成前关节囊的挛缩,不适应其功能恢复和治疗同时无保暖的功效,在悬吊后正常手上的活动也完全被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手臂与躯体形成稳定夹角的肩关节腋下支具。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肩关节腋下支具,包括束带,还包括腋窝垫,所述的腋窝垫为空腔体,所述腋窝垫横截面为马鞍状,包括相互背对的内凹面和外凹面,所述内凹面和外凹面一侧通过前端弧面过渡连接,所述内凹面和外凹面另一侧通过后端弧面过渡连接,且所述内凹面和外凹面分别呈向内凹的弧形面,内凹面和外凹面形成向下的张开夹角β,所述束带与所述腋窝垫的前端和后端之间跨接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腋窝垫底部开口,包括外半垫与内半垫,所述外半垫与内半垫通过夹角调整铰链在顶部铰接,在外半垫与内半垫的下部之间设置有无级调节伸缩装置。进一步的,所述无级调节伸缩装置为螺旋传动的无级调节伸缩装置。进一步的,所述无级调节伸缩装置包括设置在外半垫的固定端和设置在内半垫的伸缩端,在所述固定端和伸缩端之间设置有连杆,所述的连杆为U形杆,所述的固定端为设置在腋窝垫内壁上的固定轴,连杆套接于所述固定轴,所述固定轴端部直径大于所述连杆套接孔的直径,所述的伸缩端为设置在固定端相对侧的腋窝垫内壁上的螺纹轴,连杆与螺纹轴螺纹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的张开夹角β范围为15°~80°。进一步的,包括与所述腋窝垫的前端和后端之间跨接的护肩,所述护肩包括位于内层的敷药层和位于外层的加热保暖层,所述的束带与腋窝垫的连接部位于护肩与腋窝垫的连接部的内侧。进一步的,所述敷药层从内层到外层包括纱布底层、药棉层、防止药物掉落层,所述加热保暖层包括内层的内置加热装置的加热层和外层的保温层。进一步的所述加热装置是施加36V安全电压供电的电阻丝加热装置,或PTC半导体加热装置。进一步的,所述腋窝垫的内凹面和外凹面均开设有透气孔和凸起。进一步的,在所述腋窝垫的前端和后端之间跨接有臂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中腋窝垫为空腔体,轻便,减轻穿戴负担;横截面为马鞍状,内凹面和外凹面分别呈向内凹的弧形面,内凹面和外凹面形成向下的张开夹角β,这样通过内凹面与人体胸侧贴合,外凹面与上臂部分贴合,既能限制手臂的晃动,使手臂与躯体形成稳定夹角,又能适应正常手臂适当的活动,这样符合人体工学的形状设计也使穿戴舒适;把腋窝垫做成外半垫与内半垫铰接式可调节的结构可满足随着不同的治疗(恢复)阶段调整所需的肩关节外展角度,对于一些肩关节疾患避免了前关节囊的挛缩,而无级调节的伸缩装置可以实现张开夹角β的无级调整,满足治疗(恢复)阶段在张开夹角β范围内微调的需要;腋窝垫前后两端跨接的包含敷药层和加热保暖层的护肩,提供方便敷药和患肩保暖的功能,这样通过束带、护肩和臂带三个方向的固定,腋窝垫更加牢固;腋窝垫的内凹面和外凹面开设有透气孔和凸起,起到皮肤透气排汗的功能,在患者长期使用过程中,避免造成腋窝处排汗不畅,引起过敏红肿,甚至瘙痒溃烂;在腋窝垫的前端和后端跨接臂带,一方面这样通过束带、护肩和臂带三个方向的固定,腋窝垫更加牢固,同时,在夜晚休息和睡眠过程中,束带可能给患者的颈部带来不适,采用臂带既能基本满足腋窝垫的固定又能减少对睡眠的影响,正常手臂未被束缚,能正常活动;还设置有保暖、加热功能,促进血液循环、帮助药物从皮肤吸收、减轻患者寒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和使用状态示意图;图2为腋窝垫横截面示意图;图3为分体式腋窝垫示意图;图4为图3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一种无级调节伸缩装置的放大示意图;图6为第二种无级调节伸缩装置的放大示意图;图7为双螺纹杆示意图;图8为第三种无级调节伸缩装置的放大示意图;图9为撑拉杆示意图;图10为第四种无级调节伸缩装置的放大示意图;图11为护肩结构示意图。所示附图标记分别表示为:1-腋窝垫,2-护肩,3-束带,4-臂带,5-纱布底层,6-药棉层,7-防止药物掉落层,8-加热层,9-保温层,13-连杆,14-敷药层,15-加热保暖层,16-螺纹轴,17-固定轴,18-双螺纹杆,19-正旋螺纹管,20-反旋螺纹管,21-第一铰链,22-第二铰链,23-撑拉杆,24-第一连接杆,25-转套,26-螺纹套,27-第三铰链,28-第四铰链,29-握柄段,30-正旋螺杆段,31-反旋螺杆段,32-旋钮段,33-螺杆段,34-光轴段,35-下轴肩段,36-上轴肩段,37-第二连接杆,38-第三连接杆,39-第四连接杆,40-套管,41-伸缩杆,42-锁紧螺钉,101-前端,102-后端,103-内凹面,104-外凹面,105-外半垫,106-内半垫,107-无级调节伸缩装置,108-夹角调整铰链,109-透气孔,110-凸起,111-径向间隙,112-轴向间隙。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技术的肩关节腋下支具,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束带3,还包括腋窝垫1,腋窝垫1置于腋窝中。所述的腋窝垫1为空腔体,从而减轻腋窝垫1的重量。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的腋窝垫1顶部为两头高,中间低的马鞍状,适于腋窝放入及肩关节固定。所述腋窝垫1横截面为马鞍状,包括相互背对的内凹面103和外凹面104,所述内凹面103和外凹面104一侧通过前端101弧面过渡连接,所述内凹面103和外凹面104另一侧通过后端102弧面过渡连接,这样腋窝垫1由内凹面103、外凹面104、前端101和后端102围成一个整体。所述内凹面103和外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肩关节腋下支具,包括束带(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腋窝垫(1),所述的腋窝垫(1)为空腔体,所述腋窝垫(1)横截面为马鞍状,包括相互背对的内凹面(103)和外凹面(104),所述内凹面(103)和外凹面(104)一侧通过前端(101)弧面过渡连接,所述内凹面(103)和外凹面(104)另一侧通过后端(102)弧面过渡连接,且所述内凹面(103)和外凹面(104)分别呈向内凹的弧形面,内凹面(103)和外凹面(104)形成向下的张开夹角β,所述束带(3)与所述腋窝垫(1)的前端(101)和后端(102)之间跨接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肩关节腋下支具,包括束带(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腋窝垫(1),所述的腋窝垫(1)为空腔体,所述腋窝垫(1)横截面为马鞍状,包括相互背对的内凹面(103)和外凹面(104),所述内凹面(103)和外凹面(104)一侧通过前端(101)弧面过渡连接,所述内凹面(103)和外凹面(104)另一侧通过后端(102)弧面过渡连接,且所述内凹面(103)和外凹面(104)分别呈向内凹的弧形面,内凹面(103)和外凹面(104)形成向下的张开夹角β,所述束带(3)与所述腋窝垫(1)的前端(101)和后端(102)之间跨接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肩关节腋下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腋窝垫(1)底部开口,包括外半垫(105)与内半垫(106),所述外半垫(105)与内半垫(106)通过夹角调整铰链(108)在顶部铰接,在外半垫(105)与内半垫(106)的下部之间设置有无级调节伸缩装置(10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肩关节腋下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级调节伸缩装置(107)为螺旋传动的无级调节伸缩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肩关节腋下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级调节伸缩装置(107)包括设置在外半垫(105)的固定端和设置在内半垫(106)的伸缩端,在所述固定端和伸缩端之间设置有连杆(13),所述的连杆(13)为U形杆,所述的固定端为设置在腋窝垫(1)内壁上的固定轴(17),连杆(13)套接于所述固定轴(17),所述固定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国钢宋兴华
申请(专利权)人:戴国钢宋兴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